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高中的政治课教学
2016-05-14刘明
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不能选择适合教育方法的学生。要懂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道理,要热爱学生。因材施教。
我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政治课堂沉闷的气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合作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自信力
有信心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没有信心则肯定会失败。如果将学业比作一棵花,那么自信则是花下的根。对于职高学生.他们基础薄弱,自制力差,普遍缺乏信心,而职高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那么,只要教师能进行恰当有效的教学,学生取得了成绩,那么信心自然就有了。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设计及测试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让他们感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带着兴趣去学习。这样,他们会把政治课当作一种精神享受,深入理解与提高思想理念,而不仅仅把它当做是一种负担。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要赋予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权力。在职高,政治课作为公共课,不被大部分学生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就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来满足学生的交流愿望,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表达、交流、争论,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情感的升华。为他们将走上更高学府或社会打下良好的社交基础。
其次,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因为学生受家庭,文化、同伴交往和学习内容、方式的影响,对课堂教学活动会有不同的动机和需求。综合考虑学生的各种因素。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自然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采用特别适合学生个人需要、发展需要、文化需要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再有,要充分了解学生。热爱学生。“知之深,爱之切”,作为教师要善于细致地观察和捕捉每个学生的具体表情和举止动作,推断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善于深入调查了解青少年个性特征,善于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以判断其内心活动,做好教育工作。”了解学生,要充分,要全面。不仅要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更要去了解学生在家,在社会上的情况。学生虽是个体,但却离不开集体,社会。有时在平常聊天中,有的学生很诧异地会问我,“老师,您怎么连我们家的情况、我的亲朋好友都知道的这清楚啊!直神了!”因此,“亲其师,信其教”,只要学生信服老师,学生才会更好,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更新教学理念,向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效率
全面推进素质数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进行反思,彻底改便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四转向”。
1.从老师讲清、讲透为主转向引导学生自己领悟为主
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体现者,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思维、领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教师讲出来的,学生只有通过动脑思考、体验、领悟,才能真正地把握知识的真谛。教师要提倡让学生自己领晤,适时地讲解启发为学生领悟做好引导。
2.从教师发问为主转向学生提问为主
教师要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拾学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以学生的问题为纽带进行施教。教学过程必须从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再到产生新的问题为终结。教师的提问要力戒浅显直露,要问在要害处,要在认识矛盾的焦点处设问,要在数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
3.从题海战术、应试训练为主转向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习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耍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讨论,深入理解知识点,举一反三;要开放课堂,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扩展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例如: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搜集近期的时政热点,并能用所学的知识简要地分析,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地总结归纳,做到学以致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从纪律约束、强制管理为主转向科学、民主管理为主
教学管理调控课堂教学节奏,引导着课堂教学行为,制约着课堂效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积极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实行平等对话,感情共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下释放出最大的学习潜能。
四、要有地放矢,避免师生间的正面冲突
职中学生大多是“差生”,更有为数不少的成绩差、纪律差的“双差生”,而且大部分是男生,他们基础差,精力充沛,爱动多话。甚至调皮捣蛋、目中无人。因此,在政治课上。由于学生对此科目的不重视,师生冲突有时不可避免,而且时常发生,报多整治课教师,好多的情况是满腔热情地去上课,一节课下来,却惹一肚子气回来。因此,为了更好的教课,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我去了解班级情况,学生素质,具体学生性格特点,甚至去了解学生的家庭。这样,针对不同情况,灵活多样的进行课堂管理,以尽量避免师生正面冲突,在心里永远想到的是学生,脸上永远带着微笑。用情感来感染他们,用关爱来帮助他们。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动机,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课堂语言要丰富、幽默。课堂气氛要活跃有趣,布置作业要精选、适量,题目要新颖,善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解答思路也不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改变、创新和突破。所以,我们要顺应时代,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在职高教学中,我们将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适应形势,开拓进取,为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
刘明,本科,中学高级教师。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