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策略研究
2016-05-14孟谦
孟谦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企业内部管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风险管理。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企业现状,对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阐述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对互联网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内部控制制度
1 我国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风险现状
1.1 互联网企业人才流动性大
第一,人才过于集中,流动性强。我国网络技术型人才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总共比例占到了全部人数的近65%,当然这些地区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多,其中北京的需求量是最大的。人才的招聘与集中分布差生了一定的错位现象,这也成为人才流动的问题。
第二,人才学历不断提高,技术型人才年轻化。根据数据显示网络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看,虽然高学历的人才较多,但是管理人才和经验人才非常缺乏。
1.2 财务、审计制度缺乏给互联网企业带来的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有兑付风险、集中融资风险、违约风险。这个风险就是需要控制赊账与推迟付款,互联网企业能够及时的对信用管理与收款工作进行平衡。一旦信用风险过高,这不仅会限制企业的成长,还会提高企业的坏账与收款成本。互联网企业经营生产的费用都集中在项目运营与服务器托管,其中一个项目费用的上升都会降低企业的利润。
1.3 经营模式给互联网企业带来的风险
当前网络企业经营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客户,但是客户的忠诚度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风险,网络平台进入比较简单,网络平也为顾客提供了交流信息的平台,客户的购买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影响,企业吸引新客户与维持老客户的难度不断增加,互联网企业的转换成本较高。
1.4 知识产权风险
当前与其它网络企业进行竞争多是因为巨额利益的指引,当前来看知识产权的发明都是专门被拥有的,这里能够极大的降低市场的竞争对手,盗版是唯一的风险。网络市场的复制率较高,同质类产品利润不断降低,这直接给网络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除此之外,网络企业对商标以及技术专利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转换成本过高,这也将为企业带来较高的风险。
2 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网络企业的成本与预计效益难以评估和衡量。因为存在网络稀缺资源的问题,所以网络企业都要控制相应的成本,具体来说,因为网络产品控制成本以及收益没有具体的标准,所以企业在进行效益量化的控制就比较复杂,如何过度控制则可能产生成本耗费过多,会带来更高的成本控制风险。
第二,互联网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够,机构设置如同虚设,虽然我国早已进入网络时代,但是电商的兴起则是在近五年,除了网络企业没有成熟管理方法,还有互联网企业管理者不中是内部管理,还有因为其它管理者的串通行为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不佳。内部管理职权不清,因为网络销售平台、订货平台、管理平台的后台花往往导致管理者无视管理,其权利的行使失去了监督与控制,这不仅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断恶化,还导致内部审计和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不断出现。
第三,网络因素的不确定性。网络企业还是偏向技术型企业,如今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网络市场的稳定性不仅受到了传统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了全球化、技术革新、机构重组等因素影响,而且企业本身网络战略选择也影响到了未来的发展。尽管互联网企业将网络风险进行具体的评估,但是还是存在难预期的问题。
第四,管理者的管理教育水平局限企业发展。网络业务需要量不断变化、业务类型也不断更新,这对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营上的短视行为对企业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忽视员工素质的提高,对员工缺少后期的业务能力培训计划,这直接导致企业人才难以满竞争的要求,可能对企业未来效益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缺乏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对会计部门、审计部门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对违反企业规范的行为缺少具体惩罚措施。
3 当前互联网企业风险及内控管理改进措施研究
3.1 互联网企业需要建立的风险管理战略
第一,构建与网络业务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战略。根据企业的经营类型确定具体的风险承受范围,建立风险在可控制的范围的发展目标。企业进行发展计划设计时应该了解到具体行业发展水平,让所有的业务具有协调发展的特点,防止片面化发展。
第二,构建网络企业风险控制的内部体系,特别是组织体系的构建,这里需要基本遵循几个援助,分层管理、集中管理、兼顾技术与现实等原则。
第三,构建网络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这里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经营管理体系。
第四,根据网络经营和内部管理收集的数据构建信息管理平台。
第五,不断改善本企业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案,让控制流程更加便捷、有效。
3.2 经营层面
互联网经营方面的控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控制环境方面。
(1)企业管理者与经营者的专业化、市场化。互联网企业的管理与传统企业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的,这对管理者与运营者的专业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也需要职业化、市场化的专业经营者。这里特别需要具有网络经营风险的认识和高水平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专业管理者。
(2)互联网企业文化构建。如今各类型的网络电商不断涌现,明确企业的文化特色除了为了企业的发展带来标识性,还可以实现互联网企业内部协调,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权责清楚、分工明确的合作关系,这也有利于更好的维护互联网七月与外部用户之间的关系。
(3)完善内部的机构建设。这也是加强改善我国网络企业环境的重要内容,经营者对组织机构功能的认识十分重要,完善而合理的组织机构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协调经营活动,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有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会计责权控制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会计权责明晰。根据目前法律针对互联网企业管理没有设置专门的规定,为了应对《会计法》中对可能对会计人员的身边进行修改,解决会计人员的职务问题,让其在网络企业管理者的指导下工作,让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根据已经规定的相关会计从业规定,网络企业应该在遵循已有规定的基础,设计专门的内部控制规范。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应该自己专门建立规范企业的会计规范,而对于能力有限企业可以委托专门的审计部门制定规定(2)分别设立专门的财务系统和会计系统。会计部门与财务部门与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信息系统与物流系统也要进行分析,两个部门的主要职责可以分为:会计部门主要是根据规则记录财务信息,通过所了解的信息相投资人、财务管理部门、债权人以及外部管理机构提供信息;财务部门主要是负责企业资金的流转,包括了运营资金的筹备、投放、保管;(3)内部激励制度的构建离不开薪资激励与违规惩罚的内容,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研发与专利发明直接管理到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对于技术人才的激励规范要更加详细的规定;(4)根据互联网经营的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经营产品与业务的财务信用制度。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韩剑,严兵. 中国企业为什么缺乏创造性破坏--基于融资约束的解释[J]. 南开管理评论. 2013(04)
[3]方兴东,胡怀亮. 直面"互联网+"时代的安全与风险[J]. 中国信息安全.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