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2016-05-14胡晓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一课一得备课切入点

胡晓平

【摘 要】职业高中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语文学科成绩大多不理想。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不感兴趣,老师在讲台前唱着“独角戏”,学生情绪“死气沉沉”。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上没有积极性,更不用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被教师牵着鼻子训练成千篇一律的解题机器。有感于此,笔者从进行创造性地备课活用教材;选准文章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积极性;落实一课一得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约等方面来谈如何构建“活”的课堂,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备课;切入点;一课一得

近几年来,听了好多的公开课、优质课,老师们大都备课相当充分,教学目标丰富多彩。一堂课问题设计一环紧扣一环,学生反应尽在掌握。但“眼花缭乱”的背后,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只能被教师牵着鼻子训练成千篇一律的解题机器。笔者认为,语文不是解几道阅读题,不是写几句漂亮句子,语文就是每个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因此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语文课堂中打碎这些“美丽的镣铐”,要真正激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争”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发挥。这样就需要教师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既要懂得如何收拢,又要懂得如何放开。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在课堂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活”的氛围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引起注意。

一、进行创造性地备课是构建“活”的课堂的前提

要让学生“活”起来,教师首先要“活”起来。我们在备课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为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文本,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习时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不拘泥于教材。

如我在教授基础模块《赤壁》一诗时,为使学生了解杜牧诗风注重文意词采,豪健俊爽、清丽淡雅的特点。我将“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改成了“东风不与周郞便,血雨腥风满江飘”。 并告诉他们这是老师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对这两句进行品评,看看是杜牧写得出色,还是老师改得有理。学生一下来了兴致。开始还有人认为老师改得更写实,更能真实地反映如果东吴战败的惨状,但随着争论的深入学生渐渐地认识到了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她俩分别是东吴最高统治阶层孙策和周瑜的夫人,所以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诗人想象胜利后曹操的骄态和失败后东吴的屈辱,比我所改的那种充满血腥味的所谓写实风格高出不知多少。这样的教学效果的达成,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设,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构建“活”的课堂是何其重要。

又如我在上《项链》一课时,我总觉得这个故事的背景与现在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所以在理解其主题时如果始终停留在批判玛蒂尔德虚荣心这一观点上,很难让学生理解。也无法调动学生的争论意识。因此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身边有没有玛蒂尔德这样的人?他们一无是处吗?”并开设了一个模拟法庭对玛蒂尔德进行审判。原本学生受各类参考书影响认识较为统一,但几个问题将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一下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渐渐认识到玛蒂尔德除了爱慕虚荣也有许多优点。我们今天的社会中,我们生活的现实中同样有很多的“玛蒂尔德”存在。很多的同学开始为玛蒂尔德喊冤,他们认为只要是金钱社会,只要货币和财富不从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国的生活理想和追求中淡出或退出,恐怕,它永远会影响我们价值观。只有这样投入精力创造性地进行备课,构建“活”的课堂。我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在达成教学效果之余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要选准文章的切入点是构建“活”的课堂的关键

好的切入点,不是主观臆断的。切入点选择的好坏,往往是能否激发学生“争论”意识的关键,往往决定一堂课的成败。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那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在上《雷雨》一文时,在备课上花了很长时间。总觉得曹禺这样一篇经典剧本,如按照我们习惯的教学方法从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揣摩戏剧语言入手,已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基本上学生不愿回答一些早已知道的问题。整堂课很容易就变成老师的一言堂,即使有学生发言,也一切尽在掌握,学生看似能讲几句,但主体性却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其次也实在花不了一节课的时间就能讲完。因为文章的文字表达简练形象,而且通俗易懂得很。讲学生已经了解的东西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大忌。后来上课时,我先请一位同学将预习后对戏剧的内容及理解简要地讲一下,然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周朴园爱鲁侍萍吗?”这个切入方式给学生制造了悬念、一下吊起了学生“胃口”,因为以他们的生活经验来,确实难以理解,根据剧本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貌似有爱。学生的注意力被调动了起来,开始自觉地去阅读文本了。教师仅需在他们争论时适当引导,即能让他们注意到作者对周朴园面对“活”过来的鲁侍萍时的一系列语言描写,又让他们注意文章中的“潜台词”。通过学生的讨论和阅读,一个虚伪、自私、冷酷的周朴园就在学生的心中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

2.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在解读文本时,要准确理解文章的涵义,从文本里面讲到文本外面,而要真正做到从文章里边讲出来,就必须在教学的时候,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这个最佳的“从文本里边讲出来”的切入口应该让学生对文本有一种探究的意识。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一篇文章最精彩部分,一拿到文章往往等不到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就自行先睹为快。作为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不能用强制的方法进行控制,而应该利用学生这种心理需求,从文章最精彩部分找到切入口,引发学生探究与争论。

我在上《药》一文时,因学生喜欢这部小说,早已看了不止一遍,早就在期待教师将文章主题和人物讲得精彩些,让大家能分享他读这篇小说时的心情。如果老师按部就班从小说的背景、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讲,还没讲到重点学生便已失望十分,昏昏欲睡了。我就设置了以下问题来完成教学目标。“文中的‘药是什么,有没有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文章中有没有可笑的地方?”学生一下来了兴致,非常积极地将自己预习的成果展示给大家,指出了“药”是人血馒头,药没起作用,因为小栓死了。但第二问让他们开始有点不同意见,开始争论,然后又发现了一些开始没注意的细节,如有学生发现华老栓夫妇的可笑之处,竟然会把“人血馒头”当成“药”;也有学生发现文章不可笑,但可悲。他的理由是文章中的“夏四奶奶”,她因为对革命的不理解,所以觉得儿子的死不光彩,这就是可悲之处。这样一争论,文章两条线索都出来了。而后的小说主题也显而易见了。

正如作者鲁迅先生自己所讲:“《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如今太平盛世,我们已经找到了救治中国的“良药”。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我们水乡乌镇召开不就是很好的印证吗?同学们被这一个个问题领入了文本,自觉地阅读以便在争论中使自己的观点令人信服。

3.激发学生丰富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非常重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管是诗歌、散文和文言文,有时很难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切入点的选择非常重要,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特别是在教学文言文和诗歌时,学生理解起来很难,这时,教师要在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方面下点功夫,可以从相关的小故事切入,来调动学生对文章中内容的联想和想象。

如教学《鸿门宴》一课时,我花了半节课的时间讲述了这部被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重点讲述了楚汉争霸的相关故事,凡是自己知道的能体现项羽、刘邦性格的片段讲了个遍。学生在兴致勃勃之余,对人物有了自己的了解,学习时便有了自己的理解,争论就有了基础。这时,老师抛出问题:“你更喜欢谁?”有的同学认为,项羽胸无城府,有妇人之仁;有同学认为,项羽刚愎自用,乏政治远见;也有学生认为,刘邦忍辱负重,适合做君王。……这样的争论使课堂充满生机。

三、落实一课一得是构建“活”的课堂的保证。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不管我们在课前有着多么美好的设想,但承载每节课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们没办法在一堂课中安排太多的任务。这样只会使语文课举步维艰,而且从职高生的特点来看他们有一定的形象思维,比较善于联想。一旦开始争论本来就容易走向片面化、绝对化,再给他们多个任务,一堂课将支离破碎无法收拾。因此我们所要做的是,用简约取代复杂,用简捷取代臃肿,让花哨的教学方法趋于简单,形成一种简约的课堂,学一课得一课,才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争够、争透,才能构建“活”的课堂,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落到实处。

比如学习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文,完全可以将朗诵作为这堂课的全部内容。曾听过一位语文教师上这一课文时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位妙龄少女因生活的挫折站到了N层楼上要往下跳,社区、亲友、警方在劝说了近一个半小时后仍无效果,这时警方的谈判专家背诵了这首诗,结果女孩被打动了不再自杀。然后他让学生进入情境,如果你是那位谈判专家的话,你将用怎样的方式朗读这首诗。学生一下进入了状态,开始他们的“救人”行动。一个个声情并荗,教师只需稍稍一点“你觉得你的朗读哪些地方能打动她,其他同学的朗读有不足之处吗?”学生的争论之火一下就着。各种精彩的朗读纷至沓来。也许没有讲这首诗的作者,也许没有讲这首诗的意义,也许没有讲这首诗的背景。但学生对这首诗一定有极深的印象,这一堂课绝对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古人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篇文章,学生需要理解的和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并不多,作为教师我们要力争做到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留到以后再讲。也就是说,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筛选出真正需要教师精心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发学生“有的放矢的争论”,才能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必须在这个主阵地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该从备课入手备出自己的个性,找出每篇文章能引发争论的切入点并且不贪多求全筛选出真正需要教师精心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争论习惯和争论方法,才能构建“活”的课堂,激发学习兴趣,让更多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职高《语文》(职业模块上、下册).

[2]《阅读与鉴赏(教研)》,2013年第12期.

[3]赵荣昌,张法琨主编.《百家教育学典论》.

猜你喜欢

一课一得备课切入点
一波三折磨课记
关于写作教学课的几点思考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取舍有道,凸显有效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浅谈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