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6-05-14杜忠利
杜忠利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再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中,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引领,而其中创设问题情境非常关键。自新课标提出以来,为了达到教学要求,有些教师精心设计各种问题情境。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问题情境的创设成为摆设,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及价值,使得课堂效率大大下降,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发展。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应该引起当前每位教师的重视。
一、创设问题情境概述
1.数学问题情境定义
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数学情境,关于数学情境的界定,前人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汪秉彝等人认为问题情境是一种刺激学生学习的背景信号,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奠定基础;孙晓天认为数学问题情境应该以日常生活为背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一定的艺术技巧,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教学内容特点,合理设疑、布局,循序渐进将学生引入教学主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研讨的主角。如此教师有效助推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动机得到有效激发,能主动理解知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2.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另一方面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起点,让学生通过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完成知识的构建,进行解释与应用。一个巧妙的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问题意识,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需求,明白数学以生活为基础,生活是问题的起源,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教师要有的放矢,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所以,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正是激励学生一种有效学习的教学手段。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通过笔者多年对教材及教学的实践和对小课题的研究发现:小学数学课堂要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必须坚持五个原则。
(1)有趣性原则。具体要求:①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及规律;②具有一定趣味性;③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
(2)生活性原则。具体要求:问题情境需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3)思考性原则。具体要求:①包含数学信息及反映内涵;②具有思考层次性。
(4)挑战性原则。具体要求:有一定高度,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5)灵活性原则。具体要求:创设情境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不能超越小学生的能力范围。
问题情境的原则很多,在创设时应注意符合以上原则,灵活应对。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数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获取新知识的前奏,为了给学生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在创设时除了满足基本原则外,还要掌握常见的创设方法。
1.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学实践表明,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展开合理教学,对学生掌握、理解更有利。
如:在教“圆的认识”时,可建立在学生已熟知的生活背景基础之上,具体分以下几步:第一,为了总结圆的定义,让学生认真回忆生活中哪里用到过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新知;第二,将学生看到的图形进行归类,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展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强化对圆的理解;第三,对圆的概念进行外延拓展,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2.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奇心是学习知识的强大源泉。”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巧设悬念来刺激学生,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来。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给学生表演一个小魔术:请三位同学上讲台,每个人拿好数字卡片0-9,任意抽取,组成一个三位数,老师看一眼就能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顿时就感兴趣了,测试几次后,告诉学生老师是有秘诀的,不信你们还可以跟老师比比看。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探索,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我总结,课后练习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利用学习秘诀等问题设置“悬念”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3.利用故事及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利用数学故事引题,创设问题的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进行“比大小”教学时,教师利用“猴子聪明比赛”小故事创设情境。首先,播放一个可爱的画面,猴妈妈给孩子们分发礼物,包括苹果、银杏、橘子三种。其次,猴妈妈提出一个数学游戏,让孩子们观察猴子个数与水果个数的关系,并比较大小,看谁数得对又快。多媒体展示三组图例:3只猴与3个苹果,3只猴与2个橘子,3只猴与4个银杏。容易观察得出3与3相等,2小于3,4大于3。因为比大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直接进行教学效果不会很好,教师利用学生爱做游戏和听故事的特点,提出猴子进行比一比的游戏,同学们进行评判参与、帮助等。教师将学生放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间接调动积极性。除了以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外,还有结合实践活动、游戏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具体看授课内容而定。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1)分析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及原则;(2)基于创设情境原则,通过具体教学实例,给出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2.建议
小学生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问题情境需贴近生活,最好能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构建。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需要进一步商榷,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设置尽量生活化,在创设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临时起意,为创而创,一定要注意问题情境的目标性、有效性和引导性;(2)问题情境创设需要立足生活,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同时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技能蕴含在现实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应该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