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学案教学探究

2016-05-14刘建欣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案教学高中物理探究

刘建欣

【摘 要】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是中学新课改的一个优良产物的分支,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案教学模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评价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让以往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的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是一种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案教学;探究

“学案导学”中的“导”不仅只是引导学习,消化知识,提升技能,还要引导学生思辨、质疑、创新,培养科学精神。学案导学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学案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师“填鸭式教育”的缺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不再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可以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划定教学重点,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框架,然后以教师设计的学案为基础,预习和了解课本的部分内容。之后完成学案要求的相关知识点,将自己不懂的地方用红笔画出来,对自己哪些部分是弱项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最后通过教师的讲解,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归纳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要体现启发式:提问—思考-讨论—归纳

启发式是新课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作答,再针对个别学生的回答分组讨论,实验向来是学习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如何做实验,突破这一难点。比如我描绘一个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时,所设计问题依次为①如何保证物体的运动是平抛运动,即初速度水平?②如何得到轨迹线?③每次只能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经过的一个位置即描一个点,而要得到轨迹需要多个点,怎么办?④怎样保证水平初速度大小不变?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O就是槽口的端点吗?应该在哪里?⑥在坐标纸上画出轨迹图,并以O点为原点建立XY轴。⑦怎样计算出所描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归纳总结,老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小结。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受到激发。

三、高中物理学案导学要体现完善合理的认知结构

学案导学教学上的课堂练习以及课后练习的习题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练习问题时,有一定的梯度,一方面让学生们通过做题,逐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做的题,增强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我在圆周运动的新课学案导学教学里,设计这样一道题,下列四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一组是:A.线速度、转速 B.角速度、角度 C.时间、路程 D.线速度、位移。而在学案课后作业里我布置下面这道题,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来说,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周期 B.转速 C.角速度 D.线速度。再比如下面这两道题:如图1所示,皮带转动装置转动时,分析皮带上A、B点及轮上C点的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O1上两轮的半径分别为3r和r,从动轮O2的半径为2r,A、B、C分别为轮缘上的三点,设皮带不打滑,求:⑴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⑵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A∶vB∶vC。

前一道题通过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到结论,因为有这道题搭台阶,生自然有思路可循,所以后一道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我再适当点拨。由此可见,设计阶梯性的题目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四、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设计要考虑阶段性和系统性的统一

任何事物都存在系统和部分两个方面,系统的好坏不仅依赖各部分的存在,而且依赖于各部分之间的相关性。比如加速度的学习,第一阶段的学案导学设计重点是比值定义式学习,通过直线运动来体会矢量性;第二阶段是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定则及三角形定则后,学习初末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的加速度该阶段的学案应该重点从画图角度确定速度变化量设计;第三阶段就是平抛运动,该阶段应该把比值定义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起来设计关于加速度的题目;第四阶段就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学习,此时完全可以用引导学生分析的学案导学设计,做到学以致用。以上分析是在建立在系统研究教材基础上总结出的,把系统性贯穿到每一个阶段,对于学生形成好的思维品质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高中物理学案教学要体现针对性

学案导学上选择每一道习题都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每道题具体用到哪一个知识点,考察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都要按照每节课教学目标来确定,要体现出题目的针对性。针对不同阶段应该设计不同类型的学案。常用的有以下这几种:新课型学案,侧重引导性以及和新课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章节检测学案,选题侧重综合应用知识这一类;知识方法总结学案,侧重知识系统性让学生能高屋建瓴学习知识;高考对接学案,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高考题,让学生从高一就能摸准高考脉搏找到合适的奋斗目标,激发他们奋斗的动力。

六、以学案为主线做好复习总结工作

学生在复习旧的知识时,可以运用学案。因为学案是知识点的应用,也记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心得感悟,体现了学生的知识点的强项和薄弱处。利用学案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记忆,减轻复习强度。教师可以按照学案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学习过的知识点,提炼属于学生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将解题中常见的问题、要运用的哪几种解题思路和基本方法都做一个梳理,对于自己容易记错的知识点和做错的题目加以重视,避免重复犯错。

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高中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曹义才.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目标导向教学法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2]何阿奉.学案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成功(教育),2010(9)

猜你喜欢

学案教学高中物理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高中化学 “学案” 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学案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