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2016-05-14宋彦军
宋彦军
摘 要: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去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实践,并很好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可以把所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自主;合作;探究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特别弱,小学数学教学以往所采用的是单一接受式的授课模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去学习,学生也会很好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可以把所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潜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意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也要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例如在讲授“加减混合运算”时,可利用幻灯片演示广场上飞起和落下的鸽子,美丽的广场景色,加上背景音乐,这时学生会发出一阵阵赞美声,老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出几道“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于是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后,可以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1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这样就会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样的课堂教学会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会在一个宽松、愉悦、自由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架设合作交流的新平台,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每个班级分成5~6个小组,刚开始时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可是过了一周多问题就出现了,一些学生开始不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总是依赖别的同学,学习好一点的同学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我认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发现主要是没有形成小组合作机制,于是我便一边对这些学生进行沟通和思想教育,一边完善和健全小组机制:每组都选出小组长,要求在每次活动时组员都有明确分工,并在组长与组员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建立了监督机制。对于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不管是大还是小,我们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特别是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我们都用放大镜去看待他们的优点,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
学生对新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往往首先对新知识和能力提出质疑,并进行研究和讨论,再和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各个小组进行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小组的统一意见,然后再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得出一个合理、完整、正确的结论。如在学习圆柱体时,先让学生根据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圆柱体模型来认识圆柱体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把圆柱体的侧面进行展开,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的按圆柱体的高进行剪,有的按两底间的斜线剪,学生展开圆柱体的侧面后,老师提出问题,你所展开的侧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这些图形的长、宽和圆柱体有什么联系?根据老师的问题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学生就会顺利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老师的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前提条件
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创设出最佳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愿望,使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求新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如我们在给学生讲授加法的时候,可以看丹顶鹤在水面落下的视频,在老师创设的这个情境中提出本节课主题:“同学们,你们喜欢丹顶鹤在水面上落下的画面吗?大家看完这个视频发现了什么?水面上的丹顶鹤数量有什么变化?”你能根据画面上的信息出几道加法数学题吗?怎样去解答这些题,大家可以自己去试一试。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争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就要做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并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