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2016-05-14吴用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性实验教学

吴用

【摘 要】科学课程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科学课程的实施一靠科学内容的教学,二靠实验教学的锻炼。实验教学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农村科学课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要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

【关键词】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现状

小学科学实验课现已备受重视,就我们地方而言,尽管学校建设了实验室,配置了仪器和材料,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一)缺少完善的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的不足影响着科学教师的教学,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由于缺少水电设施,实验仪器也很少,有的学校仅有一套,只是在老师做演示实验时拿出,学生没有机会去自己动手操作,无法完成新课改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素质要求。

(二)缺少充足的实验材料

有的学校实验室虽然建立起来,但是很多学校并未真正利用起来,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学生可以去实验室参观,感受科学实验的环境,但并未真正动手进行操作。虽然科学实验的仪器已经具备,但是每个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有些学校不能及时更新准备,以至于学生的分组实验不能及时进行。

(三)缺少专业的实验人员

专业的科学实验人员,也是决定科学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科学实验室能否有效利用的关键。但是受人员编制所限,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专职实验人员,科学课都是由任课教师和行政人员兼课。这些人并不具有专业的科学实验知识,不懂得正确的科学仪器操作方法,以致于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实验的成功率。

(四)缺乏正确的实验观念

有些教师认为,科学是一门小学科,只要学生了解些科学知识,能应对考试中的实验内容就行,至于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并不重要。这使得教师中出现“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想。通过对学校的年终检查发现,一些学校一年就做一两次实验。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的不重视也成为了实验课教学的弊端。

二、提高农村小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教师如何能上好一节课。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灵活把握课堂,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想要上好一节实验课,尤其是在实验设备、物品缺乏的农村校就成了教师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利用环境优势,充分准备器材

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验设备与材料的缺乏。作为科学课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使用配套的实验器材,可以利用农村的环境优势,认真思考,利用身边资源,发动学生多渠道充分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例如:在执教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二单元《动物》的时候,就能够大大利用农村校的优势去准备实验材料。学生可以到大自然中自己收集材料,树叶、小草、蜗牛、蚯蚓、蚂蚁等都是在农村学校里可以经常见到的。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将身边的材料加以改进、组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一方面补充现有器材的不足,另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像老师这样进行一些科学小发明、小制作。例如:在研究《空气的性质》时,有一个实验是让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教学中,我制作了一个教具:把一个吹大的气球固定在玩具赛车上,打开气球的扎口,赛车被气球反冲的力量推了出去。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很好。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快乐课堂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例如:在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我在桌子上放着2盆液体,出示2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在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这时候学生说:“呀!这个水是怎么回事?”有的就说:“我想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这时,我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于是,分小组做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像这样的过程充满了探索性,孩子们很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上下来也很顺利。

(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科学魅力

小学科学课以科学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传统的教学由于受教学条件、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讲授的多,学生自行实践的少。老师在上科学课的过程中枯燥无味的一些知识,往往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科学课没有多少激情。现行的科学教材是以科学活动为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制订简单的实验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来感受科学知识和参与科学研究带给他们的快乐。为了让孩子喜欢科学和乐于探究,可精选活动内容和联系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例如:和孩子们一起养小猫、养小兔、种花、采落叶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孩子们更加喜欢科学课了,他们不但学到了书本的知识,而且联系到了生活的实际,这样就更喜爱科学研究,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四)教师要灵活地开展实验教学

例如:在执教《种子发芽实验》一课时,同样先讲解实验要求和实验注意项,要求学生回家做实验。没有烧杯,就用矿泉水瓶底来代替。我看到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当他们带着自己在塑料瓶里培育的绿豆芽来学校了,我们都非常激动。还有一位学生把发了芽的绿豆种子移植到土壤里,之后这株绿豆还在瓶里长出枝叶来。我在课堂上借助学生的实验成品讲解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当然也有做得不成功的实验,我就与学生共同探讨那些种子为什么不发芽,芽为什么没长成植物,启发学生全面的思考问题。

总之,农村小学科学老师要应尽心尽职,想方设法的克服困难,尽全力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准备实验,教给学生实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金伟平.《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浙江教育技术,2010年02期

[2]吴华川.《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49期周刊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有效性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