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多元交融 润教学幸福
2016-05-14曾英瑜
曾英瑜
摘 要: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程应该生活化。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多元体验;教学相长;幸福相伴
品德与社会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言:“一个好老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与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本人不断追求和乐于实践着,以期“源多元交融,教学相长,幸福相伴”。
一、多元体验,悟德激情
课标提出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我认为教师应该追求诗意的教育生活,要以一种积极的、阳光的、诗意的心态审视学校生活中的一切细微之处。学校生活看似平淡,但每一处景致,每一个活动,与学生的一次谈话,一次主题班会,处理一个突发事件,讲每一节课,甚至是一个细微的观察,一个课例,一篇小论文……只要我们拥有热情与激情,用心去发现,都会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之处,都会使我们领悟生活与生命的意义。“班级文化布置”时,组织学生畅所欲言,集结金点子并放手让学生加以布置,既发展了学生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主动发展,又营造了温馨学习乐园;通过开展“励美36”活动,引领学生“当绿色小使者”“环保小卫士”“智多星”“交通宣传员”“劳动小能手”“小记者采风活动”“文学社团”……教师可以用心经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展现自己丰富的实践智慧,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过程,既帮助了学生学会,也帮助了学生会学,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会了主动参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逐步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特长,更主要的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意识大大提高,这是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到的,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建构德育,强化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
二、多元交融,涓涓温情
“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都是建立其自信心的好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必须尊重差异,注重个性,特别是在评价过程中应该精心呵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同课异构”活动,即在同一课本,同一教学内容,同样的课程标准,相同的重难点下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时间的分配上,如何更合理?如何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教师用精美的板书描摹母语的魅力,用优美的朗读播撒传统的感动,用真心的交流对话滋养孩子的心灵,用精辟的点拨涵养学生的思维。还用朴实的语言,娴熟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品德课浸染得醇香四溢。
三、人本意识,润泽幸福
新课程标准着力于以学生为主,只有关注学生,才会利于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应该对学生有爱心,用心去打造学生心灵的世界,这样才能使教学机智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没有爱的教育,是最大缺失的教育。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爱心既是付出又是获得。教师爱的价值使孩子从小就理解爱、尊重爱、懂得爱他人。作为品德与社会老师,在处理各项问题时,应做到公正、平等,特别是对于外来生居多的班级更应“一碗水端平”。如:在大原则下,让学生自己找他们自己认为性格相同,谈得来,学习上能互相促进的同桌,让每个学生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的心情,保持健康心理。学生是有感情和思想的,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水准。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避免产生过激的行为,相信学生,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学生就会乐意接受你的观点和态度。班主任如果还能时常“换位”思考,从学生心灵深处去爱,时常赞扬学生,为他们而感动就会促进学生进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激励撼动,幸福相伴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和鼓舞。”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棵大树撼动另一大树,是一个心灵碰撞另一个心灵。”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方式,或表格式、或口头评价、或星级评价等,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课堂不仅是学生的舞台,还是教师的舞台,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和谐、融洽、共同成长,正如《学记》所言:“教学相长”。当下,我们正在进行高效课堂建设,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理念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组织、引导、启发作用,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理想天地,让真正好的教学源自以主体为中心的共同体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求整齐划一,而应崇尚自然,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关系伙伴,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全面综合地评价人的素养,让“源多元交融,润教学幸福”。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