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圆锥的体积》谈数学阅读教学

2016-05-14杨志发杨晓梅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圆锥课题公式

杨志发 杨晓梅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2015年11月,我校申报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媒体时代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加强学生阅读方法指导,有效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在近一个月的探索中,我们开展了数学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下面就《圆锥的体积》教学,谈一谈我们在数学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数学阅读教学的设想

对于教过多年数学的老师来说,特别是连续教了六年六年级的老师,教材知识点、难点应该是一清二楚的,凭以往的教学经验一份完整的教案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气呵成。但与我们课题提出的“阅读教学,要有阅读的元素,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创新的目标设想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认真对照课题研究的目标之后,才发现中间缺乏阅读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新意,很多过程设计陈旧,教学方法也呈现出程式化,没有体现阅读教学的特点。如何让这堂课展现出数学阅读的元素,体现阅读教学的一般步骤呢?经过课题主研人员的认真思考,修改了最初的设计,同时我们还把教学设计的一些想法,告诉了总课题组,在总课题组专家的点拨下,我们又再次反思,又一次修改了教学设计,并在引入概念、建立概念、解读概念、应用概念等环节中加入了阅读元素,最终通过努力,如何在课堂里把数学学习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教学策略的设想就呈现出来了。

二、数学阅读教学的具体设计

1.为了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在备课的时候,课题组修改了阅读材料,去掉了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通过转化推导,只留下圆柱体积公式转化推导,另加上,用图演示,这样所用时间与原来差不多。

2.为凸显阅读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以讲代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读教材,要让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关键抓好,必要时要让学生讲述读后的体会。千万不要怕耽误时间,教师更不能包办代替。

3.为了得出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必须要学生上讲台去操作,突出做中读,通过做来体验它们的等量关系。这个步骤是重点,为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还要学生边操作,边说,最后由学生说出实验结论。这个过程体现的是通过操作性的阅读,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探究过程,形成对数学问题探究兴趣。

4.删掉枯燥的小结,让学生探索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三、教学设计的实施

教案设计是否合理,必须通过教学来验证。当然在实施过程也不能照抄照搬设计方案,还必须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来灵活处理教学过程,把控教学进度和知识深难度。在教学实施中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学生读阅读材料(教师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阅读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阅读后,能找出材料中所陈述的数学知识;二是通过阅读达到复习旧知识。课件以图的形式展示把圆柱转化长方体的过程推导出其公式,又为推导出圆锥的公式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提出问题,今天学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公式又是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

第三步:解决问题。

1.学生自学教材,看看书里是怎样讲的?教师要强调阅读作用,以及阅读的方法。

2.师生对话:书里讲了什么,与谁进行对比,是怎样做的?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实现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数学问题。

3.学生上台演示,为了让大家能接受结果,我让成绩一般的学生上台操作。

4.实验结论。怕实验有误差,建议放一个用水做实验的视频。

5.让学生阐述,抽一男一女起来说圆柱、圆锥的关系,紧抓“等底等高”。做完实验后,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实验结论。

6.推导公式。V圆锥=1/3SH=1/3兀r2h

第四步:渗透新课理念,学生讨论交流。出示如果圆锥中高3CM,半径1CM,这时的体积是多少?让同桌或前后交流,最后请学生上台来分享交流的结论。

第五步: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拓展相关知识。此时的题含有阅读,做一些与此课相关的练习。

四、教学的反思

1.按数学阅读一般步骤进行学习,提高了阅读的欲望。阅读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概括出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3.在“阅读”中求发展。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让学生观看课本上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实验方法,当用先用器材,叫学生用此器材当作容积来装水量体积后,学生明白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获得了知识的结果,而且经历了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都得到了训练。由于这堂课开展了多种阅读活动,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训练。

4.在“阅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是学生主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其本质是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在阅读中感知,把书本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身参与,认真阅读,学生在动手中运用感官参与学习,自觉主动地去操作、去学习,在浓厚的动手实践中不仅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5.数学阅读课堂效果显著,让中下等学生集中注意,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让陌生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施展才华,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达到真正“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本文为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媒体时代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子课题“新媒体时代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5—032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圆锥课题公式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