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学中“玩中学”对聋童心智的影响

2016-05-14安希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玩中学中学游戏

安希石

聋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无形中同主流社会之间产生了一道天然屏障。由于他们参与社会的机会受到限制,因此感到难以理解社会,同时也难以被社会理解,往往产生畏难情绪、有自卑感、孤独感和寂寞感等心理障碍。体育游戏则立足于“以聋童发展为本”,从“健康体育、阳光体育”出发,从聋童自身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玩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玩中学”对聋童性格的形成、思维的发展等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玩中学”使聋童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而且解决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使聋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一、对聋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儿童的性格是在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但是由于聋童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性格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玩中学”让聋童走出了阴影,获得了自信:

第一,“玩中学”让聋童变得活泼开朗

聋童由于听力方面的缺陷,在上学前不喜欢与外界交流,也不知道如何与外界交流,比较孤僻、内向。“游戏”同“嬉戏”,《辞源》中解释为“游乐嬉戏”、“嬉笑娱乐”。泛指在无忧无虑的情形下,为了宣泄心中的快乐所进行的娱乐活动的一种形式。游戏的最大特点是人自觉行为的展示,并较少地受到限制。游戏的目的是追求快乐,体育游戏正是这种游戏改良后的产物。“玩中学”它不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组织松散”,而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以体力性活动结合智力性活动为手段的有浓重娱乐气息的身体练习和思维练习的方法。“玩中学”的娱乐性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也符合在课改中所提出的快乐体育的要求。“玩中学”过程中,聋童不再孤僻,不再暴躁,变得活泼开朗。

第二,“玩中学”让聋童变得团结协作

现在有些聋童家长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到聋校读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普通学校上学,而实际上,在普通学校,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很好地兼顾到这样一个听力有缺陷的孩子,其他孩子也因为无法和他沟通而冷落、嘲笑他,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变得不合群。

体育游戏都是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体育游戏比赛一般是集体参与的游戏,所以他们想要赢得比赛就必须靠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奋发拼搏。因此,体育游戏使学生理解到竞争与合作的密切关系,使他们养成互帮互助、忍耐、服从、尊重等人际关系得心理准则及社会情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共同的归宿感。通过参加游戏者的紧密配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游戏中以强助弱、友爱关心、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形成了游戏化教学的一大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集体的凝聚力。体育游戏以它特有的内容、情节、形式、规则以要求,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诚实、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拼搏奋斗、关心集体、爱护集体等优良品质,如:大网鱼,它所需要的是同学们团结协作一种团队精神的体现;老鹰捉小鸡,它体现是的同学之间友爱关心、以强助弱的一种品质。这类游戏使得德育教学寓于兴趣之中,使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第三,“玩中学”促进聋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在“玩中学”过程中,因为气氛和谐,轻松,学生处于充分放松的状态。交往活动贯穿于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始终,可以说游戏化教学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媒介,“玩中学”就必然有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另一方面要理解他人的意愿、主张和态度,并做出回应。同时,“玩中学”还帮助学生在交往活动中形成一定的交往技能,如分享、协商、谦让、轮流等。在游戏化教学中多数以小组或小群体的形式进行比赛活动,为了小集体的利益,每个学生都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脑筋、想办法,大家团结配合,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积极主动的讨论,并探索取胜的办法和技巧,从而形成一种团队凝聚力。如:翻越高墙,它是一种团结配合的体现,而双人背夹球接力,它所体现的是双人之间的协作和默契配合。

二、对聋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从儿童的思维特点来说,听觉是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聋童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因而造成信息量的减少,使得聋童的思维比较狭隘和片面,基本上属于单向思维。种种研究表明,聋人的思维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玩中学”不是单纯的肢体运动过程,而是一种颇具智慧、思维、想象与创造等多种成分参与,有着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有效的益智活动。如:集中注意力练习游戏:先算后转、写相同偏旁字接力等游戏都需要有机智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游戏。“玩中学”作为教学手段,总能为学生提供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一定的灵活自由性,留下有待思考的和积极创造的余地,赋予发挥想象和应变机会。如在一些对抗竞赛的游戏中,个人或团队在规则准许范围内选用最佳合作方案,采用更加有效的动作完成游戏,以战胜对方,都需要开动脑筋,启发思维。“玩中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过程,它取决于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记忆能力等,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更加灵敏发达,认识能力、接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也不断增强。

三、“玩中学”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具有综合特点,几乎任何体育项目的练习都可作为体育游戏的素材,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教学与训练的手段,内容与形式又是预先设计的,因而它具有其他体育活动所具有的健身作用。体育游戏既能培养与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又能运用它提高运动技能、技术及战术。学生参加体育游戏一般都是出于他们的直接动机,为了体验有趣的游戏过程,参加时是他们自觉自愿的行动,这种自觉自愿的行动能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动性和挖掘学生身体潜能。因而在“玩中学”中能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这是任何体育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体育游戏者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群得到必要的活动,这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同时体育游戏的多样性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各种活动方式,可以全面地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如:通过各种“障碍”游戏,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游戏,它通过跑、跳、抛、钻、跨、越等障碍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健全体魄,对增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聋童的心智发展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无论老师还是家长,要想促进其健康发展,及时捕捉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只有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聋童排遣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烦恼。“玩中学”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让我们在它的指引下,给予聋童真正的帮助,让他们与健听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玩中学中学游戏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疯狂的游戏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小学体育之玩与学
爆笑游戏
如何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