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思维缺陷的思维训练
2016-05-14潘海霞
潘海霞
到目前为止,写作教学还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每一位语文老师似乎都可以重构属于自己的写作知识,但没有一位语文老师能重构属于写作本身的序列知识。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困境,写作课教什么、怎么教都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值得语文教育界花大力气深究的问题。
工作六年,总觉得写作是不可教的,即使教了,好像也难出效果。也曾听很多前辈说过类似的话,虽然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语文的半壁江山,曾就写作做过一些探索,但到最后收效甚微,也就不了了之。如今,对写作教学既感苦恼,又不知所措,总感觉摸不着头脑,理不清思绪。前几天,有幸参加了浙江省写作学会年会,聆听了浙江省富阳中学的季丰老师为参会的教师上的一节作文指导示范课,课题为“如何审慎地确立观点”。看到这个课题时,我想这课可能也没什么可听的,无非就是告诉学生要仔细审读材料,注意从整体上把握题意,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一个适合自己写作的观点,然后再引入别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实践演练。我想课堂大体上是按照这样一种思路展开的。但是,季老师的课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堂好课要努力做到“五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扎实,即有意义,学生上完课后有所收获;充实,即有效率,课堂是有内容可言的;丰实,即是有生成,课堂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平实,即是常态,师生有真正意义上的碰撞;真实,即有待完善,课堂是值得反思、可以重建的。季老师的课就是这样一节好课。
季老师的课从一个古老而经典的故事开始:
某日,老师在课堂上问一学生:“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故事在这里暂停了,季老师让在座的学生给出他们的答案,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或答九只,或说一只都不剩。从学生的作答情况来看,他们习惯性地倾向于思考给出的问题答案是什么,重在对问题答案的结果性追寻,而实际上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要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实属不易。请看季老师亮出的故事全文:
学生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80—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
“没有。”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没有。”
“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
“没有花,就十只。”
老师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那位学生继续问道,“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老师当即晕倒。
很明显故事中的学生重在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过程性和科学性分析,相比而言,我们的学生思维显得较为单一、固化。这是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思维缺陷,季老师用一个充满思维魅力的故事,不仅让学生暴露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的思维漏洞,意识到自己在思考问题时存在的不足,也借此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此基础上,季老师根据故事有针对性地小结:观点的确立需要多种条件。这是议论文确立观点的重要知识,也可以说是重要的意识,针对的是学生常犯的虑事不周、思维不严密的问题。但仅有这样的意识是不够的,季老师非常清楚地知道考虑较多但仍然无法恰当地确立观点也是学生写作时的难点。于是,借助高考真题,课堂进入第二个环节。
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黑”,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
请你选定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1991年高考题)
课上,季老师选择了“近墨者未必黑”这一观点,让学生先推敲确立这一观点需要哪些条件。学生自由发言,想法很多,但是有想法未必能写得出文章。对于学生来说,作文之所以难写,不在于没想法,主要问题是如何将想法紧紧围绕观点扩写成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因为学生的想法往往是零碎的、杂乱的,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怎样帮助学生“整理”脑中纷乱的想法,季老师给出的方法是分类讨论。他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同桌合作对观点确立所需条件进行合理分类,由此指导学生克服碎片化的思考,将想法条理化、系统化。在季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整理出了依据内在条件、外在条件、概念等角度的条件分类。这一环节是课堂的重点和亮点。季老师着重帮助学生解决怎么想明白的问题,给想法分类实际上就是对文章思路的整理。在写作教学普遍关注结果的思维模式下,季老师将写作指导的重心放在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上,关注学生的写作难点,关注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关注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值得我们好好借鉴。这样的课堂是“扎实”的,学生至少习得了一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思维方法,而且这种方法简单明朗,学生容易上手。反观自身,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大部分时候只将目光放在学生经过苦思冥想制作的“成品”上,立足学生的习作告诉他们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做法是有必要的,殊不知这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学生的思维如果得不到改进,哪怕他们意识到写作应该避免的一些问题,也难以确保在下次写作中不会重犯。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写作中的某些问题,学生“屡教不改”的根本原因。实际上不是他们不改,而是他们的思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他们改不了。语文老师应该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面有所作为,否则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季老师的课堂看似是给学生一种方法,但实际上是以此探索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路径。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结合高考范文,让学生还原文章的论证提纲或思维导图,并结合先前小组分类讨论的结果,拟出新的提纲或思维导图以论证观点。这是对方法的综合运用,因为有前面一些环节的铺垫,这个时候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季老师下达的任务。
临近结束,季老师给学生总结了本节课的三大要点:
1.养成考虑观点确立所需的各种条件的习惯。
2.学会分类讨论。
3.清晰地组织与展示你的思路,审慎地确立观点的过程一般就构成了论证过程的基础。
以上三点各有侧重,但环环相扣,每一点都有力地针对了学生确立观点时的思维漏洞。先是意识上的补正,针对的是学生思维片面化的问题;再是针对思维的杂乱无章,给出了具体方法的指导;最后强调审慎地确立观点的重要性,明晰确立观点的过程与论证过程间的密切关系,打开了一条认识论证过程的路径,有助于学生走出对论证过程的抽象认识。
季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没有各种声光电的呈现,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训练,这得益于季老师对学生在议论文确立观点时存在问题的透彻把握。由此想到为什么很多优秀语文老师呼吁让学生写作文,最好老师自己也跟着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个中缘由,想必就是体验思维之旅,由此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
当然,季老师的这节课也是有缺憾的。比如,课题未免太大。分类讨论是审慎地确立观点的方法之一,但是确立观点不止这一种方法。季老师的课堂严谨周密,但是在课题的拟定上却显得有些不周全。但“瑕”不掩“瑜”,立足学生思维的缺陷,关注思维的训练,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季老师的课堂为我们提供了写作教学的新视角,也为我们开辟了有效写作教学的新路径,值得一线语文教师品鉴。
[作者通联:浙江江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