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2016-05-14李彩萍
李彩萍
【摘 要】合作学习方式被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学习的新局面,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然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少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形式,效果甚微,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综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确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但是,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在具体环节上下功夫,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事与愿违,效率低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语文课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一、合理分组,优化组合
小组合作学习是—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小组是一个协调合作的团队。为避免团队之间实力的悬殊,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小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目前,大多数老师采取的是异质分组的办法。在教学中,我们一般采用以下两种分组办法:
(一)优差组合。对于比较重要而且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在欣赏了威尼斯美丽风光的图片后,让学生了解马克·吐温为什么只选择小艇来写。这是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班上交流,肯定也有一些同学很快说出答案,但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只在倾听,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时候我们采取优差交叉合作的办法组织学习,通过优生的带动,学生们就能得出“小艇的样子比较有特色”“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小艇的作用大”这些结论。
(二)同等生合作。1.优优合作法。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较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使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2.差差合作。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学习困难生互相合作,由于学习基础相同,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自然段时,对于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不同的方式概括小艇的样子;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参照课本来回答。
二、注重引导,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
(二)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是教师指定,也可以由教师组织下的学生群体认定,或者是学生自发认定。
(三)在小组合作的时候,学习伙伴之间难免会存在意见冲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得面红耳赤,从而造成了学习的偏向。所以,我们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
(四)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同,哪些与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在教学中,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发现问题,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尝试自我解决;然后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由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新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不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事情,而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局外人。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和促进,就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一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具体来讲,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起到以下作用:
(一)指导作用
在小组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分组,组内成员如何分工,如何开展合作交流,如何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小组学习成绩和学生个体成绩如何评定等给予指导或建议,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习。
(二)组织作用
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讨论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就要及时提醒,提出明确要求。还要注意调控各小组活动流程和时间,确保合作学习能顺利开展。
(三)评价和激励作用
教师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适时、适当地给予评价和奖赏,不但要评价小组整体,还要注意对小组个体进行评价。教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和提高自身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和替代其他方式,而是将合作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共同运用,取长补短。我们要不断总结和研究探索,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