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与社会》有效课堂教学初探

2016-05-14李昌中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有效性课堂教学

李昌中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其基础是儿童的生活,追求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这一基本理念,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了教学的有效性探究,让活动在指向学习目的的同时,做到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使之成为学生品德与综合能力生成的平台,并具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动手、合作、实践中收获学习的愉悦。

一、注重活动的可操作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第三单元《腾飞的中国》第二课《日益富强的祖国》这一专题时,我联系到我们石马小学的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活动二》中的“农业发展小探究”活动开展前,我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细化活动步骤,掌握活动方法,使这次活动收到了实效。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共同制定并明确活动目标。我们生活在鱼米之乡的大足区石马镇,对养育我们的家乡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可是,你知道家乡的过去吗?你了解今日家乡的变化吗?让我们以“家乡发展小探究”为主题,开展一次实践活动,知道家乡在这些年里,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都说明了什么?

步骤二:根据我校学生多住在农村这一特点,我提前将学生的家庭住址进行分组,安排本年级教师或本校愿意参加的教师到各组任指导教师,确定活动时间为周末(便于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家乡的信息)。

步骤三:明确调查采访中应注意的事项。要预先确定调查对象,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近些年内各项指标的变化等。

步骤四:制定调查计划,并共同设计调查表。

农业发展小探究调查报告

步骤五:各组组长带头,指导教师参与、引导学生调查。如学生个体分别向家长询问、小组集中到村委会、村民小组、水库等单位了解相关情况。

步骤六:调查后整理与分析。在课堂上,学生分组汇报,并集中把调查后的资料进行对比、汇总、分析和整理,以“农业发展小探究”为主题,写一份表格式的调查报告。

教师通过这样的指导把活动细化、落实,使活动实在、可操作,活动效果就变得有效、明显。

二、注重学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从吃饭看变化》这一专题主要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新中国建立后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于是我首先设计了“餐桌上的小调查”活动:确定调查对象,了解调查对象相应的年代;设计调查提纲;进行小调查活动,同时强调学生尽可能尝一尝以前的食物(亲身体验),并将收集的信息加以整理,完成调查报告。

餐桌上的变化调查报告

三、互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除了各种教育之外,学生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同学”这个词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吧。这个词,乍看,只是两个字。其实,仔细想一想,它并不是那么简单。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大多生活在家长的溺爱之中,很多学生说话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以自己为中心,只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第一位,可是每个同学都有自尊心,作为朋友如果稍不留神,说话、做事时,很容易触犯朋友的自尊心,也同样会对友谊造成威胁。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你我同行》第二课《朋友之间》时,我考虑了学生互动这一环节,认真设计了《朋友之间如何相处》这一板块:

1.过渡。朋友之间相处融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可是有些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不仅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在你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快乐和难忘的事呢?(学生自主交流)

2.课件出示友谊树。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棵友谊树,有些行为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友谊之树茁壮成长,使它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着我们的友谊树。你认为这些行为分别有哪些?请把它们填写在树上的相应位置。(学生讨论交流,完成作业)

这个板块的设计,通过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小结,让学生回忆与朋友交往中快乐和难忘的事情、学习名人名言、比照革命导师之间的友谊,进而感受朋友的重要性,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

总之,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中针对教学有效性进行的一些探索。在教学中,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关注学生的体验,活动的可操作性和互动性,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有效性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