乡土性特征在四川民歌中的体现
2016-05-14夏艳萍张莉陈爱群
夏艳萍 张莉 陈爱群
摘要:四川民歌极具地域性,本文以四川民歌的乡土性特征为着眼点,首先介绍乡土性的具体特征,然后分别从四川民歌的内容题材和发声方法与唱腔以及方言特征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同时,以四川典型的民歌代表为例来较为全面的论述乡土性特征在四川民歌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乡土性 四川民歌 音乐特征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和地区都有属于自己民族和区域所独有的歌声,民歌也便成为本区域和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四川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并流传至今的无数真情意切的动人佳作,成为中华民族丰厚而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民歌通过其历时性、传统性、乡土性、民族性等特征,不同程度的造就了不同时期、区域和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形成了一条强劲的文化认同纽带。本文依据其不同的文化特征,针对其乡土性并以《川江船夫号子》《槐花几时开》等为例,来论述四川民歌在形成过程中的共通性和突出的文化特性。
一、四川民歌的乡土性概况
(一)乡土性特征
所谓乡土性即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之下,各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生产条件、社会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等等都有不同的特色,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气质以及审美情趣也各有差异。因此,在此前提下形成的传统民歌也必然与其地域的民间风俗、人民的生活习惯、性格气质、劳作方式以及审美情趣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产茶地区的采茶调,草原牧区的牧歌,南方的灯调,北方的秧歌等等。可以说,乡土性的相关特性“塑造了不同民族或人群的不同性格特征,催生出了风采多姿的风俗习惯,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样式和审美追求,使民间歌曲的风格特点带有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对民歌风格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四川的乡土特征
西南高原是民族风情浓郁,多种民歌汇集之地,这里的地理环境相连又相隔,一山之隔便会有民歌的差异。四川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封闭性很强的盆地,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中国以稻作为主的农业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他们的民歌不像西北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调等那般粗豪苦涩,而是更多地透露出南国农家的闲适细巧情思”。同时,四川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彝族、藏族、土家族、苗族、羌族、回族、蒙古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傣族、壮族等14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文化相融,不仅创作出了融合各民族风格的四川民歌,也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繁荣与交流,为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四川民歌的体裁内容
从目前浩瀚的四川民歌的现实发展依据以及从民歌流传的体裁内容分析,集中而鲜明的体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相交融的乡土文化特点。我国民歌的体裁分类,一般将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基本体裁。接下来举例分析乡土性特征对四川民歌在这三种体裁轮廓下的具体体现。
(一)劳动号子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一条水路交通运输线,船工们在运输中,集体创造了与之相应的各种号子,《川江船夫号子》是四川境内长江沿岸的船工们所传唱的号子的总称,是歌唱性极强的套曲结构的大型号子。由于这一段的水急,岸陡,弯多,所以该流段的船工号子不仅类别丰富,而且音乐的变化幅度也很大,成为整个长江流域船工号子的典型代表。从大的方面划分,川江船夫号子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下水号子”,另一类是“上水号子”。“下水号子”是自重庆顺川江下行三峡时,船工们伴随划挠的劳动所唱。包括“橹号子”“么二三号子”“招架号子”“数板号子”等四种。其中,“招架号子”多半是在危机的过滩劳动中唱的,到紧要关头,还要唱“拼命号子”,这种号子节奏铿锵有力、威猛刚健,“领”“合”频繁交错,音乐几近呼喊,体现了船工号子最直接的功能,也反映了人在自然力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数板号子”则是风平浪静行船是所唱,它的节奏徐缓,富于抒情性和歌唱性,又分“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其歌词为即兴所编,旋律多为蜀地民间音调,使其“川味”十足。
(二)山歌
乡土性作为我国民歌共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山歌体裁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这是由于某种山歌大多传唱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因而在语言上多使用特色浓郁的方言土语,也一定使用该地区最脍炙人口的音调,四川山歌中就普遍存在着依地方方言音调而派生出的大量本民族和地区的装饰性歌腔,山歌的乡土性特征还表现在风格的淳厚质朴,绝无矫揉造作,较少艺术加工,透出浓郁的山野之风,散发着醉人的泥土气息。川南宜宾的《槐花几时开》是该地区典型的山歌,体现出四川人勤劳、爽朗而富于幽默感的性格。该曲结构精致短小、唱词共歌四句,词句洗练,情景饱满,情景交融、意为深长。
参看谱例:《槐花几时开》
乐曲以优美旋律,描绘出一个远景、近景既分离又相合的山村画面。首先乐曲首句是远景,充满了开阔、俊逸的气势;第二句一下子拉近,虽只写“手”,但一个“望”字,勾活了“人”的神情和心态;第三句把主人公和为深化主题而设定的一个人物“娘”推到读者前面,是转折之句,也是铺垫之笔;末句意朦胧手法点题,又一个“望”和“几时开”,道尽了“女儿”的思念之情,表面平淡、含蓄,内心火热、急迫。
(三)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小令、俚曲、时调等。它是民众在休息娱乐、节日庆典等场合演唱,用以表现生产劳动以外广泛而丰富的生活内容,既流行于僻远乡村,也传唱于城镇街头的一种民歌体裁。四川民歌中的小调以农村小调为主,内容主要表现人民的日常生活、男女感情、婚姻家庭等。它长于抒情、叙事,曲调流畅,音域不宽,结构短小。在民间流传较广、形式比山歌规整。四川南坪的代表性小调《采花》是民歌中的咏花之作。这首《采花》虽然套用‘时序体但是他选择的却是直叙式,而且还以咏花为主,兼唱其他。其次,它采用了时序叙述的密集方式,即每段两句,每句唱一个月,六段歌词唱了十二个月,这是一般“对花”体中较少看到的格式。再次,它的音调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性,上、下句的关系逐渐展开、推进,形成连环式的旋律音型,给人以娓娓道来、流畅自然的美感。参看谱例:《采花》
四川《绣荷包》是流行在长江上游地区的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小调。其唱词为七言四句体,使用了一些方言词汇,突出了地域性特征,如首段中的“绣起头”,二段中的“瞒倒爹娘”等。更重要的是每半句后面所使用的衬词,如“咕儿嘎”“金刚梭罗妹”“呀儿咿儿呀”等,也都都是“川词”“川调”“川味”。在曲调方面最明显的特征是频繁地用了四度、五度、六度的跳进,是音乐活跃、调皮、俏皮、风趣,是四川小调歌曲中较普遍的音调个性。还有就是他的衬词,几乎每半句中就有一个短衬,四乐句变为八个相对独立的乐汇,衬词的频繁出现,使音乐的情趣大为增色。
参看谱例:《绣荷包》
三、民歌的演唱风格
民歌的演唱艺术不同地区的演唱技巧各具不同,就四川而言,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山里人豪爽、粗犷的特点,走起路来一阵风,说起话来连珠炮。接下来围绕四川民歌的演唱发生方法与声腔韵味以及方言处理对当地民歌演唱的重要性作一些介绍。
(一)发声技巧
民歌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他继承和吸收了传统音乐艺术的演唱精华,同时对美声唱法有一定的借鉴和吸收,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民族、科学性的唱法。各地区的乡土特征决定着人民的嗓音,川东地区语言语调直白,高亢有力,唱歌时也是真挚炽烈,欢快热情,不管从声音到情绪都要全部到位,每句都要有迸发力,节奏可以自由,但音调高亢明亮,歌词密集,衬词松散,高音区真假混合时真声成分多。民歌演唱必须正确掌握合理的呼吸技巧。我国各地域、各民族的传统民歌唱法都十分重视歌唱呼吸,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运用自如,其歌声自然就会优美、委婉、动听。首先,要有正确的呼气、吸气和支点;其次,对呼吸的控制极为重;同时也要注意对歌曲情感和特殊效果的处理。
(二)润腔
要准确地在演唱过程中展示四川民歌所具有的独特风格,体现出四川的乡土性特征,使用什么样的演唱方式,使用什么样的声腔,并能充分展示出四川民歌中特有的优美旋律和地方色彩的“腔”“润”,是我们四川传统民歌艺术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所谓“润腔”就是指对声腔的润色与润饰,就是在吟唱的基础上对某个基本曲调进行装饰性的华彩演唱。歌唱者如何将曲谱中的声音表达出来,需要经过演唱者自己去体验感悟、心领神会,进行声腔的再创造。
四川民歌在歌唱实践中所使用、增加的“润腔”旋律音主要是源于民族性、地域性语言本身所固有的音调特点,体现了乡土语音、声调的变化,他们对地方风格“润腔”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民歌演唱中的润腔手法很多,而且很多润腔的效果十分细腻微妙。如“加花音”“滑音”的使用具有表达特定情感、体现风格韵味和体现歌词字调等作用。而且它们还多属微分音,使音乐产生细微的变化,是实际记谱无法逐一精确记录的。“波音”的装饰性处理在民歌演唱中也很常见,一般是指本音与其上方或下方二度音的一次快速交替。本音与邻音的连续快速交替便形成了“波颤”,其“颤”的幅度、速度也多种多样,效果也有种种细腻微妙的变化。此外还有音色的明暗刚柔,音量的洪细强弱,以及语音、语气及表情等诸多因素,可谓精微美妙、千变万化,同时又潜藏在当地方言特色之中。准确润“川腔”就需要依“川调”,就是要依川字的声韵调,演唱者就需要在了解四川民歌的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对四川地方性的音调、语音声韵趋势有所掌握。
(三)方言
我国各地的优秀民歌作品的地方风格特别浓郁,旋律歌腔与用方言作成的歌词的语言声调相结合很完美,所以方言的合适处理,对民歌的艺术效果至关重要。例如在四川方言中没有卷舌音,前谱例《槐花几时开》的歌词中“山”(shan)“树”(shu)“啥”(sha)“时”(shi)四字都没有“h”音,例如“山”应唱“san”而不是“shan”,以此类推。使演唱者演唱起来更具有了四川地区的音调的特性,演唱是非常顺畅自如,别有一番情趣。在传统民歌艺术中,民歌的演唱要尽量按照当地方言演唱,以传达出作品的整体风格。用方言演唱所传达的特殊韵味,是普通话难以代替的。
四、结语
各地民歌都承载着人民对生活的憧憬,对爱情的追求,对家乡的热爱,对土地的依恋,在乡土性文化特征的影响下,人们对自己生存的地理环境下所产生的民歌,有着敏锐的旋律体验。从其题材内容和语音唱腔,以及表现方法和构成要素与其地域的民间风俗、人民的生活习惯、性格气质、劳作方式以及审美情趣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四川风格的民歌是在特定的区域文化圈和特有的人文背景下形成;是四川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创作、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创作的前提还是在乡土性特征的前提下所形成的音乐传统。所以,无论怎样它还是一种需要强调的具有四川地域文化特征的民歌,并以其多样的民歌种类丰富着四川地区的审美文化。同时,历史、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地理条件的不断变化,四川民歌也在不断的发生变迁,但是它的乡土性特征将会一直传承在四川的音乐文化当中,逐渐适应并丰富着四川人民的音乐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周耘.中国传统民歌艺术[M].湖北:武汉出版社,2003.
[2]何晓兵.音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1]夏艳萍: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教授。
[2]张莉、陈爱群: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