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与个性阅读
2016-05-14黄秀华
黄秀华
【摘 要】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小学阶段的各个学科的正确引导能够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以基础性语文知识为主,其中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经研究表明口语交际同个性化阅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准确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很关键。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与个性阅读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口语交际与个性阅读
新课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作为综合素质的一方面,是学生日常交流沟通所必需的能力,小学生初步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育重要侧重方面,而个性化阅读则是通过一种新颖的阅读方式,学生在阅读中注重文章的情感表达,再通过课堂的练习,能够将文章的情感很好的表达出来,这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关系。
1 个性阅读概述
所谓的个性阅读并不是传统形式的阅读,个性化阅读注重的是朗诵和情感,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文章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阶段需要朱总语气语调,在朗读过程中将文中作者蕴藏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这种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朗读中学到更多表达性的词语和句子,这两点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很关键。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在与人沟通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连贯或者意思表达不清晰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词汇量较少,同时思维表达能力较低,很难通过语言将自己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导致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提升。
2 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口语交际能力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时语言发展水平也是衡量其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与小学生智力开发密切相关,擅长沟通交际的小学生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与其他人接触的机会更多,这对其心智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在小学阶段提升其口语交际能力,对其日后的成长很重要,会让其变得更加自信,在中学甚至步入社会时具备表达自己的能力。
同时口语交际需要学生对其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去学习它,个性阅读正是针对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开展个性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有更大的勇气与人交流。所以说提升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任务,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3 课堂中口语交际与个性阅读探究
课堂的个性阅读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重音、停顿、节奏等方面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个性阅读与口语交际的关联性。
注重轻重音的运用。轻重音的运用能够将文章对话内容中角色的内心情感更好的演绎出来,通过轻重音的突出能够凸显出当时角色的情感波动,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文章描绘的情境中去,这种轻重音的运用在对话内容上体现的最明显,不同的轻重音读出来的内容效果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你好”的读音,将重音用在“你”字时是一种问候语,但是用在“好”字时则变成一种反诘的语气,差距很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进行对话展示,让学生进行模仿,利用模仿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轻重音的运用能力。
注重把握停顿时机。停顿是一篇文章必须要有的,很好的把握停顿时机,能使文章朗读变得很优美,让人听起来感觉内心舒适,相反不注重停顿时机则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甚至还会产生歧义,影响文章意思表达。停顿的类型一般有三种:自然停顿、逻辑停顿和感情停顿。自然停顿往往体现在文章标点符号上,教师要教给学生关于标点符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把握自然停顿时机。逻辑和感情停顿都需要对文章情感进行整体把握,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较低,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朗读展示,充分运用模仿教学的方法。
注重节奏变化。文章朗读的节奏同说话一样,需要时快时慢,有一种跌宕起伏的美感,这对自身情感的表达有很大关联,呆板的读文章并不是个性阅读课程提倡的,这样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个性阅读更多的是要求阅读同实际口语交际接轨,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还要注重自身气息的控制,这是轻重音、停顿以及节奏配合的关键,气息控制得当才能使阅读按照我们设想的情况表现出来。
注重同表情相结合。有感情的朗诵,不仅要求对语气有要求,同时对学生的表情也有一定要求,需要学生通过表情将情感表达出来,更好的模拟实际口语交际的情景,促进个性阅读同口语交际的联系。
4 总结
口语交际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课堂上通过个性阅读,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学校和教师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同个性阅读之间的联系,注重个性阅读技巧的掌握,教师充分运用模仿教学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个性阅读方法,不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杜丽,张佳慧.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与个性阅读[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226.
[2]李昊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