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蹈创作中编导的心理机制

2016-05-14罗成芳

艺海 2016年5期
关键词:舞种编导舞蹈

罗成芳

〔摘要〕本文主要从舞蹈创作者的心理思考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能够有效反映创作本意、准确表达思想主题并突出作品个性特点的思路和心理过程。

〔关键词〕舞蹈创作编导心理机制

一、舞蹈创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国内文化艺术呈现出大繁荣的景象,各种舞蹈比赛层出不穷,全国层面的就有文化部的全国舞蹈比赛、中国舞蹈家协会的“荷花奖”舞蹈比赛、CCTV电视舞蹈大赛以及“桃李杯”全国舞蹈院校的比赛,各省的就更多了,几乎每个省都有。在这些大赛的促进之下,舞蹈创作生产数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于是就出现了众多的舞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从艺术性上来看比以往有较大提高,演员的舞台表现力、编导的创作手法均大有长进。可是,如果冷静下来观看、分析便会发现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明显,这个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舞蹈艺术发展的成功标志,可又不免使人有雷同之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家都知道艺术作品核心是对“真、善、美”的追求,通过创作者不同理解以及构思产生表现手段、方法的不同,但本源“真、善、美”是核心,也是最终的落点。可就是因为都知道,往往就会丢失源泉,不能由内而外,从现象走向另一个表象。因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所有的资讯可以快速、便捷地传输,有利于大家快速全面地掌握时代的风向标。那就是每当一场大赛结束,总会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这些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优秀的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的创作者会不约而同地去向优秀的作品取“经”,学习它,甚至是模仿它,于是乎明显的“时代”风格就会潜易默化地效仿。再加上比赛周期频繁,留给创作者的时间有限,为了能够获得好的成绩,降低失败的机率,向之前获奖的作品看齐,至少那些作品是有代表性的。于是创作者在忽略“本源”的心理作用下,在多种要求的制约、牵引中就会走上一条以模仿、追求风向为创作过程的心路历程。在这种心理之下,运用动作发展变化的编创技法大行其事、泛滥成灾,那么,雷同就自然而然了。

现有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1、多数作品创作手法相似,独创性不够,这种相似体现在舞蹈的段落结构基本都是用相同、相似的手法进行处理,使人看上去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2、思想、情感深度不够,作品所需要表达或抒发、歌颂的主旨没有在巧妙的构思中完成,颇为生硬地表现主题,有些还会出现简单粗暴的方式。如舞到高潮时,不能靠舞蹈本身表现,用演员的喊声推动作品,这是舞蹈倒退的表现,因为创作者没有方法用肢体语言表现,推动情感的升华就只能依赖于较为直接的喊声刺激观者,忘记了前人的总结: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足之舞之蹈之的道理。3、舞蹈动作编创上崇尚技法,依赖技法,思路是一味的出新,总是要将动作变化到无穷,连接上永远的顺畅,导致手段丰富,表达有误,结果看不懂的现象。

二、舞蹈创作的心理过程及方法

针对以上现象,找到舞蹈编创核心,从而理出创作过程,这可以给舞蹈艺术发展提供一个必要的方法,也可以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这是编创的方法也是编导的心理思考过程,强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有因有果,创作出符合编导本源的作品。

首先,设定主题(作品最终审美理想)。编导需要找到最想要表达什么、抒发什么、说什么话,这里一定要注意是“最”。只有在最的情况下,情感才是饱满的,才有可能在后期的编创中有效地表现。如若不然,信手拈来的主题很有可能就是之前看到过的、听到过的,因为人的头脑思维总是会将熟悉的东西最先反应出来,那么这种思维就会有依赖性,将思维引向你所熟知的地方,就会默默带领着你前进,重走他人之路,创的新意就得不到释放,作品必将陷入雷同的怪圈。创作者思考主题的过程如同给洋葱剥皮,要一层一层,去掉感知的表象,直达情感的核心。这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将所有已知事物经过思考,转化为体现有自身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你存在根本的思想情感。将以往之所见、所听全部抛于脑后,头脑中只有你自己的想法,产生创作新意。此新意也是未来整个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要有明确性,是核心,看不见摸不到,但创作者和观看者及演员是可以感知到。后续的编、创、排及呈现过程都将会紧紧围绕它进行。如近年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王舸、韩真创作的舞蹈作品《中国妈妈们》,该作品一经推出便引起国内轰动,无论是专家评委、专业人士还是广大观众均对此作品有很高的评价,称之为“难得一见的感动”。作品主题是表达母爱,这也是创作者最初动机。整个舞蹈紧密围绕着“母爱”进行,可是在中国的舞台上表现母爱这一主题的作品多不胜数,怎么样和他者有区别呢?不至于陷入雷同的境地?通过创作者的采风了解,结合自己已有知识,经过综合思考,产生了通过中国母亲这一群像表述一个没有国界,甚至是超越爱恨的伟大母爱形象。这样的主题一定离不开创作者自身的思考,带有明显的独创性,是区分于他者的典型代表作。在作品进行到高潮时,音乐中响起稚嫩童声:“老玉米,金黄黄,养育了异国的小儿郎,我捧着玉米回头望,地里站着的是我娘……”,字字清脆,感人肺腑。观众会在此时将所有的一切全部忘记,进入到创作者所营造的氛围中感知作品的主题。

第二步,解释主题。通过结构,产生框架,再转化为身体动作语言。使观者能够进入氛围,在氛围中感知主题。在解释时需要考虑、关照共性,因为这种共性才是观者感知、理解作品的必然。可能是情感共性,也可能是动作符号所蕴含的文化旨意(如拥抱代表着两者之间的紧密情感)。这时需要考虑有效的结构和动作来诠释。这是舞蹈作品编创最为关键和复杂的时候,这一阶段需要创作者大量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不知疲倦中思考、练习、磨合所思所想,使舞蹈结构能够准确、严密并且充分地将主题包含,主题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清晰、全面地表现。同样如《中国妈妈》这部作品:引子(憎恨)———开端(接纳)———发展(养育)———高潮(感恩)———结尾(妈妈们的孤老),五个段落结构清晰明了地将作品主题母爱阐述。环环紧扣,层层推进,跌宕起伏将观众引入到感人至深的剧情之中。在舞蹈的主题之下,框架之中,将内容转化为身体动作语言表达,也就是舞蹈动作,这时需要仔细考量外化动作的准确性和必要性,避免过多技术层面的产出。准确性是最关键的,动作一定是有目的存在的,称为“无声的言说”。舞台上每一舞动均暴露在观众的视野下,通过直观的看转化为观者内部的思,这种转化建立在动作表达的基础上,故演员的动作必须是能够准确诉说情感,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影响到主题的表达。必要性是对创作者一个限制,限定所有的动作必须在主题框架范围之中。不能出现他处的舞蹈动作看似可以,挺好看、挺舒服、挺顺就用想当然的心理,这也是近些年较为多见的现象。演员在舞台所完成的动作必须有目的性并且目的性明确,达到直接且有效的功能。在以上因素的综合考量下,创作者就需要具有分身思考的能力,既要成为一名编导,根据要求编创动作;又要成为一名观众,站在观众的视角审视作品;还要成为一名演员,思考动作在完成过程中的优劣;编导在这三种角色之间不停转换,站在不同角度审视,思考选择出最好的方式创作作品。

第三步,确定舞种与形式。当以上两点已经在创作者头脑中明确之时,就可以进入到外在形式的思考,考虑是什么样的舞种,是什么样的舞蹈形式。民间舞、当代舞、现代舞、古典舞等均有各自所属,表现也各有优长,那就需要根据主题来确定。如表现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人或事以及典故的可能用古典舞这一舞种更为妥当,用当代或现代舞种可能就不恰当。再如群舞《中国妈妈》用当代舞表现就比用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要好很多,用群舞就要比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好。因为这是在今天的视角下表现中国的母亲群像,更可以上升为中国人的一种博爱精神,不是局限在具体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地区的事,是一种大的情怀。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也会有例外,在主题之下,视角不同,流派、风格不同,舞种形式可能也就有所不同。

结语

这种创作思路就是从内涵入手,寻找内在的基因,基因组合排列发展到外延:作品结构及动作组织,在基因排序的基础上,构成有机的生命体,再来考虑舞种、形式如同给生命体穿上衣服。通过给某一种形式穿上舞种的外衣,舞蹈作品便可以走上舞台,迎接观众的欣赏。那么舞蹈编创所需要的编导个人审美理想“真、善、美”通过组织结构、动作外化便得以实现。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构建感性的情感表述结构,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游走、穿梭,寻找可以有效表达的动作语言,再穿上舞种与形式的外衣,编导创作的心路历程就可以实现最初梦想的“真、善、美”。(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舞种编导舞蹈
论舞种:中国传统舞蹈定位与分类的“钥匙”
打柴舞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舞蹈课
中国古典舞中气息的运用
新中国舞蹈发展70年回眸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