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朗读教学
2016-05-14袁莹
袁莹
学习就好比盖一栋高楼大厦,基础一定要打得牢固,才不至于随着楼房的高度增加而倒塌。朗读是语文最重要的基本功,而小学生被要求从朗读学起,目的就是为了能更深刻地去体会课文中的思想内容,从而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要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和它的含义,需要多次朗读,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之准确,所用之词的韵律之优美,掌握语言的结构美,更加整体地去感知字、词、句,从而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度和鉴别力。然而在如今的小学中高年级课堂上,对课文的朗读只是蜻蜓点水,并未入境入情,学生只是为了朗读而朗读,未能体会到文章中作者的感情世界。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朗读教学,真正培养好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
一、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不管做什么或学什么,有了兴趣才有积极性。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朗读教学中,学生对朗读有了兴趣,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尽管教师有很好的朗读教学方法,但如果学生不积极配合,好方法也无法成功奏效。如果鼓励的方法行不通,教师可用激将法来激发学生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例如在学习《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故意说:“我读了这篇文章这么多遍,还是读不好,无法读出作者对生命的敬畏,有没有哪位同学敢跟我比赛,看谁读得比我好?”此方法,一来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一下子沸腾起来。若能在朗读上成功挑战老师,就是战胜了小权威,对小学生来说是很大的荣誉。
在朗读时,不但声音要有情感,还可以通过脸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出所读句子所蕴含的情感,即边朗读边表演。比如:在读“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短短的两句话,却把作者内心的变化展示得很清楚,作者内心的变化极大,所以在朗读时若能加入一些肢体的动作表演,则能更加直观地将当时作者心里被生命所震惊的那一幕呈现出来。这样的方式对于朗读氛围的烘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二、选择有效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语文的技能进行有效的训练。由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若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会使得重点的授课内容没有时间进行讲授,会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选择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朗读能力进行有效训练的方式。比如,同桌之间互相朗读,互相纠正发音错误、停顿错误;或者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结合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情感,在朗读的时候把人物的情感呈现出来。小组成员可以互相给出意见,让每个人在朗读时,都能正确表现人物角色的情感。比如在学习《渔夫的故事》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用故事对话的口吻来朗读,可以体会到渔夫在面对强大而可怕的魔鬼时心中的那股智慧力量,从中明白对待恶人不能怯弱,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绝对不能硬碰硬,做人也不能够恩将仇报,否则定会害了自己。另外,在《渔夫的故事》中,魔鬼说了一段很长的话:“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渔夫,现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选择你的死法。”扮演魔鬼角色的同学要思考,当魔鬼说这段话时他的情感和语调是怎么样的,是一直用同一种语气还是中间有着起伏的变化。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可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以进行情境创设,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情境如下:①制服了魔鬼的渔夫把打鱼的人都叫到一起,会怎样跟他们讲遇到魔鬼制服魔鬼的事呢?渔夫们又会说什么?②傍晚,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其中的一种能力。
三、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保持学生的朗读热情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固然重要,但是要让学生一直保持对朗读的热情更加重要。这就像人们常说的:“创业容易,守业难。”因此,在学生朗读完之后,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的主体除了老师、同学,还可以是学生本人。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评价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没有发言权。教师不妨让学生多评价自己,有自信的学生通常都会感觉自己读得不错,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认为自己读得不错的理由。若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认为读得不够好,教师可以再多给一次机会,让学生能发挥好自己的水平。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价,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当其他同学读得更好时,也可以虚心向同学请教其中的技巧,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总而言之,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要给予重视,并且要掌握正确的有效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朗读的时候也要做到声情并茂,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丰富的画面想象,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