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在阳光下》赏析
2016-05-14李虻姚婷
李虻 姚婷
汪立三(1933~2013)是我国优秀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51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在校期间即创作了钢琴曲《蓝花花》《小奏鸣曲》等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开启了中国音乐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探索之路。其代表作品有《蓝花花》《小奏鸣曲》《兄妹开荒》《东山魁夷画意》《他山集》等,以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性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且独树一帜,音乐内容新颖、寓意深刻。
《在阳光下》是《小奏鸣曲》的第一章。1957年,汪先生应邀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学生创作了钢琴曲《小奏鸣曲》,共3个乐章。原曲各章本没有标题,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音乐情境,作曲家在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出版之际,为该曲的3个乐章分别加上标题:第一乐章是《在阳光下》、第二乐章是《新雨后》、第三乐章是《山里人之舞》。
欣赏《在阳光下》时可以感悟出:音响上汲取了民间器乐曲《百鸟朝凤》的特点,旋律灵动、跳跃,既有对自然音响的模仿(如增一度的不协和音响模仿斑鸠的鸣叫声),又有对民族乐器的模仿(如双音程模仿笙的演奏),形成双重模仿的效果;和声上以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为基础,左右手之间既有民族特色的和弦结构,又有借鉴了西方和声的纵向多调式、多调性手段,如各调式之间频繁地模进转换、富有特征的不协和音响等;主题节拍在3/4、5/8、2/4之间频繁转换,使塑造的形象色彩纷呈,极具动感。这些特征使作品清新脱俗、富有朝气,简洁的旋律与织体如同泼墨山水画般,寥寥几笔便描绘出阳光普照大地,惟妙惟肖地展现万物生灵在阳光沐浴下的勃勃生机:雀鸟叽喳、流水叮咚,美不胜收,并被编入中国音协全国钢琴考级教程(新编第一版)第9九级考试曲目。
乐曲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4个部分组成。
呈示部(1~76)由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构成,节奏由三四拍、五八拍到二四拍有序交替,对比鲜明,富于音乐舞蹈般的韵律感,更加展露生机。第一主题旋律为A羽调,音域由高到低,力度由弱到强,音乐明亮欢快,1~22小节为第一次陈述,23~43小节是它的原样重复。开始由右手在p的力度上灵敏轻盈地奏出连贯的十六分音符与跳动的八分音符,似林间婉转莺啼;左手的双音整齐地交替着,模仿着笙的音响,轻柔迅速地衬托着右手旋律,清脆、剔透的音乐,营造出黎明雀鸟先啼的迷人意境。
接着,在第17小节,右手指尖紧绷,越过左手于低声部奏出一连串的小二度音程,为活泼的音乐增添了一丝幽默诙谐。
第二主题(44~59)优美抒情,富有歌唱性,转入F宫调,与第一主题在音乐风格与调性上形成鲜明对比。旋律由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占主导,节拍的变换也平和起来,音乐气息宽广,仿佛将镜头从热闹的林间转入秀丽的风景。左手伴奏织体延续第一主题风格,双音均匀交替颤动着由低声部走到高声部,似清风抚弄枝叶发出的簌簌声响,又像自由流淌的溪水潺潺声,合着连绵的右手旋律,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60~76小节是呈示部与展开部之间的连接,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它的前半部分发展了第一主题旋律,打破了小节的限制,使旋律声部从三四拍变成四四拍,弹奏时应注意处理好节拍强弱关系;后半部分双手像大鼓与小鼓的合奏,音符时值缩短,在紧张中迎来了展开部。
展开部(77~107)以第一主题为基础,77~78小节构成独具匠心的鸟鸣动机,通过模进、重复、变奏等手法在不同调性与音域上高低变化,带有音响的明暗交替与旋律的跌宕起伏感,使音乐不断地向前涌动。每组动机之后都有两个带重音记号的八分音符快速穿插而过,与之对比呼应,似枝上雀鸟争鸣,此起彼伏。在和煦的阳光下,万物复苏,热闹欢腾的场景由指尖利落、果断地演奏而展现出来。
再现部(108~148)又回到明朗欢快、轻巧灵动的意境之中,音乐情绪推向高潮。第一主题(108~127)为缩减再现,省去了重复的部分,在ff力度上奏出,强调了主题。第二主题(128~148)再现时首先从降B宫调开始,第138小节转入A宫调模进,与呈示部中的调性形成对比,体现了奏鸣曲式的调性原则。同时,力度由ff突然转为p,音乐瞬间宁静下来,向着尾声平稳地过渡。
尾声(149-164)将第一主题音乐片段移高八度,轻柔、敏捷地奏出,与灵巧的三连音相互应和着,模拟斑鸠鸣叫声声,音乐情绪逐渐暗淡、邈远。夕阳西下,万物回归静谧,唯有鸟儿还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