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地理课堂讨论法的运用

2016-05-14常占斌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学生

常占斌

课堂讨论,就是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习,引导启发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议论、评论或辩论。

运用讨论法的组织过程是: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的题目和方法,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编好发言提纲;讨论中,要求学生围绕中心普遍发言,教师要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全面总结,简要概括出问题的答案。

一、组织课堂讨论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1.教师要善于提出值得讨论而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课堂讨论中,教师是胸有全局的指挥员。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要善于结合教材,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有何利弊?气温、降水与生产、生活有何关系?民居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选购商品房应该考虑哪些环境因素?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居民为什么喜欢吃“辣”?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意见,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2.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

问题过于肤浅的话,失去了讨论的价值,但问题过难,学生又会失去兴趣。因此,问题的难度必须保持在“跳起来能摘到苹果”这样一个水平。例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河流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问题较难,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师要有耐心等待时机,不必急于讲解,等学生回答出一些相关内容,教师再点拨、引导,让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切中要害。再如:“黄河的治理”这部分内容学生普遍感到有难度,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分四步来讨论:①黄河自古多忧患,黄河流域出现哪些问题?②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人为因素?③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④黄河上、中、下游的忧患各有哪些表现?可分别采取什么措施?通过分步骤讨论,学生掌握了黄河忧患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讨论的契机要恰当

课堂讨论的成败及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机的选择与确定。那么,何时进行课堂讨论才恰当呢?

(1)问题的答案多元化时进行课堂讨论。新教材中有许多开放性的讨论题,这类题目答案多元化,但学生往往考虑问题单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可采用课堂讨论。例如:关于巴西等亚马孙流域国家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关于如何解决汽车的尾气问题;关于地球的起名问题,到底应该叫“水球”,还是叫“地球”?

(2)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进行讨论。例如: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为什么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却是“鱼米之乡”?(八年级上册)在讨论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铺垫不够、思路不畅,易产生“冷场”,教师应适当补充知识,如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当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疑问很多时,教师就要帮助归纳、妥善整理学生零乱的思路,最后帮助学生总结出“鱼米之乡”是受惠于季风气候,主要原因是两地海陆位置不同。

(3)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进行讨论。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各抒己见的情况,这时安排课堂讨论,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关于北京四合院是拆除还是保存的问题,班上两种意见争论不休。如果此时让他们安静下来听老师讲,效果未必好。这时引入课堂讨论,当学生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时,教师就应当集思广益、陈述己见,想出好的办法、好的主意,作画龙点睛的讲解,结果问题会越辩越清晰,最后学生豁然开朗,自然统一了答案。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记忆深刻,并逐步养成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习惯。

(4)学生回答不全面时进行讨论。例如:联系我国的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不利两方面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八年级上册)。教学中可先组织讨论交流,组内每个学生发表意见,从总量、人均占有量、土地类型构成比例等多角度分析,相互补充,结果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完整的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好习惯。

二、课堂讨论的意义与价值

1.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总是对各种讨论兴趣盎然,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好动,乐于交往,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在讨论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二是课堂讨论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自由探索性。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讨论正是这样的教学法。

2.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的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在讨论中碰撞、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从而收到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3.可以发挥教育的作用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方面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并接受别人的批评,从而在处事上更宽容和谦虚;②小组作为一个集体,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③有利于“互助”、“合作”、“民主”、“求实”等道德意识、时代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课堂讨论法的恰当运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但也可能会出现不尽人意之处,如在表面热闹的形式下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参与课堂讨论,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学生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