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2016-05-14王红梅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小学语文

王红梅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写作;兴趣

一、营造愉快和谐的环境,融洽师生关系

作文教学是双边活动。语文教师上作文课时,千万不能摆出居高临下、“你得听我的”的架势来,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应创造出愉快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气氛活跃,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互通有无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愉快,教师快乐,通过这种双向行为,帮助学生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笔者每接手一个新班,第一堂作文课并不是急于出作文题,而是面带笑容与学生谈话:“我很高兴为大家上作文课……我愿与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交朋友。大家在学习上(特别是在作文上)、生活上或其他方面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话,我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们……不好当面说,就给老师写封信或递个纸条吧。说说你对语文,特别是作文,还有对语文老师有哪些看法和认识,或者建议等等。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首先,创设语言情境。教师先讲一个健康向上的笑话故事,接着请学生复述,再要求学生用文字表达在作文本上。教者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争先模仿讲述,大伙儿笑得前俯后仰。学生动笔时有话可写,嘴角并不时露出笑容,心情显得极为轻松、舒畅,行文习作也就十分愉快;其次,创设动作、表情等情境。教师站在讲台前,随便做一姿势,并带有一定表情,让学生先观察而后写。写好后念给大家听,看谁写得逼真。春天来了,恰巧教室里有燕子衔泥筑巢,飞来飞去,或飞或歇。笔者立刻抓住这一眼前景物,运用教育机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大家写下来,看谁把燕子写“活”了。这样当堂“素描”,从实际出发,历历在目,记忆清晰,学生兴趣盎然。眼前有“物”有“境”,习作也就言之有物了;最后,创设活动情境。现行课表编排习惯于将两节作文排在一起。我们可以将第一节改为学生作文前的活动或游戏。教者先精心设计一些有趣好笑的画面、游戏、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现场练笔训练。

三、进行周记训练,诱发学生素材积累的兴趣

魏书生曾将学生的日记形象地称为“道德长跑”或“心灵的闪动”,经过在日常教学中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周记确有类似的功效。在周记中,学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乃至各种感受、体会、心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在尽情地宣泄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自由的诉说喜怒哀乐中训练表达能力,坚持下来,那将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学生的周记应体现“真实”、“有趣”和“自然”的原则,为作文写作积累丰厚的素材。为了达到每学期的作文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我还有意识地对写作内容和范围增加一些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将写作角度、写作目标和写作素材进行归类。

四、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强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但自尊心很强。采取激励措施,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励的措施有多种,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与日俱增。实践表明,讲评作文同样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作文的方式要有所创新,可以是教师讲评,也可以是学生小组内互评;可以全批、眉批,也可以面批。但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无论选择何种评阅形式,都要注意用激励性语言,这样才能使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评语不仅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同时也要用真情对学生进行鼓励。讲评作文不仅是语文教师的专利,也是全班学生互相激励、自我激励的重要手段。我常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鉴赏、评论,并提出修改意见。每组都要将评语以书面形式写出来,同时还要将评阅人姓名签上,这样,写、评双方都能做到态度认真、评价谨慎。学生的评语往往比较全面、具体,有的学生能够提出几套修改方案,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思维和智慧。

总之,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同时应该以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作文训练的新方法、新途径,克服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努力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小学语文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