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概念的梳理与厘清
2016-05-14刘永存尹霞
刘永存 尹霞
摘 要“核心素养”(competence) 是一个外来词,其含义流变和研究过程,反映了我国学者对其认识的渐进深入过程。实践表明,中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必须置于“人的通用素养”和“教师的通用素养”基础上进行考察,才能真正凸显出“核心”的价值。同时,只有将班主任置于“生活场域”中建构起来的素养模型,才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关 键 词班主任德育专业化;班主任核心素养;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05-04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放在“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的首位,凸显了新一轮改革中“核心素养体系”的绝对引领位置。班主任作为“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在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培育中意义之重大已无须赘述,关键的问题在于“班主任自身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担得起此等重任,让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本文拟就“核心素养”“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这些概念的发展脉络做一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用整体的视角审视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以期对此后的研究推进有所裨益。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这个词对广大研究者而言其实并不陌生——事实上,如果直译,把“核心素养”翻译成“胜任力”,似乎更能反映它的原意,对中国人来说也更习惯。[1]
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和决定着员工工作的绩效呢?是性别?智力?专业?学历?就读学校抑或是学业成就?围绕这个议题,“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早在1911年就开始进行“科学管理”的研究,这在当时被称为“管理胜任特质运动”(Manage Competencies Movement)。他建议管理者用时间和动作分析方法,去界定工人的素质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同时采用系统的培训和发展活动去提高工人的素质,进而提高工人的劳动效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泰勒的这项科学管理运动很快遭到诟病:影响人的工作绩效的因素是如此广泛而复杂,而人又是一个具有高度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因此机械化的所谓“科学管理模式”走入了低谷。
后来,相继出现的智商测量、学术能力测量、性向测验等等,也均被证实与实际的工作绩效并无多大关系。
人们迫切希望找到影响工作绩效的根本原因。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在这篇文章中,他首次正式提出了“胜任力”这个概念,并指出正是“胜任力”造成了同一岗位中不同人员的绩效差异。为了让人们更明晰这个抽象的概念,他还特意将之进行了图式化(见图1)。
此后,对“胜任力”的理论研究和应用随即风靡西方发达国家,并成为一种前沿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受到追捧。这种热潮随即波及其它很多国家,诸如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等。最初这一研究的应用主要在企业、医院及其他管理岗位上展开,后来扩展到其他领域。
综合其词源,再结合近年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可见,“胜任力”是用来定义某项任务或活动的“成功”绩效,或者某种知识、某个技能领域“足以满足要求”的各项特征。[2]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具有并用以在某个角色中产生成功表现的一系列关键特质的综合体。[3]
国内,王重鸣教授从1992年起就试图对一些岗位的新手与优秀者的差别进行测量,这可以视为胜任力研究的开始。此后,王晓军通过对217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了我国企业工作背景下的胜任力模型;李虹构建了中层管理者工作胜任力六类型模型;时勘、王继平、李超平采用BEI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探讨了我国通信行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仲理峰、时勘通过对18名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行为事件访谈,建立了我国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徐芳得出了某高科技研发团队经理以及研发人员的胜任力模型;杨义清建立了中国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李成研究出档案学工作者的胜任力模型分别是由六项通用能力和十二种角色相应的角色胜任力所构成,并根据比切雪夫原理,构建了其评价体系。凡此种种。
在教育领域里,“competencie”的热始自1997年,世界经合组织和瑞士联邦统计署发起了一个研究项目: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 简称 DeSeCo),该项目于1999、2001、2003、2005年分别发布了相关研究报告,试图为21世纪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个方向性指导框架。
一直以来,“competence”都是以“胜任力”的面目出现,2003年,邢强和孟卫青合作在《开放教育研究》上发表题为《未来教师胜任力测评:原理与技术》算是国内第一次将“胜任力”迁移至教师岗位上开展研究的有益尝试。2004年,张厚粲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徐建平对教师的胜任力进行首次深度研究,并撰写了题为《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的博士论文。其后,零零星星的研究仍然继续,但少有影响力。
“key competence”以“核心素养”示人并被“爆炒”缘自教育部2014年出台的文件中首提“建立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一说。自此,“核心素养”在教育研究领域代替“胜任力”成为标准词汇。
二、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班主任”“胜任力”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仅有41篇,其中还有6篇是研究高校班主任胜任力的。最早开始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的是2004年韩曼茹的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目前关于中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构建中小学班主任胜任力模型;第二个是在研究中引入新的变量,探索和班主任胜任力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是班主任胜任力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1.在关于中小学班主任胜任力模型研究中,徐建平和韩曼茹是早期构建胜任力模型的代表。他们编制班主任胜任力问卷并使其标准化,构建的班主任胜任力模型,为班主任胜任力研究奠定了基础,其后很多研究大体上都沿用这一研究思路,但在模型构建上却未得到统一。下面,我们将这些研究者及其建构的模型做一个列表呈现。这些模型所含因素不一,但大体围绕三个层面进行建构:其一,专业能力层面,例如教学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知识结构、教育观念等;其二,个人情感层面,例如责任心、爱心、尊重情感、成就动机等;其三,人际交往层面,例如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处理与家长关系能力、与学生良好互动等。
2.在探索班主任胜任力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研究上,吕中科研究发现,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的班级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两维度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胜任力中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情感道德能力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4]马子媛等将胜任力与教师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胜任力对绩效有显著影响作用。吴建烽研究班主任胜任力与工作满意度中,班主任的工作外在满意度与胜任力结构中的教学能力、知识结构、自我监控能力、职业道德、心理辅导能力、情感和工作质量意识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整体的工作满意度与胜任力结构中的教学能力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5]马子媛、李齐、薛继婷的研究中任班主任年限对班主任胜任力有显著的影响,呈驼峰型发展趋势,任班主任年限为 11~15 年、21~25 年之间的班主任得分均高于 5 年以下和 16~20 年之间的班主任,其中 16~20 年的中学班主任胜任水平最低。[6]吴遂霞研究发现,初中班主任胜任力与其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任教不同学科、不同性别的班主任胜任力存在差异。[7]
3.有部分学者已经将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视野投入到实际运用中来,苌虹初次尝试基于班主任胜任力模型分析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需求课程,研究得出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需求重点内容包括:小学骨干班主任师德与心理健康调适知识、班级管理理论和知识、德育理论和方法、心理辅导理论与策略、班主任工作法律法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教育科研理论和课题申报、家校合作、特殊学生的教育和转化策略几方面的培训。[8]王佩峰根据实证调查研究得出提升中学班主任胜任力可以从选聘、评价与考核、培训等环节进行,培训对知识、技能等显性胜任力的提升效果较好,而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提升动机态度等隐性胜任力的效果较好。[9]李明等研究杭州市26所中小学349名在岗班主任发现,专业胜任力是工作压力、环境资源影响工作倦怠的中介变量,因此提出学校应围绕班主任工作合理配置师资;选用支架式管理和培养模式;班主任应自觉培养 “正能量”并积极寻求 “正资源”。[10]
三、如何认识中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
综合起来看,“胜任力”,或说“核心素养”是与“工作岗位”或者承担的“角色”联结起来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否则,就会流于空泛。按照常规的冰山模型建构的各种中小学班主任胜任能力模型缺乏一个整体的框架和系统的考量,显得没有根基,从而无法突显出其真正的“核心”地位来,也没有区分度,比如如何区分班主任的核心素养与教师的核心素养?
那么“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两字到底如何体现?要体现“核心”,我们认为首先要对“中小学班主任”这个概念本身的外围进行拓展——要将这个角色或者岗位置身在人类的活动场域中加以审视和考察,其“核心”才会在整个系统和“场域”中被凸显出来。
这个图例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审视“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整体性框架:首先,要求审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的“类”的“最基本的素养”——可以称之为“通用素养”——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要“TO BE”,他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养”有哪些;接下来,考察作为“领域”,或者说“界”的个体的“基本素养”:作为教育领域(教育界)的一员,他的基本素养的该包括哪些因素?中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在这个基础上才最终得以取得“安身立命”之所。接下来,探讨针对班主任这个岗位所要求的特殊素养有哪些才真正被赋予本质意义。因此,构建班主任的核心素养要运用“系统观”和“整体观”。
其次,核心素养的建构没有考虑到班主任所赖以生存和工作的生态环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作用,而是将核心素养这个理念从这个生态中抽离出来,作纯粹的定义和研究,也正由于此,所谓的理论研究在实践层面上的贡献度并不高。班主任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除了考虑班主任作为“类”和“属”(或“界”)的特性外,还需要考虑其所依存的组织变量,考虑这些变量与班主任本身的互动与联结。
最后,核心素养模型应该是一个动态模型,而不是静态的。外部环境、内在心理、精神维度的演化都会影响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本质特征和要求,因此,在构建模型时要充分挖掘“变迁”“发展”“演进”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N].光明日报,2015-12-8.
[2]McCrae,R.R.&John.O.P.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ve—facto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2.
[3]大卫·杜柏伊斯 .绩效跃进-才能评鉴法的极致运用[M]李芳龄, 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9).
[4]吕中科.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结构及其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5.
[5]吴建烽.中学班主任胜任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24.
[6]马子媛,李齐,薛继婷.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科.2012 (1):62-63.
[7]吴遂霞.东莞D市初中班主任胜任力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6.
[8]苌虹.基于胜任力的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需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6.
[9]王佩峰.中学班主任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11.
[10]李明,黄泽军.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胜任力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1(10):28-3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