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6-05-14吴凤琴
吴凤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已有的知觉材料,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创造一个新的形象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数学这块教育阵地,进行创造性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受到创造的熏陶,为将来从事创造性的劳动,成为创造型的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保证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是理解数学的价值、概念的含义以及数学思维的过程。把数学的本质理解透,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否则根本谈不上创造。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教学活动只有立足教材,讲透概念,丰富知识,巩固基础,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才能使其思路开阔、灵活,富有创造性。20世纪的数学巨人希尔伯之所以有很大的成就,这与他的老师福克斯极其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跳跃性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教学“圆柱体的面积公式”时,当学生通过把圆柱体侧面剪开,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以后,我并不满足,继续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一句话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他们把剪开的圆柱体侧面重新粘好,左看看,右看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时有个学生高兴地跳了起来:“老师,我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只见他把圆柱体纸盒一压,压得扁扁的,使圆柱体侧面成了2个长是圆柱体周长一半,宽是圆柱体高的长方形,多么奇妙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由探索,引导他们互相探讨,自我反思,自主构建,让他们在探索中走向创造。
三、加强发散思维的教学,培养其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多变性
发散思维是指善于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同一个条件下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我教学“利息”这一内容时,我出示一道题:“张叔叔在‘五一有奖销售时,中奖得了一万元。他想把这一万元存到银行中,两年后他儿子上大学时使用,请你帮他选择一种最佳的存款方式。”提出问题后,我让学生分组先自学利息计算方法,然后讨论存款方式,经过交流得到三种存款方式:
第一种:一万元存两年。利息为:2.43%×2×10000=486(元),扣除20%的利息税,实得利息为486×(1-20%)=388.8(元),本息共为10388.8元。
第二种:一年一年存。第一年得利息为2.25×10000×(1-20%)=180(元)。本息共为10180元。把10180再存一年,所得利息为2.25×10180×(1-20%)=183.24(元)。本息共为10363.24元。
第三种想法很有意思。有部分学生认为,上大学用钱一般在八月底到九月初。张叔叔存两年整,到期五月底,可再存三个月定期,到期正好是八月份,既不耽误用钱,又可多存三个月。可得到利息为:存两年后所得利息本金为10388.8元,存三个月所得利息为0.495%×10388.8×(1-20%)=41.12(元),本息共为10388.8+41.12=10429.92元。
经过比较,大家一致认为第三种存款方法最佳,然后我让学生讨论选择存款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整堂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求知,课堂气氛活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多样性。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品质。在“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练习课”上,我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要运45吨货物。每次运5吨,运了5趟,还剩多少吨没有运?大部分学生的一般解法是:45-5×5=20(吨)。可是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板演时却列成“45÷5”。全班顿时哗然,做错题的学生站在黑板面前手足无措。我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对那个学生说:“你没有错,只是没有做完。”所有的学生都愣住了,仔细地听我往下说,在我的启发下,这个学生终于解出来了45÷5=9(次),还需9-5=4(次),才能运完。所以还剩5×4=20(吨),我表扬了他的创新解法,接着又引导他把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他懂得解题时应选择简便方法。这位学生很高兴地回到了座位上。由此可见,即使学生的讲解不完善时,教师也不能轻易否定,而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错误思想引入正道上来,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良好机会。
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积极开展创造教育。创造的教育之根本在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而努力。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