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策略

2016-05-14辛巧燕

新课程·小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教育小学

辛巧燕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用灌输的方式强迫学生接纳新知识,但是这种教育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得他们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如何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来让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是当前摆在许多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从我国开始新课标改革以来,我国小学数学的教育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即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转而培养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力,这已经成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小学数学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逻辑分析能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将问题解决。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说小学数学教育真正发挥了它的价值。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加以分析与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之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老师负责填,学生负责接收,这之间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环节。虽然经过新课改,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在不断进步,但是问题本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关注。

1.课堂教学,教师偏于灌输式教学

所谓填鸭式教学或者说灌输式教学指的就是不管学生的接收情况如何,老师都只是按照自己的进度与想法进行课程,对知识有疑问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这种行为大大剥夺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人公的权利,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宰者往往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以及自发的思考能力。

2.学生学习,被动接受

教师一味灌输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思路以及模式死记硬背,只会让学生思维越来越僵硬,越来越模式化。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也会渐渐放弃自主思考,更谈不上创新了。

3.课后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的年龄和接受程度而言,数学相对于语文以及其他科目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因此,老师需要通过课后作业对当天所讲内容进行巩固。但是殊不知,一些老师没有控制好课后作业的量,大量的作业不但打消了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学生还可能养成敷衍了事的习惯,本来在课堂上就没有思考的空间,在课后也不乐于动脑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一个人来说不管是在学习中、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是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积极的培养和引导,渐渐形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说这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内容。首先,想要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从素质教育开始着手。其次,小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验证小学数学教学甚至是整个小学教学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后,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对未来学生自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机器。人才与机器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才有不同于别人的正确价值观念,并对食物有着区别他人的自我认识以及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想要具备这些能力的前提就是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生接收的事物还比较少,相当于一张白纸,因此可塑性更强,这个时候对于小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学生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科学举措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实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积极为学生的思想铺设道路,将独立思考变成一种习惯,不断推进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

1.营造学生为主体的民主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而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角。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喧宾夺主,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并且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通过鼓励性的话语或者肢体语言给学生信心,让学生认为自己可以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正确的答案。

2.打造新颖独特并联系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往往是抽象和枯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更是有些晦涩难懂。面对内容难度较大的课程,学生一旦觉得理解上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他们往往会对自己学好数学的能力产生怀疑。此时,如果学生能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将抽象的数学具象化,就会更便于学生理解。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和现象作为教学中的例子,在课堂上通过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道具,例如算盘、火柴、牙签等减少学生的理解压力。学生会在熟悉的东西面前变得积极主动,并乐于进行独立思考。

3.积极创设活跃的课堂教学文化

传统的课堂往往是严肃的,但是小学生年级还小,过于严肃的课堂可能会让小学生感到害怕。老师作为课堂的调节者,可以通过一些小的互动或者同学间的讨论来活跃课堂的氛围,并且将说话的权利更多地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作为评判者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这样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并对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信心。

综上所述,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这不但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更需要老师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影响,渐渐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伟.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教育战线,2009(1):123.

[2]黄达俊.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基础教育,2003(1):74.

[3]唐志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素质教育,2013(6):59.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教育小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