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2016-05-14陈冰

新一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同理心共赢换位思考

陈冰

摘 要:九零后乃至零零后的孩子个性极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家长的维权意识很浓,不再一味顺从老师,护短、投诉、甚至诉诸媒体的事情屡见不鲜,让老师和学校难堪。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压力,但换而思之,压力亦是动力。其实,教育之“轮”要想在摩擦中更好的运转,需要添加一些润滑油,这其中便包括“同理心”。

关键词:班级管理;同理心;换位思考;共赢

一、弱小而承受重担的心灵需要同理心

作为成年人,教师难免会有自觉累的时候,但不妨换位思考,那些才十几岁的孩子其实承担得更多。大考小测一环接一环,从开学到放假,从来不曾放松。周一到周五,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一直在学校,上课,自习,作业,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而周末的时间,也被家长要求用来补课,甚至周末两天时间,要花一天半的时间在补习班,留给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周末作业,学生其实已经苦不堪言。对于老师而言,考试的数据最多不过就是和自己的工资扯上关系,考得好与不好,只是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上折扣的多少问题,顶多对自己好强的心有一些冲击,但是对学生而言,一次考试的成败,可能引起诸多方面的关注,尤其是父母的欢笑与苛责。

想到这些,作为教育者,我们该做什么呢?在不能改变教育大背景的前提下,我们唯有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抚慰孩子被压力所勒上的条条伤痕,而不是雪上加霜。当孩子考试失利时,多一份安慰与劝勉,这时的孩子已经够难过了,他一定也在埋怨自己的不争气,担心接下来所要遭受的父母的质问与责怪。所以,当对某些学习很努力,但是考试失利的孩子,教师不妨主动打电话给家长,告诉他孩子已经尽力了,不要过多责备,老师和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找方法,给鼓励,告诉孩子“他能行!”。

二、倦怠而敏感的心灵需要同理心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教育方面的书,里面讲了这么一个理论:如果你把一汤匙酒倒进一桶污水里,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你把一汤匙的污水倒进一桶酒里,你得到的也是一桶污水。结论是,“污水”的能量惊人,破坏力极大。

笔者班上有一个孩子,上课常常迟到,课堂上基本不动笔,说小话,插嘴,扰乱课堂纪律已成了家常便饭……更要命的是,这个孩子的思想有些不合时宜的早熟与复杂,对于人情冷暖看得冷漠而透彻。他从来不参加班级活动,不愿意当班干部甚至是小组长,不参加班级的劳动,他摸透了老师的心思,清晰地明白自己的底线是不犯大错,但是却有意无意地小错不断,确实给班集体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与他谈话,他很少开口,基本上把自己的心封闭了起来,拒绝与老师交流。他恨所有的老师;这个星期在篮球场上因为争抢场地被高年级同学欺负,他一直耿耿于怀,并在周记本上重重地写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俨然一副有仇必报的势头。这种孩子,一度让我心惊,而我亦听说了他特殊的家庭情况,站在他的角度思考,确实很难明朗快乐。有了这份同理心之后,我开始尝试这去解开他的心结,尽量避免触及到他心中之痛,首先做到争取他的信任。于是我对他的表扬增多,而批评尽量做到委婉和私密。最开始,他也不以为然,照样我行我素,但终于他也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有所顾忌。但他对于自己的价值能有所认识。我偶尔也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那双很少叛逆的眼睛里,对我充满的信赖与服从。至少,他喜欢上我的课,听我的话,这样学生被安抚平息了,班级才能不起波澜,平稳发展。

三、焦灼而充满期望的心灵需要同理心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更加强了家长对孩子重视程度,辛辛苦苦把孩子带到十几岁,正是基于为孩子受到好的教育考虑,才把孩子送来名校就读,哪个家长对孩子不在意?哪个家长不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熟视无睹,班主任为了学生的过错或者其他问题动不动给家长打电话,那语调好像家长得罪了他们,是敌人似的。有时甚至还以强硬的语气命令——必须在什么时间赶到,否则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等等。不可否认,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有帮助孩子快速成长的愿望,但是教师却没有想过,家长在接到这个电话之后的心情,第一是自己未被尊敬的恼恨;第二是对自己孩子所犯错误的气愤;第三还有为孩子往后前途的焦灼……其实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往往最急最气的是家长,而不是老师,老师再怎么带也就三年的时间,而孩子对家长来说却是一辈子的责任。对于这些常犯错误的孩子的家长,如果老师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同情,或许事情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当老师需要家长协助解决问题时,如果能够想到自己是借家长之力来帮助,用感恩的心态去对待,而不是责怪家庭教育的失败给自己带来麻烦。有了这份同理心,教师更多的会关注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方法,这样一来,便会更会受家长欢迎,受学生喜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摩擦便也渐渐消除了。

古人有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我认为,教师常怀一颗同理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体察到对方内心,同时用发自内心的殷切的爱来对待孩子和家长,才能做到教育的耐心、公正、有效,从而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爱戴。

猜你喜欢

同理心共赢换位思考
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共赢发展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与中小微型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化学课堂教法与学法优化同步探究
换位——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我的第一堂“同理心”之课
浅淡“同理心”在高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爆款青春剧 玩的就是“同理心”
推己及人,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