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旧材料在幼师手工教学中的开发运用

2016-05-14李玲

教育界·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废旧材料

李玲

【摘 要】研究废旧材料的利用是让学生通过学习, 调查了解资源紧缺现状,以及废旧材料的种类、特点,能够将废旧物“变废为宝”。在废旧物利用的技能训练课上,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和创造适合幼儿活动的器材,能够满足学前教育改革对优质高效、动态而有活力的人才要求,拉近学校课堂和职场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空间。

【关键词】废旧材料 幼师手工教学 开发运用

提到废旧材料,大家总是和环保联系起来。在幼儿手工教学中开发运用废旧材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是培养幼师生创造力、陶冶情操、发展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多年的手工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身边许多被他们丢弃的精美的包装(如纸盒、饮料瓶、纸杯等)也可以在手工造型中利用,这些包装造型各异、质地不同、色彩丰富,如果将它们收集起来,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质,大胆地想象,合理地组合,就能创造出丰富生动的手工造型。如何利用幼师手工课堂这块教学阵地,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既能让学生重视环保和资源,又能把“变废为宝”的创新理念融入学生的创作中,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基于此,根据本人多年来将废旧资源在手工课堂渗透的教学思路整理如下:

一、注重废旧材料的收集,感受材质,激发创作兴趣

材料不仅是手工制品的载体,还是其存在的方式,造型手法使材料以手工制品的方式承载信息成为传媒。材料、造型方法的不同都会给作品的呈现空间、形态及视觉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手工的造型常常致力于材料及其表现价值的挖掘,以求充分发挥和表达出材料的感染力的效果。比如废旧纸料中的各種旧广告纸、旧挂历纸、旧包装纸、旧刊物彩页,它们质地、厚薄、纹理各不相同,色泽的明暗、色彩的冷暖轻重、情感表现均不一样,因此,面对纸材,先要整体构思,然后因材施艺,才能做到适形、适彩、适意。

废旧物品的多样性等同于我们日常消费品的丰富性,而且数量和种类大大超出预想。如:废旧饮料瓶、造型各异的纸盒,仅仅在形状上就几乎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所有形状;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造型和色彩的丰富性上也是让学生无法收集完整的;即便是很多随手拈来的材料,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给学生提供很多熟悉、新奇且接近生活的感知,来唤醒学生的制作热情与欲望。

在废旧材料的收集上注重分类和卫生安全。引导学生们关注生活中、自然界、工业中无毒无味安全卫生的废旧资源,并储备、观察、了解熟悉它的特性。如:可以从材料的质地上、形态上、颜色等方面进行分类,了解不同废旧材料的性能、特点和结构,这些都将成为进行再创造认知的积累。在废旧材料的运用上一物多思,我们生活中处处皆有美,而学生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如:饮料瓶大到它形状、颜色和质感,小到瓶盖和瓶底的造型及颜色的变化,都会唤醒手工创作的灵感。将五彩的瓶盖边缘切开若干的切口压展,宛如朵朵盛开的小花; 或是将瓶子的瓶体合理地切割、卷曲或编制就可以成为造型多样且实用的笔筒等容器; 还可以利用花瓣形的瓶底制作悬挂饰品或创意美术等。

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丰富的材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们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展示废旧材料成型实例,演示技法 ,体验创作乐趣

易得易加工是废旧材料最大的特点,这一特点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学生们面对同一废旧物,在不同思路的指导下可能创造出完全不同的造型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大量的作品实物,相比观看和欣赏图片,更具有感知觉的说服力。因此,在备课时,教师需亲力亲为制作各类代表性的废旧再利用造型,并结合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给学生提供观察、分析和思考的依据,尽可能以某个点向多方向扩展,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设计灵感。

引领学生如何在收集的废旧材料上因意选材进行造型呢?课堂的技法示范非常重要。 如:在头饰面具的制作及应用的课堂中,让学生们分组使用不同的头饰面具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讨论发现制作所用的废旧材料以及制作的方法和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逐步了解并讲述出来,我把学生们讲述的对运用废旧材料的特点认识、制作过程进行记录、归纳和总结,并当场操作尝试,示范制作重难点,一改以往教师示范、学生跟学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对比,在操作中自我建构,掌握技能技巧。整个教学活动中既有探索体验的机会,又让学生进行了交流和运用,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废旧材料的原始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赋予学生无限的遐想,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如:在自然物造型中以“有趣的树叶”为主题的创作活动中,学生们将收集整理的各种颜色丰富、奇形怪状的植物叶片相互展示,引导学生根据叶片的形状、颜色和质感,借物迁想,或拼接组合,学生们通过挖掘材质的特点,发挥想象,创造出一批创意独特、巧妙构思、制作精良的作品。学生作品的班级展示和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创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三、构建造型实践运用的教学模式,模拟训练,培养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现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的优质高效、动态而有活力的幼教人才的需要,缩短学院和职场的距离,在教学技能实训环节中加入了情景模拟训练,设计造型与幼儿园教育功能结合,对即将成为幼儿园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实用的。 教师“变废为宝”的理念对幼儿园来说既解决了经费的问题,又体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同时对幼儿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比如在学生的幼儿活动器械设计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先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体育活动的内容,知道配合体育活动中需要的活动器械,熟悉这些丰富的体育器械在体育活动中的功能和重要性。在选材、设计和制作上,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多种体育活动器材。制作的器材要安全、卫生、耐用,在游戏规则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还要尽量体现一物多用、一物多变、一物多玩的理念。

在创设环境和材料的投放上,引导学生材料分类运用,如纸系列的材料运用:可用废旧瓦楞纸做大树,包装纸做树叶,糖纸做蝴蝶等等布置主题墙;也可将报纸团球创设投球区;纸盒、筒、箱系列材料可以指导幼儿搭建;用纸杯做小动物、小娃娃、数学区操作材料等等,真正实现幼儿与材料、环境相互作用,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通过具体的设计和实践操作,对职业的认知得到提升,为后期的定岗实习储备更为丰富的经验。

学前教育手工课程中融入废旧材料的教学元素,既实用又能创想无限,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废旧材料的选取上,要善于利用材料的原始性、多样性、易得易加工性三大基本优势,重创新,轻模仿。在造型的表现形式上,善于运用独特的构思,挖掘材料和造型的契合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既具有艺术性又体现环保理念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用性、时代性的特征。在废旧材料的运用研究中,以学生动手实践、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作为平台,不断探究逐步完善,使其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基本立足点,这才是我们研究废旧材料教学的初衷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段浩然,陈念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废旧物”再利用探索[J].青春岁月,2015(15):247.

[2]侯冬霞.废旧材料在幼儿园中的应用[J].教育与管理,2014(06).

[3]张正波.教师如何挖掘废旧材料中的教育元素——废旧材料利用的优势视角[J].幼儿教育导读(教师版·下半月),2010(12):16-18.

猜你喜欢

废旧材料
废旧材料在建筑创作中的再利用研究
废旧材料在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游戏中的应用与研究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巧用废旧材料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研究
利用废旧材料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研究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利用研究
废旧材料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使用策略
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幼儿制作活动探究
废旧材料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