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州市一次秋季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2016-05-14吴悦李骄杨黄秀秀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贺州市

吴悦 李骄杨 黄秀秀

摘 要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对贺州市2015年秋季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条件进行分析,并使用了本地研发的预报工具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此次秋季罕见暴雨主要由锋面系统触发,伴随了较好的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条件,北部山地的地形辐合抬升作用导致雨量呈现自北向南雨量递减的趋势。

关键词 秋季暴雨;探空分析;贺州市

中图分类号:P458.12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贺州市位于北纬22°37′~25°09′,东经110°19′~112°03′,地处桂东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2015年10月29日-11月1日,贺州市各县先后出现了一次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一般该市4-8月为雨季,9月开始降水量明显减少,此次在秋季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实属少见。因此,本文对这次秋季暴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为做好暴雨预报工作积累经验。

1 过程概况

此次过程从29日夜间开始影响贺州市,过程总雨量分布不均,呈现自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市中北部,根据全市114个自动气象站监测统计,10月29日20:00-11月01日20:00降雨量:100.0 mm以上有38站,50.0~99.9 mm的有55站,25~49.9 mm有5站,小于25 mm有16站。最大降水出现在富川县莲山镇(248.4 mm)。

2 天气形势分析

降水过程前期,500 hPa中高纬地区为两槽一脊环流形势,乌拉尔山和东亚地区为低涡,贝加尔湖以西为高压脊,脊前有一横槽,30日20:00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随后低槽逐渐东移南压,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广西,槽前正涡度有利于上升运动。而此次过程500 hPa副热带高压主体位于西太平洋,脊线位于北纬20°以南,随着低槽东移南压,副高逐渐东退南落。广西位于高空槽前,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槽前盛行西南气流,槽后为偏北气流,两股气流在桂北交汇,槽前的正涡度使低层辐合作用增强[1-3]。对流层中低层可见西南低空急流在桂北建立,之后较为稳定,持续时间长,急流深厚,影响范围广,在700 hPa和850 hPa均有体现,急流中心最大风速超过20 m/s。在急流轴左则配合有低空切变线,29日20:00,850 hPa切变线位于桂北,700 hPa切变线落后于850。贺州市处在切变线南侧与低空急流轴线北侧的辐合上升运动区。降水期间,200 hPa广西处在偏西气流和西北气流的分流辐散区,有利于低层辐合上升运动。

红外云图可见明显的冷锋斜压叶状云带伴随冷空的前沿南下。地面图上可见较强冷空气从东路南下影响广西,冷中心位于蒙古国西部,中心数值为1 055 hPa。随着冷空气的侵入,冷锋29日20:00压至桂北,带来大风降温的同时触发降水天气。

3 探空分析

分析探空资料可见桂北多站湿层深厚,有利于暴雨的发生。选取10月30日08:00梧州探空资料进行分析可见,700 hPa以下为湿层,具备降水发生的有利水汽条件[4]。从低层到高层垂直风切变大,CAPE值较大,K指数达到33 ℃,对流层中低层垂直温度递减率较大,满足暴雨发生的有利条件。

4 物理量分析

分析此次过程的垂直速度可以发现,过程初期29日20:00-30日20:00,从底层到高层都是上升运动,上升运动最大值中心位于600 hPa左右,达到-22×10-3hPa/s。随后,对流层高层上升运动减弱,在300 hPa以下仍未上升运动。

分析此次过程的温度平流,可见29日08:00贺州市上空中低层仍未暖平流,20:00近地面层转为冷平流,随后,冷平流数值不断增大,并且不断向上伸展。30日08:00,850 hPa以下均为冷平流,之上的暖平流维持,冷暖平流在850 hPa面上交汇,产生降水。至31日08:00之后冷平流继续向上伸展,过程后期500 hPa以下均为冷平流控制,暖平流势力减弱。

5 本地预报工具检验

贺州本地研发的预报工具对于此次降水过程的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作用。从相对湿度预报场分析,欧洲中心相对湿度预报显示,此次过程850 hPa相对湿度接近100%,为饱和状态;700 hPa相对湿度在30日夜间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对应强降水发生时段。31日凌晨至中午,700 hPa、850 hPa相对湿度均在95%以上,贺州市该段降水最为明显。从温度露点差来看,过程期间,700 hPa、850 hPa温度露点差均处在小于2 ℃的饱和区。综合判断,数值预报显示700 hPa、850 hPa均处在饱和区,湿层深厚。

本地预报工具对冷空气南下的判断也较为直观。欧洲中心细网格资料地面气压变化曲线显示,从29日20:00开始,气压曲线缓慢上升,地面有升压的过程,对应较强的冷空气持续补充南下影响贺州市,触发此次降水过程[5]。

6 结语

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秋季,前期贺州市为持续晴好的天气,此次转折性天气较难预报,其发生时间较晚,主要由锋面系统触发,伴随较好的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条件,并伴有大风、降温天气[6]。考虑秋季受将强冷空气影响的降水过程,雨量呈现自北向南雨量递减的趋势,降水大值区在贺州市中北部,考虑北部山地的地形辐合抬升作用为一影响因素。10月末发生暴雨较为少见,此次过程水汽充沛是造成秋季罕见暴雨的重要原因之一。考虑北部湾洋面为此次过程的水汽原地,给此次过程输送了充足的水汽。

参考文献

[1]梁必骐.天气学教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28-32.

[2]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77-90.

[3]廖胜石,罗建英,张洁婷,等.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一次广西秋季暴雨的诊断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4):27-31.

[4]陈渭民.卫星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303-318.

[5]李赛声,彭光固.2014年防城港市一次秋季暴雨过程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5(A2):28-30.

[6]黄远盼,李骄杨,刘桂华.桂东北一次暖区暴雨向锋面暴雨演变特征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36(3):30-3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贺州市
贺州:探讨学前教育“东融”新思路
2017年贺州市马蹄磷肥用量试验初探
贺州市平安村精准扶贫现状与对策思考
贺州市富硒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贺州市2种水生类蔬菜营养成分比较
贺州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探究
贺州市林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建议
贺州市马蹄全程机械化发展思考
农村小学生人性化德育的构建
广西贺州被认证为世界长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