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习作“趣”为先
2016-05-14金丽
金丽
【摘 要】儿童的时代就是动画的时代,我们无法回避,也无法阻止,只能顺势而为、借力打力,发挥动画的意义与功效。“动画习作”是指教师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开发出来作为习作的资源,激起习作兴趣,推进习作的内驱力,推开学生情感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灵犀,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艺和技巧,开发潜能和智力。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探析动画习作教学中教师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动画;习作;趣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就是说,教师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注重采取新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推动学生习作的内动力,让学生打开情感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潜能和智力。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同样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教师善于挖掘动画的习作资源,就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观看中,兴致勃勃地习作,从而逐步习得习作方法,在习作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本文拟从三个“趣”来谈谈个人在动画习作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及体会。
一、动画习作的原发点:“生”趣
儿童的时代就是动画的时代,我们无法回避,也无法阻止。那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只能正视、引导,只能顺势而为、借力打力,发挥动画的意义与功效。就是说,你爱动画,我就给你动画。但“给”不是塞,而是基于学生的兴趣产生情感共鸣之后的引导与发现。
第一,找到动画习作兴趣的原发点。小学生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对人、对事不上心,对点滴的生活小事不敏锐,不入眼,写作文无话可说那是自然。而动画则像一扇敞开的窗子,把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具体、逼真地再现出来,感染着孩子。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作为习作资源,无疑能为学生找到习作兴趣的原发点。如指导学生根据动画的情境,展开丰富的联想,创编故事情节,续编故事;也可在学生有所感触,情感激昂时,写写观后感。这样,学生在观看动画中不仅能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能专心地有目的地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环境等方面因素,从而积累丰富的素材,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第二,动画习作让写作指导的过程变得无痕。写作的目的是首先是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培植,让学生乐于习作。传统的习作教学,有着这样那样的要求,使得一提起写作,学生就产生畏惧感。因此,写作课要尽可能让学生意识不到写作课,而是随心所欲地表达心中所想,畅所欲言才是学生对习作的需要。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预设,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习作进程,让习作指导的过程变得无痕。教学中,教师将动画素材应用在课堂视听说练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视听不断加深对动画片的整体感受,通过模仿、角色扮演,对动画片的情节进行重建、延伸,演绎语言的形象、生动;教师将动画分组,让学生在“群阅”中比较、谈论、漫话,不知不觉地步入习作的境地,在展开想象、情有所动、陶醉其中时,一吐为快。
动画作为习作资源,学生喜闻乐见,才能不知不觉中步入习作进程,找到兴趣的原发点。从而“乐”由心生,勃发写作动力,达到叶老所说——“我手写我心”。
二、动画习作的推进点:“意”趣
动画是艺术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往往影射着生活,生活里的悲欢离合、生活的真假美丑。这就是动画的“意”,这个“意”就是动画隐含的寓意、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阅读动画,领悟动画隐藏的意,体验“悟意”过程中的那一份独特的乐趣。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笑了之”,不能仅仅满足于画面的幽默和风趣,而是在“笑”的过程中走进思考的世界。
学生所喜欢的、适合学生观看的动画应是严格筛选的,它具有主题单一、明确,具有教育性;具有形象可爱,动作夸张;冲突激烈,情节紧凑等特点。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动画时,应该针对具体的内容及情况,灵活选择并综合运用特殊的方法指导。这样,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慢慢体悟出了动画的隐含的寓意、含义,也就得出了动画的意趣。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动画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用心地观看动画,并且精心选择自己最感动、最受教育的片断,在课堂中交流,用心地写“观后感”。这样,把动画片的观看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动画片的观看和习作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优秀动画作品在内容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动画作者或者社会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人物丰富的感情活动,可以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审美教育,有效引导学生对思想情感的发掘、把握和对艺术形象的表现,能引领学生走进内涵丰富的艺术殿堂,推进学生写作的趣。
三、动画习作的着力点:“理”趣
这里的“理”指的是写作的条理,布局谋篇的“理”。写作是使思维转变为语言文字的一种训练,是帮助学生掌握从思维到文字的转换机制的一种教育。“怎么写”当然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在布局谋篇的“理”中让学生体验一份“趣”呢?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统一答案。因为作文本身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路。如果非要说出一个答案,那就是“说真话、说人话、说独特的话”。会想,才会写;想得多,才能写得多;想得丰富,才能写得丰富。既然我们能给学生提供夸张的形象、超乎人间的神话,那么,为什么不能给孩子的作文也提供一个广泛想象、自由驰骋的空间呢!使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给学生想象驰骋提供启示,开发、引导学生产生广泛的思维空间,保持学生原本活跃、多彩、清新、奇警的思路。
当学生真正从动画世界里发现钟情的那一部分,也就找到了一条写作的通道,剩下的就是无拘无束地真情流露。只要是有了情感参与的习作教学,就会有内容真实、情真辞切、生命灵性的文章。只要是从学生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它就必然拥有属于学生自己的那一份理趣。
“动画习作”立在儿童,重在启发,意在发展,旨在激励。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而乐写作文。动画习作坚持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以种种新颖的体悟去感知世界与自我,为学生找到了习作兴趣的原发点,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把学生推向了习作的主动地位,动画习作,让习作指导的过程变得无痕,让写作成为了学生真正的内在需要。孩子的童年,在“动画习作”中充满欢笑!孩子的生命,在“动画习作”中熠熠闪光!
【参考文献】
[1]彭智淑.小学生观赏动画片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邓佳.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片审美特征及对儿童美育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