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探索
2016-05-14王晖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休闲农业逐渐发展并形成具有产业化市场形态的经济模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具体举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休闲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明显,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新形态和一种全新的市场经济载体,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将低碳经济和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生产中全面落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基于此,本文从休闲农业的概述为主要出发点,论述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必要性,分析休闲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旨在不断提升休闲农业的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对策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两型社会进程中旅游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编号:15C1347)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三农”问题进行了全面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阐述,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作为党和国家政府工作和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之路,加深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渠道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下,如何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休闲农业的概述
休闲农业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指导思想,是通过农村现有的农业资源和相关的生产条件,以产业化发展形势,集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将市场导向机制引入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广大有观光者提供具有农村特色、生态化特征的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休闲农业的将其模式进行划分,分为连片开发模式、“农家乐”模式、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产业带动模式、村镇旅游模式、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园模式、科普教育模式和民族风情旅游模式等八种类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逐渐扩大,休闲农业进入全面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并在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下,规模、范围、功能均呈现扩大趋势。
二、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必要性
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和落实以人文本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区域协调发展理念要求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将中共十八大精神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和休闲农业集群产业化发展中进行全面落实,更加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的具体措施。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性阶段,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休闲农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服务类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有利于实现第一、二产业向第一、二、三产业协发展转变,使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使休闲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较大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各产业优势互补、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终目的[2]。
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是强化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的市场需求量较大,需要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者等相关人员的全面协助,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充足的条件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契机,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使农民转变了传统的观念,全面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加强了城乡交流的互动性,另一方面是对我国农业文化内涵的深入发掘,是继承和发扬我国农业文化的重要选择。
三、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休闲农业管理模式不健全
休闲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不健全,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开发和利用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由于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在开发过程中极易对生态资源造成破坏,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污染现象严重,不利于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休闲农业一般是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经济发展为主要模式,各休闲农业管理者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沟通性和交流性较差,对休闲农业的根本认识不足,甚至存在模仿、拷贝其他休闲农业管理模式的现象,缺乏专业性的市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案,可行性和实效性不强,难以在市场竞争中长远发展,不利于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二)休闲农业市场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大部分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前篇一律,缺乏针对性,休闲农业的特色化建设不明显。休闲农业发展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根据市场需求分为淡季和旺季,休闲农业主要集中于节假日和双休日,农业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效率不高,极大地增加了休闲农业经营者的生产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休闲农业的农业资源和休闲农业的承载力与接待力难以形成正比,导致多种资源浪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休闲农业由于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成为众多农业生产经营者争先发展的产业,内容和形式缺乏新颖性,难以长期、有效地吸引了旅游消费者的眼光和注意力,休闲农业的品牌建设不足,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三)休闲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与农民文化水平结合力度不足
休闲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农品的文化水平结合力度不足。一方面,农业生产经营者对于休闲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认识不到位,在思想上没有重视科学技术水平对休闲农业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休闲农业的科学技术的创新力度不强,相关培育种植的技术中的科技含量不高,设备落后,对休闲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农民作为现阶段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管理者和经营者,依靠传统的农业发展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于休闲农业的理论知识、科学技术掌握不足,农民的文化修养、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提高。
四、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探索
(一)建立健全休闲农业产业化管理模式
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要建立健全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制定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休闲农业管理模式,将低碳发展理念与休闲农业产业化管理模式相结合,休闲农业管理者在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加强个休闲农业管理者逐渐的交流协作,建立长期、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对休闲农业的发展知道那个专业化的管理方案,保证其可行性和实效性,立足于市场的长远发展,为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政府要加强对休闲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和走向进行全面化的分析,为经营管理者提供相关的政策扶持,关注休闲农业各个环节的建设,就休闲农业发展过程汇总的交通、设施、投诉等环节设立专门化的管理机构,保证与休闲农业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和可行,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对休闲农业进行全面化的市场定位
针对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市场问题,要采取全面性、可行性的解决方案。首先,解决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季节性和周期性问题,在农业生产工作深入落实的基础上,根据地区市场发展需求采取措施对休闲农业进行相关内容的调整,在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了更具特色化的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效率,将休闲农业经营者的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休闲农业的农业资源和其自身发展的承载力和接待力形成正比,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其次,加强休闲农业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运用多种宣传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休闲农业的影响范围,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充分利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优势进行合理开发,增加休闲农业的市场占有率,形成强烈的品牌效应,使得休闲农业的发展更加具有比较优势,提高休闲农业的经济发展质量。最后,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要与低碳经济紧密结合,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采用节约化、循环化的发展设备,从真正意义上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
(三)强化休闲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与农民文化水平的结合力度
提高休闲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提供重要的质量支持。一方面,充分发挥我国的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城市的辐射作用,大力开展休闲农业新品种的引进和农业培育种植技术的创新,成立专门化的休闲农业产品种植和培育基地,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创新工作,依托我国重要的农业科研院校和科研所,通过合作、实习和试验等方式,强化休闲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在休闲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深入试验和研究,将抽象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具象的休闲农业产品,提高休闲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能培训,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农民提供专业化、理论化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国家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法制挂念的提高,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和环保意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过程中进行全面深入的落实,保证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实效性。
结论
综上所述,提升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维护生态环境稳定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将传统农业生产向旅游化和娱乐化的休闲农业转变,极大的延伸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扩宽农村农民就业渠道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林国华,曾玉荣,陈志峰,林树文.实现海西休闲旅游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01:45-48.
[2]李舟.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J].新疆农垦经济,2014,03:18-20.
[3]孙妍.刍议休闲农业与经济发展[J].经济师,2010,08:73-74.
[4]马点明,郑晓云.基于低碳经济的休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J].中外企业家,2014,05:13.
作者简介:
王晖(1978.07- ),女,汉族,河北献县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及生态旅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