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思路 渐臻境界
2016-05-14王溢涓
王溢涓
摘 要:小学语文是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摇篮,而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其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将作文中蕴藏的奥秘传达给学生,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思路;作文教学
作文是学生表达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锻炼学生驾驭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的重要手段。大部分小学生在写作文时都过度注重于语言的表达,而忽视了作文的内在,使文章华而不实,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难以打动人。还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根本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沉闷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的思维难以发展,写出来的作文枯燥无味。针对这种现象,我提出了以下三点作文教学方法。
一、淡化技巧,以兴趣放飞心灵
小学生的写作基本就是练笔,写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思所感。要让学生的作文灵动起来,教师就要先激发出学生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在兴趣的指引下,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够以情动人。
小学生对于童话总是情有独钟,那么教师就可以投其所好。比如,学习《狐狸和蝉》这则寓言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理解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深刻体会狐狸和蝉各自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亲身的表演与体会,都深有所感。然后,我便让学生自编一则童话故事写作,并且要在童话故事中体现出人物鲜明的特征。学生先通过交流,将自己所要讲述的故事说出来,再将其转换成书面语言,将人物的动作、表情等描述得细致到位,进而写出一篇篇好文章。
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十分丰富,再加上他们对于童话的喜爱,在写作文时他们充分发散思维,竭尽所能将所要讲述的故事流畅通顺地表述出来,进而体会作文的意义,体会到语言的作用。
二、贴近生活,让写作真情流露
在作文的命题上,要充分契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写作需求,能够融入小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中选择素材,流畅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尽量避免命题作文,以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突破各种形式和题材的限制,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与创造空间。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的学生一起去春游,然后让学生根据所见、所闻、所感,将这次春游记录下来,可以写在春游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或是写大自然优美的景色等;又如,在学生举行集体活动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心情,让学生逐渐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的好习惯。生活中处处有素材,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环境的变化让学生随时进行写作。比如,天气突然放晴,或是风声大变,突然下起雨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将天气突变瞬间的情景描述出来。这样贴近生活的作文,学生写起来不仅觉得真实,没有压力,还因为有真实情感的融入,提高了作文的层次。
作文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一篇好的作文仅仅拥有优美的语言文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真实的情感表达。作文来源于生活,能够触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很容易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是流畅的、优秀的。
三、转变观念,使写作重现活力
很多小学生由于语言的积累不充足,在写作时会有些词穷,导致他们将写作文视为沉重的心理包袱,进而导致学生对写作文失去兴趣与信心。丰富授课的形式,采用更加生动化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的作文课堂的教学形式主要就是教师讲评,学生只是枯燥地听课,这大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要使小学生爱上写作,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式或情景式教学。
故事式就是教师即兴拟题,我曾经让学生以“一个小木偶”为题,让班级的学生轮流进行讲故事,并让学生将所讲的故事进行整理,写成作文。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我让学生进行评比,评选出讲故事最好的学生,并予以表扬;情境式教学即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活动场景融入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进行写作,比如,学习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篇课文后,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春天万物复苏的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春天的温暖惬意,这时我让学生写一篇与“春”有关的作文,学生就深有所感,有的学生写了“春风”,有的学生写了“春雨”,不同的写作角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使作文充满活力生机。
作文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能力,完善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在探索中不断创新,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