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新课标高效课堂 增强中学数学教学效果

2016-05-14张军弟

教育界·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效果高效课堂

张军弟

【摘 要】中长期以来,教师在上数学课时,过分强调学生接受,过分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普遍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本人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 中学数学 教学效果 问题 措施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数学课教师既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因此,教师必须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不得不对此进行反思。

一、目前数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知识点陈旧

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大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许多数学知识都有具体直接的应用。在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和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中,应重视介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一般情况下,数学知识主要是来源于教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实践和体验这些知识是如何使用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抽象

数学知识点的滞后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但作为数学教材,不要说一出版,就是在刚刚酝酿要形成文字时就已经滞后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教材的变化远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从而造成理论和实际脱节。

(三)教学效率低下

教学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要以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中学数学的各章内容中,分别就概念引入、实例说明、数学表示等方面有多处都恰当运用了实际问题和具体情景。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运用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

二、打造中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注意营造一个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才能达到数学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动作把学生的心固定在课堂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大量背景材料的基础上,精通教材,熟知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教学新手段、新方法,研究思维训练新形式。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艺术,虽然说打开这扇大门,内容也是精彩纷呈,但大部分学生心中打不开这扇大门。这就要求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

其次,教师要注意教学案例的新颖性。针对教材的滞后性,数学课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内容,从而使理论更加切合实际,增强数学课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最后,教师要注意在讲授时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兴趣。事实上,每节课中只要有一两道实际数据的题目,其他的可选择特殊数据或干脆用字母表示,不仅可突出算理,还能加强应用问题的分析,节省时间,体现字母代数的优越性。关于应用问题中的算法问题,新教材在例题、习题中给出的数据都比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给计算带来了难度。笔者认为,中学数学应用题的重点是数学建模,所以正确建模、明白算法和算理应占主流,一味追求“实际”,多次出现一些复杂数据,会冲淡主要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上的民主,创设情景,以景育情

教学的民主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只有对问题本身感兴趣时,才能和教师一起积极思考。重视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题思想的渗透与训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首先应结合具体问题,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建模过程、建模思想。中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数学课教学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将有助于学生学得有劲,学得主动。

(四)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度加以表扬鼓励

学生是有上进心的,对他们多点表扬鼓励有助于他们进步。要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中出现的数学现象。数学语言可以清楚、简洁、准确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养成乐意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既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需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开阔的视野,了解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应用价值。久而久之,学生得到的表扬鼓励越多,越有利于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越有利于提高数学课的教学实效。

总之,数学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传统教材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数学的应用重视不够,很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不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新教材对此做了大的调整,增加了具有广泛应用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重视数学知识的运用,在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的各个方面。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教学效果高效课堂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