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6-05-14张子亚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指导自主学习小学生

张子亚

【摘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学习;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已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探索创新。这里的放手不是放任自流,教师手里应有一根线,既要放得出去,也要收得回来,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知识。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添活力。笔者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我的体会。

一、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如:教“正比例”时教师领学生到操场,问:现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杆的高度,怎样测量。根据旗杆的影子长也能算出旗杆的高度,影子和旗杆有怎样的关系。此后,让学生量出几种不同的杆长和各自影长,进一步研究杆高和影长的关系,进而引出“正比例”的概念。生动的表演能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最后的练习可创设“售货员”与“顾客”的表演:一位学生扮售货员出示一根铅笔售价为2角7分,其余学生当顾客,谁先准备好付钱的方法,铅笔就卖给谁。在有趣的买卖实践活动中,把认识和使用人民币有机结合起来,又培养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性。

二、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归纳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这些知识。像这样的新课,我的做法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要在新知识的知识点上给予关键的一拨。例如:三年级七册教材里面的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教学时,在新课前复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重点让学生说出乘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法则。①先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②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乘数十位对齐;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由此点拨启发学生:乘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法则,应该怎样?乘数百位上的数与被乘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应与乘数的哪一位对齐?关键之处,教师引导一下,点拨一下,再由学生归纳出乘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法则。我相信这样由学生自己动脑想到的比老师教的效果要好得多。老师既感到教得轻松,学生也感到学得愉快,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活动思维的空间。

三、操作实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操作启发动脑,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到主动学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找到规律。例如:我在教学体积时,让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溶器,在溶器里面装半杯水。另外准备2块大小不一的石块,用线把石块套起。先让同学们把小石块吊入溶器,观察水面的变化;再吊入大石块,再观察水面的变化。让学生得出石块占了一定的空间。石块占的空间小,体积就小,占的空间大,体积就大的道理。由此引出不管什么物体(包括我们坐在教室里的人)都要占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的大或小,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于是让学生自己说出什么叫体积。这样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发现比老师在讲台上干瘪瘪讲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兴趣也很高。同时也为今后在溶器中取出或放入石块,引起水面下降或上升,求石块体积之类的题型打下了基础。

四、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老师不放心,讲得过多,牵得过细。但事实上,由于每个学生智力的差异、基础知识的差异、生活经验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有差异,教师的讲解与细节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被扼杀,学习的潜在能力也从中受到抑制而倒退。更谈不上什么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要本着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原则,创设问题时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有了思维空间,才有思维活动,才会自主学习。例如:十一册“按比例分配”的练习题中有这么一道题:“甲、乙两个数的比是5:6,甲数是10,乙数是多少”?我在讲题时首先尽量让学生从多方面展开联想。师:根据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6,可以联系到什么?生:①乙数和甲数的比是6:5;②甲、乙两数的总份数是10;③甲数是乙数的5/6;④乙数是甲数的6/5。师:“根据以上的联想,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教师这样一说,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解答。通过这种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一题多解的灵活性,更使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五、运用多边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米歇尔·惠特尼在《孩子,你开窍了》中建议,让孩子想想长期和短期目标,试着让他们自己订计划。不过,惠特尼建议,孩子可决定什么时候执行或终止计划。当然,父母要对孩子的计划进行约束,添加上一些条款,如每天按时回家、先做功课、学习时不得分神等。“计划本身不是一定让孩子达到某个目标,而是看能否成功遵守计划,坚持到底。”惠特尼说,如果坚持下来,孩子就会感受到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让他们看到了自己有能力和信心达成目标,会激发出自发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孩子的强项和弱项。如果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但语文成绩优秀,教师不要强求他们把两门功课都学好,而应该抱着“优势更优,弱势成绩平平就好”的想法。让自主学习成为孩子学习的驱动力,这样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我觉得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越俎代庖的行为,让孩子丧失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家长对孩子的呵护固然令人理解,但切莫过了头。建议家长做到三点:第一,让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作业,启发其领悟学习的真正快乐;第二,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应该向老师、书本学习,父母不可替代;第三,鼓励孩子学会吃苦,无论作业做得多晚,都鼓励他自己钻研,如反复思考后依然不懂,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些启发或鼓励孩子和同学讨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随时想到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不要教死书,要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部,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探索、去创新。

猜你喜欢

指导自主学习小学生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