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语文学生能力培养教学

2016-05-14林慧敏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语文课程高职

林慧敏

【摘 要】语文能力低下的状况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而许多高职教育工作者对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符合社会对从业者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语文能力在所有职业中具有普遍适用性,是从业人员必备的能力。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更新教学理念,了解行业、企业一线对语文能力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增强语文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增加学生课外实训的机会,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能力培养

一、引导学生了解高职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高职语文老师能够感觉到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也缺乏学习动力,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学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认为已经过了备考的阶段,升学的压力已经不复存在了,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其他的不挂科就可以顺利的毕业,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学校开设所有课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同的课程会教会学生不同的能力,只学好专业知识就万事大吉了,那么学校就没有必要开设其他的课程了,也并不是学好专业技能就能确保在日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心目中相当于中小学的“副课”,没什么可取之处,这种“重专业、轻基础”的思想是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应用能力在高职阶段未能得到实质性提高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高职语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

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高职语文和初中语文学习的不同之处,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专业课以及日后就业将会有极大的辅助作用,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为什么不用面对升学压力的情况下还要学习语文课程,了解到高职阶段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是高职学习阶段不可否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工学类的学生还能起到文理的相互渗透,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越高对科技的研究能力也就会越强,在传承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事物的独特品味。可见,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必备的最为基础的一项能力。

语文是高职教育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绝非无足轻重的“副课”,重视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顺利就业的基础。只要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够转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态度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评价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至关重要。思维一般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大类,就形象思维而言,主要特征是联想和想象,思维方式可以是顺向,也可以是逆向;可以是发散,也可以是收敛。就抽象思维而言,其主要特征是分析和综合,主要方式包括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具体化和系统化等。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训练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联想和想象,进而引出新发现、新思想、新认识。这样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才能够对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进行快速处理,并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这是高职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所必需的能力。

评价能力,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耳闻目睹的现象或事物进行理解、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评价的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评价水平,老师必须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对待问题的评价必须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评价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包括记忆、理解、分析表达等,学生站得高,看得广,想得透,表达得清晰连贯,才能对事物或现象做出较准确的评价。同时这种评价还必须快速及时。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解说、演讲、辩论、洽谈等,都需要这种高水平的评价能力。

三、改革教法,拓宽语文教学平台,为学生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服务

改进教学方式。在进行文选课教学时,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高职语文教学要从作品的综述、探究、争鸣等多个角度展开教学,将学术界的不同意见告诉学生,引导他们判断优劣,敢于提出独到见解,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改善学生的思维品格。在进行口才演讲课教学时,多采用朗诵、演讲、辩论、表演、讨论等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给学生文化上的熏陶、精神上的启迪、审美上的享受,从而培养能力,锻炼思维。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时,深入各专业和现场进行调研,了解各系毕业生就业时的工作需求,模仿现场实际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应用文体的写作方法。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信息来源广阔,知识发展速度极快。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同时要将语文课内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情境训练的场所和平台,让学生在诗歌朗诵、自我介绍、演讲、征文、辩论赛等活动中锻炼胆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参观实习,给学生创造早日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以便了解企业与社会。从心里和实践两方面做好就业前的准备。把语文课堂、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学习锻炼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汉语应用能力,为就业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不仅是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能让学生获取多方面能力的技能性课程。尤其是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高职院校一定要突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从根本意义上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关秋.高职语文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1(09):132-134+137

[2]郭孔生.突出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语文课程高职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