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16-05-14苟国权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有效性

苟国权

【摘 要】地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也是一门难度系数较大,知识内容复杂的学科。在高中的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有效性

在现代高中教育中,由于地理教学侧重于解决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倡导通过探究地理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人类提供服务,因此学好高中地理已成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自身学习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高中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师教学应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创新者,而不是单纯的课堂讲解,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

1.充分突出地理学科的特色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做到富有成效,必须突出地理学科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色。高中地理课程虽然是系统地理,但也要突出空间性,揭示空间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形成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能力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无效教学。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案例,都应当在区域背景下加以讨论。讲究区域性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高中地理课程属系统地理,体现综合性也至关重要。必须使学生掌握从哪些联系上加以综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气候”要综合地形、洋流,“水文”要综合地形和气候,“植被”要综合地形、气候、水文,“经济”要综合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政策。总之,体现综合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才会有实效。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

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常常与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有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出科学的教学结构。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抓住地理的主干知识,围绕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进行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局限于既定教材,还要适当加以延伸,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一种充实感。另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是精心筛选的,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例如,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就应该以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为例,介绍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区位条件、改良措施等,这样的设计才能体现教学的科学性、目标性、启发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从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应该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使教师教学的思路和学生学习的思路能够合拍。在设计教学结构时,教师要能够使地理课堂上的活动节奏主次分明,尽量避免单调枯燥或琐碎零乱。同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交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课程是一门生动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利用投影仪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生动的画面,化抽象知识为具体知识,直观易懂,给学生以亲临现场的感受,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比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更直观、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大大提高教学信息量,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4.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叉、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但是传统教学方法把学生看作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教师讲、学生听,是单一的信息输出式课堂结构。其弊端之一就是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强调学生接受记忆、掌握、做题,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大,而学生反馈的信息源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心里没底,教学过程的调控也往往处于盲目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会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破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水平,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信息反馈。

5.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等个性为宗旨的自主性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一环。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合作探究。由于学生性格、爱好、情趣、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 允许学生自由组合,组建成学习小组。每次活动前,推选一名学生来主持。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合作探讨,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把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规定每组至少提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地理问题。这样,既纠正了过去教师霸占课堂的现象,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注意保证学生的探讨时间,使其围绕地理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同时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感到探究会有收获,合作会有好处。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质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创新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正确合理定位、认真选定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慧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J].科技信息,2009(26):288

[2]章庆美.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中的体现[J].科技信息,2008(31):692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新课改有效性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