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省物流发展研究

2016-05-14李雷陈娜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物流业一带一路

李雷 陈娜

摘要:为解决“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省物流业发展的问题,首先对“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新形势下全省物流业面临的机遇、优势、挑战等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甘肃物流的发展进行定位,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 通道建设 物流业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时期跨国贸易和区域物流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2015年3月28日,我国正式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重点圈定包括甘肃在内的18个省。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纽带,应紧抓战略时机,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的经济交流,通过双边商贸、文化交流、金融支持等多种形式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其中物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基础性、服务性、支持性行业,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一、甘肃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是“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总量逐年递增,但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期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与GDP的增长情况类似,说明全省物流总额与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基本相符。

二是201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22亿元(见表1),社会物流用费用占GDP比重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表明全省物流效率逐步提高,同期全国的平均值为16.6%,说明我们的物流效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仍然不高。

三是“十二五”期间全省货运量、周转量总量增幅显著,2014年为5.7亿吨,但是同期全国货运总量为439.1亿吨,货运周转量总额为184619.2亿吨公里,货运量占全国货运量的比重仅为1.3%,货运周转量占全国货运周转量的比重仅为1.4%,说明目前甘肃省货运总量低、规模仍然较小。

四是“十二五”期间物流业投资总额增速显著,呈逐年增加趋势。说明全省重视发展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期物流业投资总额占全国的总量仅为1%。由于甘肃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滞后限制了全省物流投资总额的增长。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物流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2015年3月,我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明确要积极发挥甘肃综合经济文化的优势,加快省会城市兰州的城市开发和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甘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通道和重要组成部分,为甘肃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优势和发展机遇。

(二)地理区位优势

甘肃位于我国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在西北五省区具有“坐中四连”的区位优势,是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并贯穿中西亚、欧洲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长约7000公里,在甘肃省境内就有约1600多公里,并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繁荣路段。

(三)交通基础设施优势

甘肃是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是国道109线和312线的交汇点,同时也是西北铁路网与公路网的中心,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条铁路线的交汇处,其中陇海线、兰新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主轴与关键。航空方面主要依托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其中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位于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是西北地区主干机场之一,目前旅客吞吐量可满足1000万人次,2018年预计可扩至3000万人次,未来兰州将成为连接我国与中西亚以及欧洲各国的重要空中通道。

(四)平台建设优势

为配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甘肃省目前正积极申报在兰州新区设立我国内陆首个自贸区——兰州自由贸易区,同时将 “兰洽会”拟更名升格为“丝绸之路国际贸易洽谈会”,使甘肃成为重点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的开放平台。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省物流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分析

(一)外部竞争

“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高度重视,相关节点城市均加紧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同质化竞争激烈。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陕西省在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中优势显著:能源资源丰富,科技、金融实力雄厚,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网络发达等。新疆自治区被国家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同样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二)内部联合

西北五省定位不清晰,跨区域合作、共同发展意识不足,未形成有效的互补合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初始,西北各省纷纷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相关产业,造成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及资源浪费等突出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在西北五省,所以未来西北五省首先需要明确自身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定位,只有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各省之间才能实现跨区域、无障碍的协作发展,形成有效的互补合力。

(三)自身问题

一是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2014 年全省GDP总量为6835.3 亿元,在全国31省市中排名27位。目前甘肃省经济结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等,严重制约了全省物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二是物流业与地区产业发展联动性弱,物流需求不足。甘肃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工业产业较为齐全,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在全省均有大型企业布局,而且企业空间位置较为分散,对物流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由于我省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水平低,大部分央企、省属国有大型企业选择自营物流或外包物流。我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联动不足,物流需求难以得到释放与整合。

三是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效率不高。全省基于企业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不足,大部分企业对信息平台的使用停留在信息管理的初级阶段,物流业和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难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商业模式的要求。这对物流效率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四、“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省物流业发展对策

(一)发挥兰州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打造“路、铁、空”联运的物流模式

甘肃省会兰州地处西北铁路网与公路网的中心,是依托亚欧大陆桥直接连通我国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所以应充分发挥兰州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依托现有的高速公路、整合现有道路运输场站,全面推进兰州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实现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进一步加快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和兰州国家级区域物流基地建设,吸引国际国内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形成大产业、大配套、大物流。

(二)推进西北地区战略合作力度,推动全程物流发展

沿“一带”的走向,通过“陇海——兰新”铁路网联通新亚欧大陆桥各个国家和地区,借助与沿线友好城市的投资合作,形成路上战略支点,在政策支持、物流服务、价格机制等方面合作创新,研究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推动铁路全程物流发展。积极打造国际货运班列集装箱品牌,发展高端国际集装箱班列物流服务,如“兰州号”等。

(三)借助区位优势不断扩大物流需求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的商贸物流通道,甘肃全程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精华路段,是“一带一路”沿线中商贸活动的密集区。所以全省要积极申请并推进贸易园区、物流园区、保税园区的建设,通过兰州自由贸易区以及“丝绸之路国际贸易洽谈会”等多种平台提高全省的商贸总量,有效释放通道物流的潜在需求。

(四)积极利用新型商业模式推进全省的物流信息化

目前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云储存等信息技术主导商业模式发生极大改变的大背景下,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不能走传统的老路子。从政府层面要积极主导搭建覆盖全省物流企业的“云平台”,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物流平台实现数据交换;从物流企业层面要鼓励全省规模较大的物流园区以及物流企业加强和完善自身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推进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环节的渗入,降低物流成本和费用,提高物流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敬严,赵莉琴.“一带一路”战略下天津港口物流发展分析[J].物流技术,2015(34)

[2]乔木.“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物流业的机遇与构想[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9)

[3]马鑫.“一带一路”战略与银川产业结构调整[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4)

(李雷,1986年生,山东临沂人,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陈娜,1987年生,甘肃会宁人,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物流业一带一路
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程度研究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