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转移服务流程及其重点环节探析

2016-05-14肖佑民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5期
关键词:技术转移可行性分析

【摘 要】技术转移是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原动力。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和我国逐渐成为新的国际技术创新极,国内与国际的双向技术转移将愈趋活跃,我国将面临更大规模的技术转移。本文分析了技术转移的内涵及其务实运作方式,重点对实现技术项目有效转移的项目信息获取与管理,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市场需求与因素分析、技术承接能力分析和经济效果分析等重点环节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信息 可行性分析

技术转移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

1深刻认识技术转移服务的意义和必要性

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后危机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金融危机导致主要经济体需求与供给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资源与市场的争夺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而后危机时代,我国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将大量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跨行业和跨地区转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以技术转移为纽带,提高公共科技财政投入的效能迫切需要创新技术转移机制,这样才能形成科技成果与企业产业化能力的有效对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和我国逐渐成为新的国际技术创新极,国内与国际的双向技术转移将愈趋活跃。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面临更大规模的技术转移。

由于技术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技术转移过程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转移服务工作显得极其复杂,需要参与技术交易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技术转移的技术来源、转移途径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因此,熟悉技术转移的内涵及其运作方式,不仅是提高技术转移实务操作水平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原动力。

2优先强化技术转移信息的获取与管理

不同委托方有不同的信息要求,因此,希望获取的信息内容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对技术需方而言,需要获取的是可供或可替代的技术商品信息、技术供方信息以及技术需方的技术发展路径和策略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寻找和选择技术供方和技术商品;对技术供方而言,需要获取的是供方的技术商品的信息以及可供选择的需方相关信息等,以便实现该技术商品与技术需方的匹配。

获取技术信息的途径有很多种,根据获取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两种。直接获取技术信息是指通过征集技术难题、技术成果信息、企业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取技术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技术信息直接明了,真实性强,是获取技术信息的主要方式;间接获取的技术信息是指通过各类科技活动、新闻传媒、科技信息机构、技术转移机构以及各类社会活动等渠道获取技术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技术信息信息量大、技术含量高。

通过市场所获得的各种技术信息量大而杂,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即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部分,使之成为可用资源,为实施技术转移打好基础。

对信息进行收集与管理要特别关注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被处理好,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技术转移涉及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专利权、商业秘密、商标权以及著作权。

3精准把握技术转移的可行性及其主要环节

作好技术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提供技术转移的必要前提。技术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对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的科学论证,以判断其在技术上是否合理(适用或先进)、经济上是否可行,进而为技术交易提供判断与鉴别依据。技术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环节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市场需求与因素分析、技术承接能力分析和经济效果分析。

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对技术的可行性分析有成熟的标准体系,它由技术的真实性、可用性、经济性、先进性和成熟度等指标构成。可将项目的技术参数(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技术水平。技术真实性分析是技术可行性的前提,在判断技术真实性时要将伪科学与由于技术特定类型使得技术的不确定性区分开来。技术的可用性分析是指技术转化为特定工业产品所具有使用价值,并投入实际应用达到目标,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技术的经济性分析是指以相关的经济效益指标和技术商品价格进行比较来判断该技术是否具有经济性。技术项目先进性分析是指对技术的使用、竞争能力和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技术项目成熟度分析是指对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反映技术转化为生产的可能性和风险大小的程度。具有科学价值的技术不一定具有市场开发价值,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技术成果,若投资过高而收益又过低,企业开发后可能没有直接经济效益。

3.2 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需求分析可以利用问卷方式进行市场调查或利用商业数据库的数据,再进行补充调查,然后再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市场需求分析要摸清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市场需求调查和分析研究,了解市场上同类型产品的需求量、产品的丰富程度、市场的发展动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等,预测技术项目产业化后产品的市场容量;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预测市场变化趋势;根据市场的价格、技术进步分析,预测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竞争结构。通过调查,了解技术项目市场所处的竞争类型,是属于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还是属于垄断竞争或是寡头垄断市场。不同的市场竞争结构给技术产业化后所施加的竞争压力有较大差异。此外,还必须了解相似或可替代技术商品的主要供给者及其竞争能力、供给力量、供给分布等,通过对产品竞争能力、竞争对手的数量和竞争能力的分析,结合技术本身的特点,预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确定技术转让后的市场占有率水平。三是确定市场需求规模。根据产品市场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和技术项目实施后可能的市场份额来确定技术项目的需求规模,并据此来确定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

3.3 市场因素分析

市场因素分析主要是指资源供给的分析,如资金、材料、人力、时间、技术、信息、交通等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此外,还包括政策因素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如宏观经济调控、产业政策导向等方面。通过大量数据采集与分析,对国家、地方政策法规的收集和研究,分析技术项目交易与产业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何种因素的制约及影响程度,从而判断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市场因素分析的目的是判断该技术产业化的配套环境。如果一个技术项目缺乏相应的配套环境,即使其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其产业化的困难也将非常大。因此,在进行市场需求分析的同时,也应对相应的产业环境、政策因素等予以清楚地了解,并将其对技术交易后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进行充分分析,为可行性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3.4 交易双方情况分析

在技术交易中,除了要对技术商品进行选择外,还要对交易伙伴进行分析与选择。对买方的相关资讯调研内容包括:买方的购买动机和对技术商品的接纳能力,包括消化吸收能力、购买技术商品的资金来源、现有的生产条件和规模、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以及买方的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市场容量等,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在寻找和选择合适的卖方,应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提供的技术项目相关性能及水平、技术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卖方的资质、信誉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买方分析并正确选择技术卖方。

3.5 技术承接能力分析

一项技术是否能够实现转移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技术承让方的承接能力十分关键。技术承接能力分析包括技术存量分析、组织形态分析、财力总量分析和产业规模分析等。

技术存量包括人与物两种要素形态。一般情况下,两者是相互适应的,可以从人的素质与物的效能及其二者存量的规模、结构、变动比、老化率等对其进行客观描述和综合评价。技术存量是指在技术引进中能够自主动用并借以投入的技术资源,从静态上规定着技术需方引进或承载外部先进技术的内容、规模和形式。从动态上看,技术存量的调整与更新会给技术转移拓展新的领域和渠道,提供新的市场机会和条件。

组织形态分析是指技术需方内部各种结构性要素之间的有机传导和制约机制。产权组织形态的合理化能激发技术需方的创新动机,有助于发挥制度创新的多重功能,对技术转移过程施加积极影响。资产运营形态反映着生产要素的分布及其重组或替代关系,在动态上它能够引起资本结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演变和调整,影响技术转移的“波及效应”和规避技术转移风险。职能结构形态是指决策、开发、生产、营销等主要部门的设置及其权力划分与制约关系。职能结构形态的不断优化可使参与技术活动的部门与个体的技术协作能力形成有效聚集,以实现技术转移的预期目标,又可通过提高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上的协调运作效率来降低技术转移成本。

财力总量是技术需方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资源的获取是非馈赠性的,因此,财力总量就成为影响技术需方吸纳外部先进技术的首要经济前提,直接制约着外部技术资源进入技术需求内部的流量大小及其实际作用发挥的成效。显而易见,向技术进步倾斜的财力配置结构是技术转移得以实现并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保证。

产业规模是指技术需方生产要素和产品的集中程度及经营活动的集约化水平。通常用资产总量、职工人数、销售收入等一组指标来衡量。技术需方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对技术转移的贡献是不断递增的。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使规模较大的技术需方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助于保持技术进步的持续性;规模较大的技术需方较容易从专业化和分工效率中产生规模经济,从而拥有更多的技术存量和财力积累,以保证技术进步的有效投入;规模较大的技术需方,便于分散和化解创新风险,同时提高技术转移的极化效应和“乘数”作用。

3.6 经济效果分析

经济效果分析是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投资决策的关键内容。经济效果分析主要是指对各种经济要素(资金、成本、销售额、销售价格等)进行研究,分析与预测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是技术买方所追求的首要目标。当技术用于生产经营所产生的收益超过为获取技术所支付的成本时,表明该项技术为技术买方产生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可以从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方面来衡量。直接经济效益分析的对象主要包括项目的投资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及投资回报率等。主要的评价指标有盈亏平衡点、收益率、产值、利润总额、投资利润率等。间接经济效益是指由于采用新技术而给企业带来各种非货币利益,包括无形资产、技术优势、商业信誉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影响等。间接经济效益虽然不能以货币金额表示,但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方面作用较大。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政府、供应商、劳动者、消费者、周围居民等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在运用新技术追求利益目标时,必须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对技术项目进行社会效益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能源、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等情况;对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改善地区经济结构、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者工作条件和薪酬状况的改善;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待业人口带来的社会的不稳定性;对环境的保护和美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与地区科技文化、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其他相应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湘赣.技术转移主客体沟通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20).

[2]靖继鹏,李冰.技术转移中信息资源配置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08(04).

[3]田申荣.技术转移要素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5(09).

[4]张克让.技术转移的特征、模式及基础要素浅析[J].科技导报,2002(01).

作者简介:肖佑民(1963—),男,陕西宝鸡人,宝鸡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信息研究、管理与服务。

猜你喜欢

技术转移可行性分析
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讨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合资汽车企业中外双方技术转移与创新博弈分析
技术转移对于促进中部创新发展的意义
基于科技孵化网络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
对营口市技术转移工作的探讨和建议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