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经济化理论流派论争的基点与焦点

2016-05-14杨修平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5期

摘要: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国际竞争演变为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应用领域的独特功能拉近了教育与经济的距离,以人力资本理论为首的教育经济化思潮应运而生,此后的教育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教育社会化理论在批判与创新的基础上将教育经济化思潮不断向纵深推进,促使教育与经济的关联性日渐密切并深入人心,影响和改变着教育的理论视界和实践方向。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筛选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教育社会化理论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经济化思潮先后演化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教育社会化理论等主要流派,各派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试图打通教育与经济的学科壁垒,并基于不同的价值基点积极关注教育的经济功能,即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投资收益、教育与社会就业等经济要素的关系问题,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使教育自身研究更加务实、深入和全面。

一、人力资本理论

(一)理论基点

人力资本理论始于经济学家对现代社会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的持续深入研究。该理论超越西方传统经济学中的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关于产出和投入的关系变量结论,即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增长与劳动和资本投入成正比,将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拓展到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之外的诸如知识进步、技术改造和劳动力质量提升等依赖于教育投资的人力资本要素上,打开了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形教育之门。

(二)论争焦点

第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人力资本,即人所拥有的知识程度、技能水平、工作能力、健康状况及其它能够影响生产或工作的个体能力和素质的价值总和,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是传统经济增长要素之外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动力。第二,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和重心。被誉为“人力资本奠基人”的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详细论述了人力资本的经济属性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五个层面:影响人的寿命、体质和精力的卫生保健开支,在职培训开支,正式的初、中、高等全日制教育开支,校外业余学习和培训开支,个人和家庭为了捕捉新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迁移开支。舒尔茨和英国教育经济学家布劳格(M.Blaug)等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特别重视教育投资的功能,认为它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心,教育不是一种生活消费,而是一种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生产投资活动。第三,教育投资的价值。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各种人力投资活动中最有价值的,而且是多元的:就个体而言,教育可以增长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方法,进而提高个人收入;对社会而言,教育培养了有能力、有素质的劳动者,在提升劳动生产力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和法制手段,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均衡发展,减少国民教育水平的差异,进而缩小国民收入差距,最终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教育筛选理论

(一)理论基点

面对人力资本理论深入人心而带来的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引发文凭膨胀和过度教育以及教育未能像预期那样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是带来高失业率等社会问题,教育筛选理论(Screening Theory)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质疑声中脱颖而出,其代表人物,诸如伯格(I.Berg)、瑟罗(L.Thurow)、史彭斯(M.Spence)、陶布曼(P.Taubman)、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等纷纷著书立说,向人力资本理论发出挑战,以重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因此,教育筛选理论是在人力资本理论无法解释教育扩展与经济下滑之间的矛盾时而适时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经济理论。

(二)论争焦点

第一,基本观点。筛选理论将教育看作一个依据个体先天能力和潜质逐步排序和筛选的过程,将教育水平看作一面反映个体能力或未来工作效率的镜子,将当代社会的教育制度视为一套发挥信号作用的过滤装置,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既是个人表达自身能力的信号,也是雇主鉴定求职者能力的筹码。总之,教育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只能反映但不能提升个人能力,它只是筛选、区分和标识个人能力的一种信号和手段;教育筛选理论重视文凭,承认教育与工资的正相关,故而又称为文凭理论。第二,筛选的内容和原理。广义的筛选理论包括筛选理论在内的过滤理论和信号理论。“筛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学历是才能的信号;其二,学历是社会上层人士获取最佳工作机会的手段。筛选假设即信号理论将个体受教育的程度看作一种帮助雇主识别求职者能力并将其安排至不同工作岗位的一种信号装置。其信号原理如下:其一,个人能力与其获取教育信号所需支出的成本成反比,即在相同条件下,能力较高的人支出较低的成本即可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其二,个体能力水平与教育程度的关系为教育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信息。第三,教育与收益的关系。筛选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一样,也重视教育与收益的关系,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果雇主对雇员的学历要求超出了岗位需求,教育水平的提升未必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如果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等级结构与教育水平不相关,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未必促进社会平等和进步;如果过分器重文凭,而忽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关系,教育水平的提升未必促进经济发展,反倒可能引发各种个人和社会问题。

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一)理论基点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与筛选理论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面对人力资本理论失效的局面,美国学者多林格(M.J.Dollinger)和皮奥里(M.J.Pioer)于1971年率先提出了该理论,后经戈登(J.Godern)、卡诺伊(M.Carnoy)等人的推动而持续发展。他们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关系论断的基本前提有纰漏,关于教育水平与个人收益成正比的结论由于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而有失偏颇。

(二)论争焦点

第一,基本观点。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认为劳动力市场由于种种体制和机制原因而被切分成了不同的相对封闭的区域,即具有制度优势、令人向往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具有相对劣势、令人生厌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不同市场里的教育水平与工资水平呈现不同的连接关系,这种关系与个人自身的生产力水平不相关,而决定个人工资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其所属的劳动力市场。对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筛选理论关于教育水平与工资水平成正比的结论只适用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第二,关于教育价值的论断。该理论认为教育水平既是区分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经济价值在于它能够决定或影响个体将被分配到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并使社会形成一个分工明确、有效运转的综合经济体。

四、教育社会化理论

(一)理论基点

教育社会化理论是美国学者鲍尔斯和金蒂斯(S.Bowies & H.Gintis)面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教育发展跌宕起伏、教育改革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的社会现状,对教育在经济领域的价值和功能进行再度深入思考的产物。他们采用西方社会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为美国学校是维护美国政治功能的工具,抨击了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倡导者。该理论触及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意识形态,因而被称作社会化理论。

(二)论争焦点

第一,教育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教育社会化理论认为学校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依附于它的“社会化”功能:教育系统是一个把年轻人顺利地引领和整合到劳动队伍中去的强大机构,从而使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常态化和永恒化;学校教育为社会的不同行业和职业培养具有相应个性和气质特征的人,这样既为社会生产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又可复制和延续社会运转所需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第二,批判重构的教育价值取向。该理论反对人力资本理论所倡导的教育功能,即教育可以改善和提高个体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力并获得职业升迁的机会,最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反,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组织的等级化、工作管理的分割化,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认知技能和个性特征,但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多数职业无需太高的认知技能,合适的个性特征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只是造就适合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等级秩序所需劳动者的不同个性品质。学校的这种社会化功能往往通过学校、课程和教学的分类分层来实现,反映并再生产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善迈. 教育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三版)[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张斌贤.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杨修平,1979年生,湖北竹溪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外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