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2016-05-14黄永利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词论李清照

黄永利

【摘 要】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词坛上一位大家,在她的《词论》里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论断,要求填词必需严格按照协律、铺叙、重典、情致和故实等五个标准进行创作,缺一不可。她提出的作词标准是有见地的,但对前人的词作批评,过于苛求,有失公允,有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就是她的某些词作也没有完全严格按照《词论》的标准去创造。李清照的《词论》是宋代第一篇较有系统而有己见的词论,也是史载我国妇女的第一篇文学论著。《词论》与词作相辅相成,玉成了文学史中永不衰败的“宋词之花”——易安词。李清照以她出色的作品实践了她的词论主张,使她的易安词在当时就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

【关键词】李清照;《词论》;艺术成就

李清照(1084——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

李清照的《词论》是宋代第一篇较有系统而有己见的词论,也是史载我国妇女的第一篇文学论著。《词论》主张作词须高雅,反对“郑卫之声”、“词语尘下”;须浑成,反对“破碎”;须协乐,反对离谱;须典重,反对贺方回“少典重”;须铺叙,批评晏几道“苦无铺叙”;须故实,就是要用典。

从此,《词论》与词作相辅相成,玉成了文学史中永不衰败的“宋词之花”——易安词。李清照以她出色的作品实践了她的词论主张,使她的易安词在当时就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

李清照工诗能文,所作词尤为宋朝一大家。早期作品韵调优美,但限于闺情相思之类。南渡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产身世之感,一并抒发在她的作品里,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扩大了。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还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形象。其艺术成就颇高,被称之为“易安体”,而广为流传。其作词理论,集中体现在她的《词论》中。

李清照的词论,揭示了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独特个性,词这一体式,之所以能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李清照对于词的本质的确立和流弊的匡正,确有首倡之功。而《词论》全篇的要义大致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词论》从词在唐五代的形成衍变开篇,极具锋芒地批评了当时和当前的除周邦彦以外的全部有代表性的词家,同时,涉及到了词的起源、声律、风格、作家、批评等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词论》的核心所在,即李清照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的问题。这一诗、词迥别问题的提出,即使词论摆脱了附丽于诗论的从属地位,从而走上了独立和长足发展的道路,也使词摘掉了“末技”、“小道”等鄙夷性的帽子。从此,词论与词作相辅相成,玉成了文学史中永不衰败的“宋词之花”——易安词。

理论上,李清照提倡作词须“高雅”、“协律”,而反对“词语尘下”,“不协音律”,在创作上,她严格地遵循了这一要求,即使用语浅近,也以能化俗为雅,使浅俗之语为婉约词生辉添彩。而且李清照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以平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词最突出的特点。

李清照的描写本领,是能够把那些用惯了的和用旧了的浅而且俗的文字,缀成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不寻常的意境,故其“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形象。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一首描写少女惜春的小令。篇幅很短,寥寥数语,却写得层次丰富,意味隽永。从“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一般叙述,转折到“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一问一答,又由这一问一答,转折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反问和慨叹。通过这层层的拓展和深入,将作者惜春怜花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同时,语出天然,韵律抑扬顿挫,传神而动听。

李清照在词论上还强调铺叙、故实。铺叙就是要详细叙述铺陈(小令当然不可为);故实,就是要用典,否则就像贫家美女,终少宝贵态而显小家气。

《声声慢·寻寻觅觅》词,题作“秋情”。通过写残秋的景色作为陪衬,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的哀愁。词中所表现的情绪相当消沉,但却显示出作者高度的艺术才能:巧妙而自然地用铺叙手法,把日常生活概括得很突出——全词一泻而下,由外到内,由远及近地刻画了自己内心的沉痛。还创造性地用上大量确切而生动的叠字,以加强感情的渲染。

诗词忌平淡直出,贵含蓄蕴藉。用典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法,李清照词“故实”的运用手法多种多样,或明或暗,或正或反,不一而足,却都是为了表达其内心独特幽微的情绪。

另外,关于“典重”,也即典雅持重,我理解为作词的另一重要手法——托物寄情,含蓄蕴藉。李清照词之“托物寄情”随处可见,其种种独特幽微的情绪皆不直言,而寄之以物,移物入词,可见其“典重”。

她的早期词常用美好的景物表现她幸福的生活。通过对美好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那日暮溪亭、深处藕花、一滩鸥鹭集中表现了她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后期则常通过日常生活琐事、普通景物表现深沉的故国之思,家国之痛,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在《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中,词人用环境的凄清(“残云”、“炉烟”)衬托自己内心的孤寂,用烛光的明亮来反衬词人心情的黯淡,用凤钗和人胜轻来衬托词人忧国、思乡、丧夫的孤独与寂寞,这些都是词人内心情绪的外化——移情手法之所致。

在李清照另外的一些作品中,也同样通过外物表现其深沉的独特幽微的情感:

《忆秦娥》“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用“断香”、“残酒”、“西风”、“梧桐”、“秋色”传达词人孤寂冷寞的情怀。正所谓景也,情也,情景相生。词人用移情入景的方法写词,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借景物描写,曲折含蓄地表达词人幽微、独特的情绪,构成了深远的意境。

要之,李清照论词,揭示了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独特个性,主张词须高雅、浑成、协律、典重、铺叙、故实,也以她出色的作品实践了她的这些词论主张,使易安体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这无疑是她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今天,我们学习易安词,研究易安词,目的是要推陈出新,将这朵奇葩中的“先进基因”提取出来,以有助于今天的文学艺术发展,更加繁荣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宗强,陈洪主统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宋词鉴赏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陈祖美撰.《李清照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词论李清照
21 世纪前二十年(2001—2020)李清照《词论》研究综述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如梦令
Egan, Ronald. 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词论与书论:文艺史视野下晚近词学尚“涩”之风探蠡
李清照《词论》浅析
喝醉的李清照
谈词论人
李清照改嫁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