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保险的高成本特性:交易成本视角的探析

2016-05-14凤兰包双宝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业保险交易成本

凤兰 包双宝

摘要:从理论上讲,农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然而,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严重不足。归根结底,农业保险的高成本特性是造成农户的低需求,最终使农业保险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为农业保险的高成本特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阿析视角。在农业保险展业、承保和保单签订后的全过程中大量存在的交易成本,可通过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农业保险这一风险分散的有效机制真正为农业生产架起保护之伞。

关键词:农业保险 交易成本 指数保险

资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与应用研究”(编号:2014MS0704);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8337子课题14“内蒙古玉米降雨量指数保险开发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农业自然风险评估及其分散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ZD201324)农业系统性风险破坏了农业保险人在投保人之间、农作物之间或者地区间分散风险的能力,阻碍了保险基本职能(即通过单个风险的汇聚分散风险)的发挥。农业保险人对系统性风险,需要保持充分的储备金,用以弥补巨额损失,但这使保险的成本过高,可能使保险人难以承受而最终退出市场。

实质上,农户在正规与非正规风险分散机制之间的选择,取决于分散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与不同机制下的交易成本之间的权衡。农业保险市场中的高交易成本是推高其保费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分析农业保险高成本特性的成因,并提出控制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

数百年来有关保险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基本上是一种行业知识体系,几乎没有人利用经济理论来阐述和分析保险问题。在亚当·斯密时期,经济学和保险就很少有理论上的往来,这一状况持续到20世纪上半叶。形成这种局面是因为传统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信息完全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一条件对保险完全不适用。

(一)农业保险的成本分析

1.预期年损失

农作物自然风险和农业实践的特殊复杂性,使得农业风险的预期年损失比起一般的财产保险的预期损失要大。农业风险的特殊性还体现在:第一,农作物保险损失的确定非常复杂,需要高技术。一般财产险的赔款是根据灾前财产的价值计算的。农业保险的标的都是有生命的,标的价值在不断变化,赔款要根据灾害发生时的标的价值计算,而此时作物往往还未成熟,要确定它的价值即未来最终收获量是很困难的。对于特定风险保险,还要进一步确定标的物遭受约定风险前是否遭受到其他灾害的损失,若是,则要剔除这种损失。第二,农业灾害损失在年际间差异很大,纯费率要以长期的平均损失率为基础。但农村的原始记录极不完整,长时期准确、可导的收获量和损失量资料难以搜集,耕地占有资料也极不可信,这就给农险费率的精确制定带来困难。第三,各地的农业实践千差万别,适当的保险责任难以确定。农业实践的形成、发展不仅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诸多经济、社会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农业保险责任应反映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风险状况。

2.附加费用的分析——交易成本视角

交易成本理论为农业保险的高成本特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在农业保险市场上,保险人不仅难以获取与保单有关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信息,而且还面临着众多财富与资产匮乏的小型农户,其结果是,农业保险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在展业(事前)、承保(事中)和理赔(事后)的全过程中都会大量存在。

第一,展业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在农业保险市场中,由单个保险人去搜寻合适的投保人的信息成本是巨大的。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只要交易一方拥有信息优势,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农业保险市场中交易成本产生的重要源泉。在这个市场中,往往是买方拥有信息优势,置卖方于逆向选择的地位。通常农户对于自己的风险状况要比保险人更清楚。出于利己和机会主义的动机,农户不会真实地向保险人介绍自己的风险类型,因而使保险人不得不做出不利的选择。

第二,承保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承保环节是农业保险业务经营的“入口”,承保质量直接影响理赔环节,影响农业保险业务全流程风险管控。一方面,农业保险业务在承保前要求采集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标的等相关要素的信息。这说明,当农户数量众多时,承保工作的交易成本将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承保时还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并严格按照条款规定投保条件确定保险标的及投保人资质,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承保。理想的风险分类应该是就保单持有人来做的。但是,这样做的成本是无法承受的。对于农业保险而言,风险分类至少反映不同作物、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实践(如灌溉而不是非灌溉生产)和不同土壤类型在风险上的差别,如果所有的生产者在相同的保费率水平上得到了保障,那么逆向选择就必定会发生。

第三,保单签订后的交易成本

在保单签订之后,还会产生其他交易成本,即监督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有的败德行为的监督成本。当个人购买保险的结果,以增加损失的可能性和大小的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时道德风险就会发生。农业保险市场当中的道德风险既可以表现为减少灌溉或减少杀虫剂的使用,也可以表现为企图故意欺骗保险人和获得比实际更多的赔付。

总之,较高的交易成本导致了农业保险高昂的经营成本。为了弥补这些成本,保险人必须索取较高的保费,而他们设定的保费通常超过了小农愿意和能够支付的保费水平。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图1所示的农业保险市场“均衡”的根本原因。

二、破解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关键:控制交易成本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一方面,由于农业风险本身的特性导致了农业保险的预期年损失较高而造成较高的纯保费;另一方面,交易成本的大量存在使附加费用大大增加。然而,因农业风险特性而导致的较高的纯保费是人们无法控制的成本构成,降低农业保险运行成本的关键就成了如何有效控制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问题。这里从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控制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建议。

(一)产品的创新——开发和试点指数保险产品

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创新产品,它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瑞典提供的天气指数保险产品。20世纪末,在世界银行的大力推动下,指数保险产品在许多发展我国家开始试点,并得到了长足发展。指数保险是根据地区产量或某些目标天气事件,如气温和降雨量进行赔付的农业保险产品。目前主要有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两种。区域产量指数保险(Area Yield Index Insurance)的赔付基于一个地区的实际平均产量。承保产量是该区域平均产量的一个百分值。当该区域的实际产量少于承保产量时保险人就要启动赔付,而不管保单持有人的农场的实际产量是多少。天气指数保险(Weather Index Insurance)。是另外一种指数保险产品。这种产品的赔付是基于在当地气象站测得的某些天气变量的值(如降雨量或温度)。赔付的计算基于预先协定的每一个指数单位的保险金额。2003年,世界银行首次在印度进行了降雨量指数保险试点,结果表明,降雨量指数保险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从以上分析指数保险较之传统农业保险的优点,可以发现,指数保险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交易成本。指数保险合同有简单的和统一的格式,合同并不需要调整以适应每一个投保人,这不仅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投保人更容易理解指数保险合同,这对于农户而言非常重要,而传统农业保险则不然。

(二)机制创新——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捆绑销售

建立农村银保互动机制,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结构,控制农村金融风险水平,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和加速农村金融深化有着重要意义。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在分业经营的监管模式下,银行与保险机构难以共享在交易过程中累积起来的客户信息,而通过银保合作的机制,两者在业务经营上相互弥补、互相合作,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银保合作机制下,控制农业保险交易成本的机理为:首先, 对于发放贷款的银行机构而言有足够的激励将其贷款和保险公司的业务相结合,在农业生产遭遇自然灾害或者借款人出现意外事故时,可以降低其贷款风险; 其次,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空间距离的存在使得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很高,如果其将业务和银行结合,乡村地区银行较高的覆盖面可以保证其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同时在收缴保费和勘查理赔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对于农户而言可以起到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收入的作用。同时,由于减少了贷款拖付的风险,银行将对农民提供更优惠利率的贷款。而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 这样的机制并不需要对现有的农业保险制度进行太大的变化,需在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建立合作机制,银行可以成为保险公司的代理机构,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

结论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分析了农业保险高成本特性的具体成因及可能的控制方案。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农户更倾向于采用自保这种非正规风险分散机制,而不倾向于选择农业保险这种正规的风险分散机制。虽然说非正规机制有一定的风险分散作用,但是农户选择非正规机制往往都是为了解决暂时的困难而选择的,甚至可以说这些策略都是农户的无奈之举。从长远看,这些策略对农户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农户的低风险、低收益的生产方式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收入提高;变卖生产性资产使农户在接下来的年份不能正常地进行生产活动;子女辍学使农户的家庭人力资本得不到提升等等。这些会使农户的生活水平长期停留在同一个水平,甚至可能会使他们陷入贫困陷阱。正因为如此,农业保险的开展对农户的风险分散变得尤为重要。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的任务是找到控制交易成本从而降低农业保险费用的策略,使农业保险这一风险分散的有效机制能够为农业生产架起保护之伞。

参考文献:

[1]Chambers,R.,Vulnerability,Coping and Policy.

IDS Bulletin.1989,20(2):1-7.

[2]Miranda,M.J.and J.W.Glauber.Systematic Risk,Reinsuance,and the Failure of Crop Insurance Market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7,79(1):206-215.

[3]张五常.《佃农理论》,中信出版社,2010.

[4]孙祁祥,孙立明.保险经济学研究述评.经济研究,2002年5期:48-57.

[5]裴光,庹国柱.《农业保险统计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6]Skees, J. R., Innovations in Index Insurance for the Poor in Lower Income Countries.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 2008,37(1):1-15.

[7]姜岩,褚保金.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农业保险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6期:91-96.

[8]孙立明.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与理论反思—世界经验的比较与启示.经济科学,2003年4期:51-62.

作者简介:

凤兰,女,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农业保险交易成本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交易成本对西藏青稞种植农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的影响
试论工程采购合同谈判中的交易成本
莆田市农业保险现状与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评价及影响因素
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经济法激励探析
交易成本的视角: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成本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