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微电影开创德育新模式
2016-05-14伍艺
伍艺
【摘 要】微电影作为当今时代的一种文化标签,由于其具有广泛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受到中职学生的喜爱和追捧。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微电影的系列工作,从选题、拍摄到制作,都在教师的带领下分步骤完成,并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德育理念,教会学生学会思考,认识自己,并逐步引领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以小见大 微电影 德育
依據《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文件精神,改革学生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我们以拍摄“身边的故事”微电影这一方法,建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予以正确引导,将我校“德能并重,文技兼修”的特色校园文化融入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实施背景
(一)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很多是中考的末等生或等外生,这些学生并不是智力有问题,相反,他们有的非常聪明,尤其在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人际交往上表现突出。
(二)贴近学生的交流习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学生间的交流大都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和视频来实现,这已经是学生信息交流和获取的习惯模式。微电影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特点,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电影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得得学生很高的关注度。
二、主要目标
(一)师生互动的德育模式探索
1.学生方面:通过“身边的故事”微电影,从客观上引导了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照、反思进而改变自己。学生因触动和认知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改变。
2.教师方面:通过微电影这一途径,教师接触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了学生的心理缝隙和结点所在,并据此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反过来又通过“微电影”易传播的特点,来使之影响普及整个学生群体。
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没有硬性的条例要求,没有批评和说教,只有参与、讨论、反思、触动、认知和互动,这就是我们的一种德育模式。
(二)“身边的故事”微电影的亮点
1.影响力大:视频等各类信息已经成为青年发表思想言论和交流的重要园地,成为影响青年思想意识的重要渠道。
2.有时代感:传统的德育方法被青少年贴上了“说教”“呆板”的标签。我们通过微电影载体形式,运用网络即时通讯等新工具,逐步将传统教育手段和新媒体充分融合,主动和有效地运用新媒体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引导工作。
3.涵盖面广:微电影选题的确定是和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相结合的。从一开始,就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直至参与拍摄演出、制作、剪辑、配音到发布。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有机会用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
三、工作过程
(一)师生参与发现问题(选故事)(时间:2周)
1.学校发布开展微电影活动新闻,并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确定并公布微电影主题,面向全校开展故事征集。
2.汇总征集来的故事,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行调整,有方向、有目的地挑选和浓缩为3~5个主题鲜明、具有感染力的优秀故事。
(二)师生互动讨论问题(定故事)(时间:1周)
1.将已选拔的故事在全校公布,包括校广播站、公告栏张贴和校园网站。
2.通过学生会、校团委和指导老师的沟通,统一以故事为背景的德育目标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开讨论。
(三)引领学生认识问题(分剧本)(时间:1周)
1.由影视制作老师指导,组织师生对故事进行脚本创作。
2.在脚本讨论期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脚本中的场景、人物、情节来思索故事中的问题,在探讨、交流中了解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引导学生反思问题(做宣传)(时间:2周)
1.在校内开展微电影宣传活动,拍摄微电影预告片,在学校大屏幕上进行播放,持续吸引学生的关注。
2.进行校内演员选拔,选拔条件结合德育目标的设定。
(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拍摄)(时间:4周)
1.拍摄在非专业主课和课余时间进行。参与拍摄、表演的同学,大都不懂拍摄和表演。我们邀请学校相关专业教师来对学生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2.定时公布拍摄进度,保持学生关注度。
3.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学会了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培养了集体荣誉感;通过转换角色,将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投入到微电影的拍摄中,感受到关心和爱护,感受正能量的传播教育。
(六)潜移默化解决问题(最终展示)
1.影片编辑完毕,通过校领导等组成的专家组的审核,在学校的阶梯教室召开微电影的首映礼,邀请全校师生共同观看。
2.首映礼上,由参与微电影工作的同学讲述自己在此过程中的感想和理解。
四、主要成果与成效及推广情况
微电影在校园播放后,在学生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有的同学看后说:“那个主角就是我们班的,刚来的时候好差的,哪晓得现在这么牛。”
根据情况了解和班主任的反馈,学生从过去对周边的漠不关心、满不在乎,开始关注起身边的事物。有的还主动邀请父母亲戚来学校看大屏幕上的自己;还有的学生从校园网上下载微电影,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围绕微电影主题开展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和班主任有了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同学们已经开始询问和谈论下部电影什么时候拍以及拍什么的话题。
德育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德育教育上,我们既要具备大局观,也要做小处着手的准备。对于中职生来说,这个群体的年龄正处于对社会认知的懵懂跳跃期,在这一时期,不能仅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答案,更应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我们用微电影作为一个媒介,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会他们学会思考,认识自己,并逐步引领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将继续不断地探索快乐的德育模式,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