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与留守同在

2016-05-14赖眉金

教育界·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留守学生关爱成长

赖眉金

【摘 要】留守学生是指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等监护人抚养照顾造成亲子离异的群体,他们在学习、心理、教育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关爱留守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学生 关爱 成长

留守学生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工作,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群体。留守学生平时缺少父母的关爱,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学习、心理、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中,37.2%的学生为留守学生,其中,属隔代监护即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占46.7%,17.8%的为亲戚监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关爱留守学生,充分发挥班级、家庭的作用,让留守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一、开展有关留守学生主题班会课

我班经常开展如“我留守 我成长 我快乐”“在留守中健康成长”“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等系列主题班会课,形成关爱留守学生的氛围。这些主题班会课紧密联系留守学生生活实际,以留守学生身边的故事为题材,让学生懂得虽然他们是留守学生,但他们并不孤单,班级、老师、父母都在默默关心着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留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直视留守,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通过学校广播站,进行爱心点播和开通班级信箱

我班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在留守学生生日、获奖时,在留守学生失意或遇到挫折时,以班级名义点歌送上祝福或鼓励,让留守学生感受到班集体、老师和同学的浓浓深情和温馨的关爱,开展爱心教育。同时开通班级信箱,让留守学生与父母互相留言,把留守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及父母对子女真情的留言通过广播站播放,帮助留守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和加强亲情的交流。

三、通过视频聊天、留守学生家长QQ群、校讯通等网络媒介加强联系

(一)留守学生家长QQ群和视频聊天

我班建立留守学生家长QQ群,由教师、家长、监护人、留守学生等组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把留守学生、老师、家长请到电脑前进行互动沟通。留守学生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家长进行视频聊天和语音聊天,随时与父母零距离交流。在一些节日里,家长可以通过视频当面给孩子祝贺,孩子面对面送给家长祝福。视频聊天和语音聊天,缓解了孩子对父母的想念、家长对孩子的挂念,使亲情爱心得到了传递,为留守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利用校讯通短信平台

校讯通短信平台架设了班级与家长之间迅速、便捷的信息沟通桥梁,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了便利沟通渠道。我班利用校讯通平安短信、亲情电话、成绩管理、家校互动、家长网校等服务功能,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还有如学校、班级近期开展的活动,孩子的获奖与进步情况等等,也可以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传递给家长,实现家长与教师密切联系,加强了留守学生与远方父母的亲情联系,使留守学生亲情得到及时弥补,身心健康的成长。

四、开通班级留守学生微博、微信、博客等

微博、微信和博客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信息交流手段。利用微博、微信和博客作为互动平台,实现了家庭与班级、父母与留守学生之间跨时空沟通,从而为留守学生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把自己对孩子教育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给班级。我们加强了博客、微信和微博在班级和家长互动中的作用,通过博客、微博、留守家园亲情群等途径,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家长、老师共同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五、丰富留守学生的课外活动

各种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能够让留守学生的身心受到极大的关怀与温暖,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我班结合实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课外活动。如,组织留守学生观看书法、美术、舞蹈等方面的光碟或网络视频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特长、爱好;再如,利用课余时间成立电脑机器人制作、科技制作、电脑画画等留守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通过多媒体教室,每周定时向留守学生播放爱国主义影片或教育片,像《大山里的孩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留守的天空》《小小擦鞋匠》《城市候鸟》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弥补了留守学生情感的缺失,促进了留守学生健康成长,为留守学生创造了活泼、有趣、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很好地融入集体中,消除了孤独感、自卑感,促进了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留守学生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如何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实现班级、家长、学生之间实时、快捷的沟通,共同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丽萍.寻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契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2]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02):29-32.

猜你喜欢

留守学生关爱成长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