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2016-05-14丽扎·哈德力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维空间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环境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可以把任何地方的生动活泼的东西简单地带到我们的课堂中。它可以再现生活,重现历史,让学生充分走进生活,打开思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教育观念与手段的更新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构成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实现技术和方法。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下,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没有任何畏惧心理的环境下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有足够大的自由度的情况下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需要学习的知识,既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环境;自主;民主;合作;思维空间;理论联系实际

一、学校应为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学校的技术资源开发要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服务,学校应建立计算机教室;安装多媒体的双向控制教学系统;为教师配置了工作计算机;进行了全员培训计算机操作技能和CAI课件的制作培训。学校应大力开发研制了一批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课件和用Authorware集成的知识素材。这些课件和教学素材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对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了有益有效的工作。

“信息技术的开发建设不仅为教师的‘教服务,更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逐渐强化。学校应增建计算机教室、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积极鼓励一批骨干教师开始在“主题”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发了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交互式教学软件,制作可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的复合型的课件。

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从发展性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在学习计算机软件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功能具有共通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喂”给学生吃,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做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教师示范具有代表性的操作,通过给学生创设一些思考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例如,教学生使用Powerpoint软件插入一张图片,通过演示,学生掌握了插入图片的方法,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提示性的问题:“既然我们学会了怎样插入一张图片,那么插入一个电影片段或一段声音该用什么方法完成呢?这几个操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插入操作。”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安排适当的任务,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大胆地去尝试,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那些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示范。

三、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性强,通过完成相关任务和电子作品,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常用软件的操作技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实践中充当助手的角色。例如,给学生布置电子报刊和演示文稿的任务时,有的教师给学生提供现成的模版和素材,使得全班学生的作品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一样,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个性发展。相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主题,通过使用微机教室的电脑上网搜索并下载相关素材,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为学生演示一些类似于“组合”、“背景”等特殊效果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基本操作技能实现不同效果的制作。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能完成的创意,教师可以协助其完成。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软件的应用,还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四、将理论联系实践、将理论融入实践

在计算机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同时,努力改变目前教学中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根据“Intel未来教育”的思想: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自己设计课题再作研究的形式,使教学活动从引导激发兴趣出发,通过让学生观察、归纳、猜测建立解决课题的各种假设方法,再通过上机实验,回答自己的假设,得到一种新的认识。进而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螺旋式的上升,就可培养学生一种不断去探求未知的冲动和能力。例如上课前演示一个用Basic编写的动画程序实例,让学生马上动手制作,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5分钟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讲解程序实现的原理和该程序中用到的基本的函数,指出哪些同学找对了哪些路子,再让学生自己各显神通,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然后教师再总结归纳……同时这样方法也能有效地让学生快速安静下来并集中精神听教师讲解。

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视听感受,也可以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它集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为一体,教师使用这一媒体,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自己的课堂富有吸引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充分的技术环境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应用技术,而不是让学生经常看教师的操作、看教师的表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应受到过于严格的控制,而是尽力开发和利用学校的一切可用资源,让学生用于学习,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韩正涛.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4)

【作者简介】

丽扎·哈德力,本科,中教二级。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思维空间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环境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课堂建设
培养中学生语文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
小学班主任如何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训练探析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