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的探索实践

2016-05-14雷晓琼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言环境课外

【摘 要】小学英语由于课时的局限和英语环境的缺乏,经常是费时较多而收效甚低。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强调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调动其它科老师和家长一齐为英语教学服务,通过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习得”的基础上学得英语。

【关键词】英语大课堂;语言环境;课外

心理语言学指出:儿童学话并不单一模仿或机械重复,而是不断地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把语言规则"内在化",形成隐含的规则,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是人类大脑处理新语言材料的工作原理,对外语学习似乎也同样适用。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努力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儿童在大量地接触语言材料中自然地习得语言。目前许多英语教师都注重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英语氛围。然而在40分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有多少时间开口说英语在有限的英语课以外,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有多少父母懂英语?有多少其它科教师会跟学生说英语?有多少学生有机会接触外国人并与之交谈?英语环境的缺乏使得英语教学的重担落在英语教师一人身上,既吃力又收效甚微。

出于这样的困扰,我进行了在小学中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的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开辟各种途径和创造各种场合,让学生大面积,高频率地接触英语,生活和学习在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拓宽英语课堂教学的外延,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现在小学英语长短课结合,估计学生投入英语学习时间每周仅为120分钟。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然而要使学生高频率地接触英语,一周120分钟的英语课堂远远不能达到目的。同时如果教师只能为学生创造英语课堂这么一个有限的语言环境,也无法提供学生充足的语言"习得"的机会,该如何克服英语环境的缺乏及开设课时的不足呢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又指出:学校可通过长短课结合,课内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而陈琳教授建议:“应当为孩子创造尽量丰富的外语环境,由老师利用这种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课上练习,课外活动,多种媒体)来教会儿童掌握外语技能。简言之,就是要让儿童在‘习得的基础上学得外语。”

英语课外活动增加了学生语言的输入,输出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弥补了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如何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开辟课外活动这片广阔的天地呢?笔者进行了如下实践:学期初笔者把自己的设想与英语教研组讨论后,把整体构思写成计划报告校长室,征询校长意见。校长十分重视,全力配合活动的开展,并把英语系列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行事历。学校的支持使我们得以大刀阔斧地在校园中进行实践。具体活动包括:

1.英语节

英语节是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发挥特长个性的一次机会,它由一系列学生喜爱的活动组成,并整合了其它学科内容。根据学校行事历安排,我们英语教研组提前两周把英语节活动通知发给各班主任,请班主任配合,早做准备。笔者安排了这样几项比赛:①看单词写中文比赛,目的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②英语剪报比赛,融合了英语与美术,并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扩大英语知识面。由于当时学生还不会书写,因此比赛采用剪报形式。剪报比赛由学生自愿参加,份数不限,排版形式不限。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他们分别从《学英语》,《英语辅导报小学版》,《英语画刊》等杂志,报纸上去找资料。尤其是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得到了发挥的机会,也许他们英语成绩并不一定优秀,也可能在英语剪报比赛中获奖,甚至可能把学美术的兴趣转移到学英语上来。

2.校园英语广播

学校的课间音乐及放学音乐替换成儿童英语歌曲和歌谣,由电脑控制,每天播放。这些英语歌曲和歌谣大部分来自不同版本英语教材,少数选自其它材料。欢快的英语歌曲和歌谣遍布校园每一个角落,学生们置身于浓郁的英语氛围中。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甚至会唱,会说上几句。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这些歌曲,歌谣时,只要稍稍点拨一下,就事半功倍。

3.英语阅览室

学校订阅了适合小学生看的英语画报,杂志,有《英语画刊》,《英语辅导报小学版》,《英语周报小学版》等等,学生可去阅览室取阅。鲜艳的插图,有趣的语言吸引了学生,他们个个都争着要看,有的还自己掏钱订阅。英语阅览室使学生通过看的形式大量接触英语,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发动其它学科老师和家长为学生创造英语环境

1.利用零星时间

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的1—2分钟,请课代表领唱英语歌曲,说英语歌谣或做TPR活动。以一天五节课,每节课1分钟计算,一周下来也多了二十五分钟的英语活动时间,而且这是高频率的接触英语,学生想忘也忘不了。

2.发动其它学科老师上课指令用英语

笔者为其它学科老师培训了一年的英语,在每个星期学校例会后,为他们上40分钟到60分钟的英语课,尤其注重培训课堂用语及问候用语。同时要求他们上课指令用英语下达,平时与学生见面也尽量用英语打招呼。

陈琳教授指出:“最基本,最方便,最日常的语言环境,就是让学生多听到英语——课上说,课下说,到处说。”如果全校的老师都能跟学生说英语,那是多好的语言环境呀!笔者学校里大部分年轻教师能做到跟学生说说英语,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扩大了接触语言的量。

3.发动家长在家与学生用英语对话

我经常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里人用英语对话,或唱英语歌和念英语歌谣给他们听。如果家里没有人会英语,那就让学生选择一人做他的学生,把自己所学的英语都教给他。学生把自己所学的英语教给别人,不仅又巩固了一次,而且加深了印象。

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实践将近1年,取得了如下成绩:

(1)学校的整体英语学习氛围大为改善,学生养成了随时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日常问候,课前准备等等都用英语组织表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已经形成。

(2)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下课经常哼上几句英语歌,外宾来校时大胆,主动地与他对话,还有很多学生自己去购买英语歌曲磁带和订购英语报纸。根据抽样调查,91%的学生把英语列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之一。

通过将近一年的实践,笔者得出如下体会:①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采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语言教学环境,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使学生在习得的基础上学得英语,让英语教学回归到语言学习的轻松,自然的状态上来。通过课内课外英语材料的大量输入,经过学生主观能动地吸收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学得语言。②由于课时的局限,如果教师只重视课内小课堂。不重视课外大课堂,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各种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的教学的补充,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特长的空间及运用语言的场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体现个性化学习思想,鼓励学生按照自己个性自主选择参与,并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而且提高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③英语教学不应只是英语教师独挑重担,要想办法引起家长和其它科老师的重视。他们的重视会更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

[2]王蔷《小学英语课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中小学外语教研通讯,2001年第2期

[3]林国跃《英语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广汉市教科所,2001

作者简介:

雷晓琼(1985.2~),女,2003年师范毕业,2007年-209年在陕西教育学院进修学习,2011年通过网络教育取得陕西师范大学英语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语言环境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高中生课外时间是否可以打工?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趣味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运用研究
交互游戏中学习英语的研究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构建初级中学课外篮球俱乐部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