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作文素材,激发写作灵感
2016-05-14金静蒙
金静蒙
摘要:培养学生发现、积累写作素材,对写作素材进行筛选、组织是写作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作文材料进行筛选、组织,选取有新意的题材的能力有欠缺。笔者试图通过具体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找作文素材,激发写作灵感。
关键词:写作素材;灵感;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57
平时在作文训练中,发现学生写的作文,大多数同学所选取的题材似曾相识,没有新意。如记人文章,像写父母:关心自己学习、深夜送自己上医院。写教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雨夜为学生补课。这些题材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见到。这样的题材在学生的生活中,不是不可能发生,只是习作中能体现时代气息,体现儿童童真、童趣的作文显得凤毛麟角。著名作家尚爱兰女士说:“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等于文字的高位瘫痪者,他的文学不能自理,要靠别人才可以存活;等于是一个高度迟钝者,到处都是食品,根本就看不见哪一种是可以的,要别人指定了才知道吃。”。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突破材料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思考。
一、小学生作文题材缺乏新意的原因
1. 学生具有思维从众心理,具有定势思维的习惯。学生囿于现成,没有对写作素材进行筛选、组织。像写事的作文,对六年级同学来说,不知写过多少遍了,大同小异,于是,没有经过思考,就把已写过的套进去,省事方便,以不变应万变。
2. 学生生活圈子的狭小,没有去发现、积累写作素材。在信息社会中,许多学生足不出户,迷恋上上网、聊天、玩游戏,缺少发现生活、探究自然的能力。即便有,开始时就不能清楚地注意或知觉到有用的信息,对材料的意义认识不清,兴趣不浓,只是短时记忆罢了,还有一部分是机械记忆。时间一长,原来知道很清楚的事情,也会变成印象模糊,甚至也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3. 写作时不敢打破思维常规,开启创造的闸门,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有新颖的题材,但心存忧虑:如果我选择从未写过的题材,能写得好吗?能得高分吗?
4. 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亲眼所看,亲耳所闻,这无不是鲜活的素材,但学生就是触摸不到。究其因,生活积淀没有被唤醒。学生经历过的事,或看到、听到的事,转瞬即逝,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缺陷,对生活素材没有能力进行有效择用。
二、优化作文素材的方法
如何使学生的习作写出新意,很多有识之士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优化素材”系列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下就是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1. 拓宽选材面
在选材时,不少学生的思维局限于狭窄的圈子。比如《一次难忘的考试》,大部分学生很自然想到一次语文、数学或其他文化知识的考试。而事实上,同学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都有作文素材,同时每个面又辐射诸多的“点”,何必“自古华山一条路”呢?可引导学生扩展思维:(1)在运动场上拼搏时;(2)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3)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该怎样去面对等。事实上,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拓宽选材面。
从《语文课程标准》看,第三学段习作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经过这样的辐射思考,让学生做好情感上的准备,也就是对生活的回忆唤起了多少,帮助学生从生活仓库中找到题材,找到能激发写作灵感和冲动的题材,找到有新意的题材,真正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佳境。
2. 列素材筛选法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不善于从记忆仓库中围绕题意,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富有新意、典型的事例来写。为了改变这种思路闭塞的状况,在指导学生选材时,笔者总是努力唤起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表象的回忆,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筛选出富有新意、典型的事来写,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浙教版十二册 “好 ” 的作文训练,要求用一件感人的事例来夸夸自己所熟悉的人的优秀品质。比如写“好妈妈”,让学生把妈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一一再现出来。丰富的表象感知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爱的力量使学生心中又涌起一桩桩往事。学生在作文本上列举出相关的事情或简要的提纲,并在自己最感动的题材前打上“*”。
3. 收集作文素材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无微不至地照管着自己的孩子,家长同孩子接触的时间最多,如果家长在同孩子的日常对话中多个心眼,就能帮助孩子发现对话中隐藏的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主要分为写人、写景、写物、想象等几大类,这些内容常常出现在孩子的叙述中:孩子常常会和家长提到教师对谁偏心,今天因什么事被表扬或批评,今天班里谁捣蛋被罚了,今天和哪个同学闹矛盾了……家长在听过之后多半就忘记了。其实,这些叙述就是最真实的作文素材。如果孩子在讲述今天和哪个同学闹矛盾了,家长能多提几个问题,如:为什么会闹矛盾?你们双方的态度怎样?你认为自己做的对吗?……这时,家长可以将孩子的叙述记录下来,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记录,由家长整理。
这样,家长借一双“发现的眼睛”给孩子,一是可以帮助孩子在自己“心灵的原野上”采撷自己易忽略的“美的花朵”;二是促使孩子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练就一双“美的慧眼”。
选择材料好像爬山一样,只要独辟蹊径,在从未有人到过的地方攀登,一定会领略到前人所未见的奇景。这样就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也能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要求:“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查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周一贯,叶松伟.小学作文教学新概念研究[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6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蒲岐三小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