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中专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2016-05-14刘敏叶
刘敏叶
近年来,由于学业的加重和复杂环境的影响,使得各类中专生犯罪、离家出走、自杀事件常有发生。严重暴露出中专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自我疏导调控能力差等心理特点,对教育工作者敲响了关注中专生心理健康的警钟。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一个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关心人类,诚实正直的中专生比仅仅是学业突出,自我封闭的满分中专生更健康,更有利于社会发展。也就是说,社会需要更多的是快乐而健康、能够胜任各项工作,能够与社会沟通的普通人,而不是病态的天才。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目前教育者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必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四年多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取得了一定的心理教育经验。我认为要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必须掌握以下方法和技巧。
(一)创设美好的班级情感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形成一种师生平等相处,彼此关怀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出发,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2.创造心理吐露的机会。
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心理,除自己细心观察外,还要想法为学生创造自我吐露心理的机会,让学生在平等、安全的心境下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心声。如:在教室设一个知音信箱,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经常性地开设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调理好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运用宣泄、替代、遗忘等形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迁移异常情绪反应
当学生遇到挫折后,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谈心,平等地交流使学生能与教师作详细倾诉,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比
如,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打击时,引导学生将不愉快的事情置之脑后,从不和谐的气氛中解脱出来,潇洒地生活。
(三)运用激励的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实现新的心理平衡,再次激起学生的自信心
班主任要及时与心理问题学生一起讨论,做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明确指出其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树立信心,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找出失败的根源,重扬前进的风帆。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从长期的失败阴影中突破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去挑战、去争取新的成功。通过运用激励的技巧,激发心理问题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赞赏学生的优点,有效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找出与学生共同的信念。在激励法中,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关键,其根本措施就是唤起学生的成功经验和对成功的向往,创造条件让学生取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真正激发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定期可聘请专家主持,可全校集中举行,也可由班级组织,也可由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展心理健康座谈会。班主任也可以将心理健康知识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讲课内容不仅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学生不健康心理认知结构。讲课要有针对性,要通过座谈了解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掌握的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还可以与学生就心理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有的放矢的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五)班主任在对中专生进行心理疏导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因人而异,因人施教。
中专生因性别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性格情感不同,心理问题不同,因而施教的方式也不同。有的学生性格开朗,有啥说啥,教师可以和他畅所欲言;有的性格内向,有话不说,闷在心中,教师则要细小观察,耐心诱导,使其敞开胸怀,一吐为快;有的学生因感情问题再加上性格腼腆,不愿直接向老师诉说,则可让其用书信的方式表达。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教师应因人而异,因人施教,切不可千篇一律,死板教条。
2.耐心细致,坦率诚恳。
做心理工作,粗心不得,急躁不得。观察要细心,沟通要诚心,说服要耐心,矫正要有信心。学生不愿说,要耐心诱导;学生有问题,要细心疏导;学生有情绪,要诚心劝导。教师坦率真诚,说理入耳入心,学生就会深受感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开展活动,自我教育。
为增强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开展一些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早恋对中专生学习、人生的影响;调查网络游戏对中专生的伤害;调查中专生离家出走、自杀的原因;调查父母工作的状况,了解父母挣钱的不易等等,并写成调查报告,在班上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夏令营,吃点苦受点累,增强抗挫能力。
4.家长配合,双管齐下。
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家长的配合,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况且中专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在家庭中形成的,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学校可以开家长培训会,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增强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同家长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状况,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矫治。只有家长和学校紧密配合,双管齐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当然,中专生的心理疏导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作战,共同努力。作为负责做学生思想工作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一是要在学生心理障碍出现之前进行及时疏导;二是不仅要消除外部诱因,更重要的是控制内部的、促使潜在的心理障碍变为现实的因素;三是要经常不断地进行心理疏导,对那些无极端的表现形式,不易觉察的心理障碍要消除在萌芽状态。
(河南省叶县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