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2016-05-14李华
李华
油茶在永州市种植历史悠久,是主要乡土树种之一,在丘陵区广为分布。全市现有油茶林19. 44万公顷,面积居全省第二位。2008年以来,市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很高。目前,全市新造油茶林近4万公顷,实施油茶林低改面积6. 67万公顷。2013年,永州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油茶示范市称号,油茶产业已作为全市林业三个百亿产业之一列入“十三五”规划,成为了永州的支柱产业。但全市油茶种植业仍存在投入不足、重种轻管等问题,油茶林管理粗放,特别是有害生物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生物灾害时有发生,导致部分油茶林长势不旺、产果量、出油率整体偏低,未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据2011~2012年永州市油茶有害生物专项调查结果和永州市林业局森防站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显示,油茶有害生物发生种类有病源微生物7种,分别是: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叶枯病、油茶半边疯病、油茶煤污病、油茶茶苞病、油茶白绢病。有害昆虫24种,分别是:茶天牛、黑跗眼天牛、油茶尺蛾、油茶堆沙蛀蛾、茶窠蓑蛾、油茶枯叶蛾、茶毒蛾、茶长卷叶蛾、油茶织蛾、茶梢尖蛾、乌龙墨蓑蛾、扁刺蛾、黑缘棕麦蛾、油茶象、广西灰象、柑桔斜脊象、油茶史氏叶蜂、黑刺粉虱、日本龟蜡蚧、八点广翅蜡蝉、大粉白金龟子、黑翅土白蚁、油茶宽盾蝽、茶蚜。常见和危害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全市油茶林均有分布,果实、枝梢、叶片均可发病。果实上的典型病斑为黑褐色或棕褐色圆斑。后期的病斑上轮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易发生于湿度大、温度高的条件下,通常发生时间是5~8月,高温高湿季节,7~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9月会见到大量落果落叶。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组织越冬,翌年春天借风雨或象鼻虫等传播扩展危害。油茶炭疽病发生严重的林分,油茶长势不良,大量果实脱落或开裂、病梢枯死,是该市油茶林茶果产量、出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全市油茶林广泛分布,主要危害叶、芽、果实。病斑初呈半圆形或圆形,水渍状,病斑边缘不明显,叶肉腐烂,仅剩表皮。后期明显特症为:病斑上散生土黄色粒状物,呈白色钮扣状。干旱高温季节,病斑开裂,裂口不齐。该病由真菌引起,一般于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下旬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7至8月上旬发病率降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在温湿度适合时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油茶软腐病发生严重的林分,油茶大量落叶、落果,甚至叶子和果实落光、嫩梢枯萎。苗木发病,则造成造林成活率低,严重时苗木叶片落光、整株枯死,造成造林失败。油茶软腐病也是造成我市油茶林茶果产量、出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市油茶林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感病后,常提早脱落,新梢出现枯死现象。病斑不规则,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边缘有一较病斑深的带,病健线界线明显。7月初开始发病,8月为发病高峰,9月下降。叶、芽和果实发病严重时导致油茶产量和品质大幅降低。是本市历史性油茶害虫,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面积发生。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发生面积已显著下降。油茶尺蛾大发生时,油茶叶被吃光,油茶林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以幼虫为害油茶树叶,一般1年2~3代,以卵越冬。幼虫常聚集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在全市油茶林内广泛分布,常在局部区域发生。茶毒蛾发生严重时,油茶林树叶被吃光,形如火烧,大幅减产。油茶树连续受害后会枯死。在油茶林内广泛分布,常在局部区域暴发成灾。
做好油茶病虫害的防控,一是选苗。优质壮苗是基础。选用优良无性系品种湘林系列(湘林27号、1号、16号、104号、X LC15号)、攸县166及亚林系列。造林时要选用经过严格检疫的壮苗,防止使用带病虫苗木造林。二是大力推行低产油茶林改造。从现状看,那些荒芜已久、年龄过老、残缺不全、疏密不匀、林相紊乱、品种混杂的油茶低产林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比新造林严重得多。对低产林进行改造、加强营林管理,是当前控制油茶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三是加强监测预警。认真做好常年监测,不断积累监测数据,逐步掌握本地主要油茶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是采取防治技术措施的基础。不仅要掌握油茶有害生物与天敌的种类、分布数量、危害程度与周围环境因子的关系,而且要掌握有害生物的消长及其影响的主要原因,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四是要科学防治。根据不同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在认真监测的基础上,全程掌握其发生情况,选取最佳防治时机和防治方式,及时开展防治。同时,在药物选择上,要尽量选用无公害农药,实施无公害防治,在确保油茶产品安全的同时,确保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