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人转旦角表演艺术

2016-05-14马莹莹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二人转旦角表演

马莹莹

摘 要:传统二人转最突出的形式特征是一丑一旦特殊的构型方式与迷狂的转舞方式。其一丑一旦的构型特征是:女美男丑、女高男低、女走男追等,之所以是一种艺术构型,就在于二人转的丑旦结构在一起形成了特殊的形式和意义,“二人”互为依存。

关键词:二人转;旦角;表演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100-01

二人转的旦其实是美女的象征角色,丑则是男人爱恋美女愿望的象征角色。这就解开了二人转的旦角中性扮而非人物扮的秘密:旦要勾魂摄魄地模拟出女性的美,而之所以要有一个丑角,是因为只有丑角才能突破道德意识和社会伦理规范的限制而无所顾忌地表现出对旦即美女的情感愿望,而这恰恰是代表观众表现的。

现在,二人转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项目来保护,这决定二人转在继承与创新方面会有一个大的飞跃。二人转在发展、完善过程中,有些现象很值得注意,也很值得探讨。例如在二人转艺术中,丑角已成为二人转的主角,旦角明显地居于第二位。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二人转演员演出喜剧小品走红而成为“笑星”,从而拉动整个二人转向喜剧靠拢,一窝蜂地演出喜剧二人转,甚至形成了“二人转是丑角艺术”的具有导向性与统治性的理论。这一理论与这一艺术现象是否正确?是否代表着二人转的发展方向?笔者对此持有不同观点,现通过对二人转旦角表演艺术的分析与考辨,谈一谈个人的肤浅看法,以期引起讨论。

其实,二人转艺术自产生至发展,始终都是以旦角为主、丑角次之的。正如田子馥先生所说:“在二人转艺术世界里,‘男女不是均等关系,而是主从关系,女主男从,女美男丑。这‘男女二人不论表演什么故事内容,都是‘旦起高,‘丑走矮,‘唱丑的围着‘包头的转,以口、相、绝做‘滑稽表演,作挑逗、戏弄之状,赞赏女性之美,讨女性之欢悦。”在实际上,二人转的“五功”,也不是现在的“说、唱、扮、舞、绝”的排序,而是“唱、舞、扮、说、绝”的排序。二人转的“黑龙唱手”(黑龙江演员),之所以称为“唱手”而不是“说手”,就是以唱为首的。无论是“高粱红唱手”(业余演员)还是“四季青唱手”(专业演员),均以唱功为主。所以有“唱二人转”、“唱蹦蹦(二人转旧称)”之说,而无“说二人转”、“说蹦蹦”之说。反之,评书、相声只有“说评书”、“说相声”之说,而无“唱评书”、“唱相声”之说。而旦角当然以唱功见长了。

若考察黑龙江的二人转发展史,就更可以找到确切的答案。黑龙江二人转演员,最早也是以重唱功的旦角为主的。20世纪之初,二人转传至黑龙江,最早的旦角演员是男旦齐兰亭(艺名“露水珠”),他嗓子好,唱功技巧高,韵味足,因在宁古塔(今宁安)一带演出,所以赢得了“天下最属宁西塔蹦蹦好”的赞誉。稍后一点的有男旦王五丫,在双城一带颇负盛名,有“看一眼王五丫,一辈子不想家”之说。到了30年代,又有了“四大名将”(“桂荣子”宋万山、“天仙花”周文有、“于宝珠”于守和、“六朵花”郭六子)、“四朵菊花”(“粉菊花、”“青菊花”、“白菊花”、“九菊花”)、“仨二浪”(“胡二浪”胡景岐、“王二浪”王德臣、“崔二浪”崔盛金)等旦角,皆以唱功为先。此时期旦角名演员还有“大彩霞”吕鸿章,他嗓子好,圆润响亮。并有“粉蝴蝶”蔡兴林。到了40年代,黑龙江第一批二人转女演员出现,均唱旦角,其中主要有黄彩霞、李鸿霞、陈素秋等。50年代——60年代,又涌现女旦王笑梅、陈纪春、张志霞、李明珍等,也都以唱功最为拿手。

可是到了70年代以后,二人转逐渐以丑角为主,并以“说口”为主,成了变相的相声,唱功走向衰退。笔者认为,这不是正常现象,已故二人转专家隋书今早就说过:“唱二人转,主要以唱为主,唱好故事,唱出人物,唱出情来。”近几年在全国走红的话剧《秋天的二人转》中的二人转唱段的大受欢迎,也又一次证明了“唱”的重要性。因此,二人转旦角演员一定要重视唱功,尤其是黑龙江省的女演员,更应当继承擅唱的传统,向吉林的阎学晶学习,唱出二人转的韵味和风采,唱出二人转的魅力和辉煌。

旦角的第二功是“舞”。二人转是载歌载舞、歌舞并重的艺术,舞蹈也以旦角为主。二人转的核心舞蹈“浪三场”(又称“三场舞”),也主要看旦角的优美舞姿与高超的舞蹈技巧。这是一种纯粹的舞蹈,共分三场(即三段),第一场“清场”,重手功;第二场“逗场”,重身段;第三场“圆场”,重脚功。

旦角的第三功是“扮”。扮即扮相,又叫“相”,也包括面部表情在内。旦角讲究扮相俊美动人。尤其是初创时期的二人转,因皆系男旦,化妆时头上围一条花头巾,再涂脂抹扮,所以上装又叫“包头的”、“扮粉的”。“扮”功精绝,可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女旦出现以后,更以女性独特的美丽大扬其长,使二人转旦角之“扮”更加动人。

总之,在东北民间,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像二人转那样令千万观众热恋、痴迷与沉醉,没有一种艺术可以与二人转相抗衡、相竞争或相提并论,没有一种艺术能像二人转那样广泛普及、人人耳熟能详,二人转在东北民间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感染力与艺术魅力。二人转艺术魅力的秘密就隐藏在其艺术形式之中。“二人”与二人的“转”就表现着其自身的形式和意义,这正是二人转所独有的,是其他艺术所无法替代的。

猜你喜欢

二人转旦角表演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施光南在京剧创腔领域的探索——对现代京剧《红云岗》旦角唱腔的颠覆性设计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二人转旦角表演艺术之我见
移动支付大战:从“二人转”到“三国杀”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新金球奖欲打破梅西C罗“二人转”
我和姥姥的“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