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学吾乐”语文五步法初探
2016-05-14王荷琴
王荷琴
以“优教通”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以学校草根工作室为平台,中兴小学在一年多的摸索中形成了“吾学吾乐”语文五步法。“吾学吾乐”语文课堂,我们提倡学生在课堂上以这三种方式存在:1.小老师——提倡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学生预习在前,教师指导在后。利用优教通平台上的导学案先学后教,利用导学本预习在前,课堂上利用投影做小老师进行作业展评。2.小听众——课堂上的学生永远是思考着的,思考的前提首先要学会倾听,成为一个出色的听众。会听的学生才是会思考的。3.小主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代言人,说自己的话,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这里,教师学会退隐和让位,这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的存在的方式不再是权威,而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起的是引领作用)、相长中的“伙伴”队同)、旁观中的“助力”(关怀)。
一、预习展评——我是小老师
把检查字词的预习作为教学的第一板块,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一板块主要用投影展示的方式呈现。每篇新课前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教师当天在星数最高的作业中挑选当日的小老师。
预习本上星数的安排:
每堂课上花上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行展示,自己当一回小老师,既满足学生的展示欲,又让他们在同伴的比较中有了压力。自己的作业与别的同学在一起展示,感到有压力的不仅仅是作业的内容,还有自己的书写,学生会通过与同学的对比,找到自己的差距,在差距中不断提高自己。
二、整体感悟——我是小听众
学生需把课文读通读正确,对文本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然后通过朗读的检测达到对文本的熟悉。“文不读熟不开讲”,如果不充分地熟悉文本,就会给深入感悟文本带来很大的阻碍。一是充分利用“优教通”平台上的课文朗读,每篇课文都有朗读音频或视频,通过听朗读一是检测自己的朗读预习情况;二是熟悉课文;三是利用话筒的展示功能,检测学生的朗读,可有多种形式的读,读最有把握的段落,读不熟悉的同学推荐的朗读、自荐的朗读,等等;四是在读正确的情况下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三、问题(话题)引领——我是思考者
拿到一篇课文,要能找文本的突破口,或抓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样的话题一定要有开放性、思考性和挑战性,不能一味地在“是不是”“对不对”“可不可以”中打转,长期采用这样不用思考的回答,学生会逐渐形成浅尝辄止的思维陋习,严重制约思维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熟悉文本的情况下,教师不能再“满堂问”,而是要抛出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或者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定思维含量的课堂提问,剔除烦琐的问题和一问一答式的讲解,尽量让课堂的提问少而精、牵涉面广、研究的角度新、探究的层次深。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可以用这样的大问题:仅仅是丢失几卷书稿,如何称得上“厄运”二字?这究竟是怎样的书稿呢?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教师用一两个大问题统领课堂,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四、批注交流——我是小主人
问题宽泛又具有思考的价值,接下来就是学生进行文本的细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文本间穿梭,让学生真正静下心来潜入语言文字,经历语言和思维的双重实践。只有经历了阅读实践,学生的思考才会丰富起来。
有了思考后怎样留下痕迹呢?一是通过批注,二是通过交流,学习的重要方式就是“说出来”。这里学生的角色不仅是思考者更是一个倾听者。只有会听才会有思考,在听别人发言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思考,然后再做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个环节理想的状态是:教师话少,学生精彩。教师做到“退隐”和让学。教师要做到关注“学”,适时的引导,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对话去碰撞。
五、拓展提升——我是小能手
一是读写结合,局部模仿迁移。语文课堂除了获取语用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阅读教学最后的目光聚焦在“写”上,实现了也实践着“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当然这部分的迁移练笔得根据文体和文风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表达训练点,那么,学生不仅仅是学会阅读一篇文章,也会学会对同类文章的阅读和创作。二是激发阅读兴趣,进行课外阅读的提升,由一篇带动多篇的教学,如《开天辟地》拓展中国神话故事的研读;《伊索寓言》拓展《伊索寓言集》整本书的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拓展学生对《水浒传》书中塑造的108位英雄好汉的了解,《三顾茅庐》《三国演义》可以拓展同类型的文本阅研读,让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一篇篇课文的累积,而且是由课内延伸课外,让语文课能够丰富起来、丰厚起来。
“吾学吾乐”语文五步法,课堂上让学生以“小老师”“小听众”“小主人”的方式存在。把说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想当小老师;把听的本事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做小听众;把课堂阵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小主人。让教师的“教”真正为“学”服务,让教师的“教”来支持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体验成功、经历民主、滋生信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