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016-05-14江艳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读物课本课外阅读

江艳明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一本语文书,还必须要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各年级段必须达到阅读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在平时教学中,我每个月都要向学生推荐两本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架以方便学生阅读,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读书内容和感受,每天要求学生做到多动笔,多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长期的坚持不下去,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一定会有显著提高。

语文课本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专用书籍,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也是小学生在课内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掌握了课本知识就学好了语文,课本只是提供学习的范例,以便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达到既定的学习目的。因此应在学好课本的基础上,广采博览,从不同途径有效地吸取各种有益成份才能真正培养出较高的语文能力,所以课外阅读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除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外,我认为培养小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学实践中表明,语文读写能力的获取,重要途径还来自于广泛的课外阅读,因为学习语文,没有相当的词汇量,不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就难以实现。而课外阅读有着元限广阔的天地,它是增长知识,培养读写能力的一块重要阵地。通过广泛阅读,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和鉴赏水平。通过作品形象的熏陶和感染,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陶冶情操。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巩固课堂学习成果,而且还能够补充从课堂上得不到知识。它实际上是课内学习有效的补充、合理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突破课本框框,走出狭隘的课堂,开辟课外阅读这片新天地。

所谓课外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就是自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课外书籍的种种动作。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它对于阅读的提高,以至习作都会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使用不尽。

课外阅读是如此的重要,但在不少农村小学里却依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图书资料设备,教师拥有的就是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学生拥有的就是课文和作业本。就是在一些有图书资料设备的学校,也很难找到几部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中外文学名著。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在他们最佳年龄段不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不能通过精博结合的方式,尽量吸取人类智慧的精华,那他的发展就必须受到很大的限制。正是出于这种认识,笔者在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方面做了些尝试,收效明显,学生的语文成绩乃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呢?学生的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时一事就能养成。只有通过不断地检查,督促和鼓励来借助各种力量,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有所获,有所得。下面就课外阅读的读物选择,阅读的方法和科学地安排时间等方面谈谈我对学生的指导,以便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首先,关于课外读物的选择。选择读物,首先要慎重,不能掉以轻心。要选择思想性好,艺术性高的读物。二是选择适合自己读的书,也就是要适合自己的阅读水平,不能违背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要配合教材,也就是根据课内学过的教材相应的读物,然后再扩展过去。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有待提高。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引导学生选读美文佳作,做到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选读与年龄特点适应的文章。我们为学生选读文章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学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阅读材料。例如,在学《少年闰土》一课给学生介绍《故乡》,在教《小英雄雨来》一文时向学生推荐管桦的同名小说。

其次,关于课外阅读的方法。比如老师组织一场故事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一小时等活动,为孩子做读书的榜样,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浓郁的书香氛围。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感到读书的乐趣,认识到读书的价值意义,从而喜欢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寻书而读,久而久之,他们就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的良好阅读习惯会逐渐养成。阅读课本书不仅要有所选择,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阅读的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反之,则往往事倍功半。小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是写读书笔记,阅读时如果边读边想,不但会解决理解课中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乎意料地增长课中没有学到的知识。手脑并用,把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材料随时记下,日积月累,就能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增强记忆,积累知识。小学生常用的阅读笔记主要有做摘记和写心得两类,做摘记就是抄录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等内容,写心得最常见的一种是写读后感。

最后,谈谈课外阅读时间的安排。要引导学生善于挤占时间,课外阅读能利用的时间:一是课余,二是双休日,三是寒暑假。从时间就是效率这个角度看,还可以通过订阅读计划,提高阅读速度等方法有效利用时间。当然,在提倡合理安排时间读课外书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影响正常课堂学习和身体锻炼,要劳逸结合。

以上谈了课外阅读的意义,读物的选择阅读方法和时间安排,除此之外,课外阅读还要注意持之以恒,学校要举办读书讲座或读书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读书活动,总之,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语言教师要从小学生年龄特征出发,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逐步培养,由小到大,最终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只要学生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脑子里储备了广泛的知识,语文水平就会提高,写起作文来,就能“下笔如有神”了。

(江西省彭泽县和团学校)

猜你喜欢

读物课本课外阅读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