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设计师的“话语权”

2016-05-14尚瑞

艺海 2016年5期
关键词:话语权设计师设计

尚瑞

〔摘要〕在当今社会,设计早已不单单只是一门专业,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如果好的设计只是老老实实地做事,那么好的设计当然离不开优秀的设计师用心去创作,最终所有的设计问题都将汇聚成一个大问题:为生活而设计。时常我们总是会因为机场糟糕的标示设计而迷路、因为难懂的时间表而错过火车、因为混乱的文案设计而一筹莫展......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遭受到不好设计的折磨时,我们才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好设计的重要性。可是有人想过设计师为这个设计付出以及他们内心真实的的想法吗?也许真正感受过、尝试过才能领悟到设计师存在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发挥潜力,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睿智而有建设性的力量吗?本文就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设计师是如何让我们将身边的“设计”设计得更好,更深入人心。

〔关键词〕设计师设计创意理念积累

一、中国设计产业发展趋势

设计是一种跳跃性或者是逻辑性思维的某种冲动,是大脑对思维的一种具像化,从而达到同化观赏者的思维或者说唤醒观赏者的共鸣,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意。我个人比较不赞同把创意单提到设计之外的说,因为这种思维的方式,没有通过具体表达的话并不能称其为创意,这只能算得上是简单构造出具像的事物。有句话这样说,“歌随世风变化,世界又受歌影响”,可如今社会如此繁杂,我想设计反映世界变化的方面比歌曲肯定还要更胜一筹。如果说歌曲可以反映社会的变化与人的心境,那么设计反映的领域就是科技技术与产业的变化了。

从中国设计产业结构来看,建国60多年来,首先是国家构建起来的设计院所体系,这是设计服务业的主体,在主要的国家工程、基础设施和专业化设计领域发挥了主力作用。如煤炭设计院在地铁设计方面、建筑设计院在完成结构工程设计方面都是最优秀的。一直到改革开放以来,创意设计公司和工作室也都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这些机构小规模、轻资产,但创意活跃,活力四射。如我们熟知的:洛可可、东道、华新艺创、浪尖、正邦、玫瑰坊、木马等等。特别是在工业设计、广告设计、视觉传达、服装设计、家居设计等方面表现突出,成绩也都非常显而易见。如:始创设计公司设计的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央美院设计的奥运金镶玉奖牌、韩美林和吴冠英等人设计的吉祥物等。再后来就是设计服务型制造业,这是设计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形态,特别是在工业设计领域。以设计为主题引领,以制造为基础的服务业,如小米、华为、美的电器、九阳电器等。

二、设计师学会将设计融于人性

对设计师来说,现如今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社会对于设计的认可,让设计师可以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大展身手,而略显浮躁的市场环境则需要设计师们擦亮眼睛,不盲目,不跟风。我认为不管媒体声音、渠道声音、投资人声音如何,我们都不要太浮躁,不要犯某些不该犯的错误,学会平静处事。其实,从世界范围看,几乎没有大量的上市设计公司,但服务型制造业正在蓬勃发展,美国的苹果、德国的奔驰、日本的索尼、韩国的三星,中国的小米等大牌,设计师已经开始扮演一个影响企业系统发展的角色。做为一名设计师,我们同样要明白设计的局限性,做设计需要我们突破当下的圈子去合作。要知道任何有一个专业背景的设计师在当今社会都不可能单兵作战,任何一种资源也不可能独立成气候,只有不断整合资源、发掘人才、壮大团队、拓宽领域,团队合作才能获得成功。

一盘菜很好吃,到最后没人去关心食材在哪儿买的、菜种的好不好,亦或酱油酿制佐料选材如何,人们大多只会称赞厨师,而设计师就是这个掌勺的厨师,灵感、知识都是设计产品的构成元素,是做‘菜用的材料。生活中的一切元素都能像“食材”一样,经过设计师们的精心挑选,做成一道道“美味大餐”。乔布斯曾说过,创造力就是整合事物的能力。设计师就是要将设计融于人性,让灵感自由释放,最终创造一个满足心灵渴望的空间。当你看过几百个有趣的设计和新奇点子时,自然会萌生属于你的设计思维,这和人脑的神经构造有关,你每发现一个事物,就会点亮一根神经,当某一天许许多多的神经末梢汇聚到一起,量变产生了质变,自然会产生一股电流,那就是属于你自己的idea。设计充满无数的可能性,但其本质都是不变的。同样,我们可以把很多问题都分为三个层面,最外的表象层面,接着是结构层,即由什么组织,原理是什么,最后则是本质层。然而,所有的设计师,无论多么天资聪颖、圆滑世故或者意志坚定,都会在成功的道路上遭遇挫折,除非他们拥有一些雷打不动的支持者。

设计是一种本能,人生来就都有着设计的能力,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个小孩子可能一两岁就知道自己喜欢穿哪儿件衣服,漂亮是更美,舒服是更好。因为时代变了,老师们也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了,新的设计理念需要大家自己不断的去学习、领悟。新一代的设计师不是具备“努力”这一素质就够了,设计需要抬头看路,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思考,而现在我们的教育没有教给我们这一课,20世纪的教育是培养机器,每个人都是机器上的零件,而21世纪的教育重心将回归人本身,思考能力不是做题能力,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独立人格。每一个做设计的都像是扒一层皮,才有脱胎换骨的效果,如果你的设计作品没进步,说明你看的东西还是不够多,眼界不够宽阔。一句话“不断推翻自己,你才会有机会新生”。

三、人为生活而设计,设计为生活而存在

作为一名设计师,如果我们忘掉了自己所承载着一名设计师的身份,那这将真会是社会的一大悲哀。曾经设计师确实是光鲜亮丽的职业,就像今天的互联网软件工程师一样,被所有人所艳羡。但设计师的苦恼又有谁知道呢?就像今天互联网软件工程师都称自己为“码农”,如今,设计师们的价值也逐渐被压榨着。设计师们非常喜欢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表达出属于自己的设计理念,要知道一名设计师在大公司里工作,决策者和设计师的矛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很多非常完善且极具实现价值的项目,就因为领导们的一句话而“流产”,也许会导致几个月的努力全部白费,这种沮丧的心情与金钱多少无关,而是你的自身价值无法得以实现。多数设计师受不了甲方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产品改成品味底下的山寨货,设计师忍受不了自己的价值被无限压榨而活却越来越多,更无法忍受市面上那些颜值低、用户体验差的产品......况且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普通用户来说,比科技更重要的就是———体验,所以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设计师必然会成为下一轮创业热潮的中流砥柱。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以专业的角度衡量自己。当看清了设计在这一系列构架的位置,也知道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才能客观了解自己,这才是整合资源的开始。

首先,再这样一个大变革的年代,一定要转变观念,设计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不再是某几个设计机构所能垄断的行业。只有通过想象与实践相互结合,集合成人类的各种知识与智慧,运用设计方法创造使用者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带动实体产业创新,才是设计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如:马克·纽森、菲利普斯达克、范思哲、贝聿铭等。设计界很多人抱着设计明星梦,将自己关在一个小圈子里,然而在市场经济与互联网时代的引导下,会使设计师的出路变得越来越窄。设计是一种集成创新方法,因此要跳出小设计框框来,站在大设计角度思考问题,不再是个人创新的过程,而是变成团队、跨界、集成的创新过程。

其次,设计师要提高知识积累要成为战略家,而并非只是一个机械化的工匠,要做跨界人才,只懂设计构成、美学基础、艺术表现是不能适应当前设计发展要求的。要学习科学技术、人文社科、工艺制造、经济成本、市场营销、知识产权、广告宣传、消费心理、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等知识。当然,与此同时还得学会如何抓住机遇,设计公司做委托设计业务的时代正在过去,未来制造业实体产业向设计创造转变正在成为世界潮流。我们不得不告诫自己要从小事做起,既不能凭借一腔热情,更不能凭借无限激情;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盲目自信。

最后一点是,要学会持之以恒,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多少企业也曾做过相似的产品,但都是昙花一现。海尔张瑞敏总裁有句名言:“你无我有;你有我快;你快我新。”体现海尔持之以恒以工业创新保持企业在本领域的领先地位的设计理念。要想做到更好,就得不断推陈出新,领选于时代潮流。

四、做设计需要不断的积累

设计是一种从思维到具像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作为设计师的创造力、学习能力,简单也好,复杂也好,它只是为了实现思维的具像而存在的手段,所不同的只是方式而已,简单的几个字可以体现你的思想,或者一堆的图片加上几个色块也同样可以表达出你的思想。而设计能力的提高只是让我们多了几种表达方式,然后再找出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而开始完善自己。

作为一个设计师,“美”、“漂亮”、“厉害”这些称赞的用语,一定数量上可以体现出你作品的成功性,也说明了你的作品在某一部分人那产生了共鸣。要提高自己的水平,让自己不再中庸,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去做,去看,去理解,去思考,一直循环,人是感性的高级动物,总会被生活所感动。当你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往往会被一些平凡简单的甚至是普通的东西所吸引,简单到如一张白纸,设计其实就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又由复杂到简单的重复循环的过程。

做一个成功的设计师是需要文化积累的,而如今许多人所说的“中国的风格”“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实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因为文化是一种互补共通性很强的东西,人们熟知的中国式设计无外乎传统的水墨、剪纸、刺绣、脸谱等等,而这一切都需要设计师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累,不是简单的画几笔,写几个字,读几本书就可以学到的东西,就从中国的国画来说,它与生俱来的表达方式是几千年的文化沉积,而它所表达出的趣味和精髓不是简单就可以模仿的。话说回来,文化是互通性很强的东西,不然为什么总是说中国设计师的水平比国外的低,为什么国外的设计师能非常好的运用我们的传统元素的,其实说白了,我们缺乏的是创新,大胆的创作方式,敏锐的思考能力,良好的交流环境。而关于对设计作品的模仿,我不否认这是学习设计的很好的方式,可最后只有把别人所体现出的设计思维,表达方式真正的融合到自己的设计中,才能起到学习的效果,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抄袭,却忘了自己的设计目的,那么就称之不上是真正的设计,想创造自己的设计风格也更是不现实的。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他的设计不论从整体上还是细节上都有自己的权衡。甚至是一个点,他都会去找尽可能多的位置来供自己挑选。而在这不断的挑选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自己的设计经验,虽然看着简单,但这些都可能会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这些细节上的积累可以让他节省时间,创作出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责任编辑:文键)

猜你喜欢

话语权设计师设计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推荐一个设计师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