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手绢”在东北秧歌中的运用及发展

2016-05-14张晓蕾

艺术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手绢运用发展

张晓蕾

摘 要:东北秧歌“手绢”的运用是东北秧歌舞蹈艺术的核心,是表达东北人民情感的媒介。本文从逐一研习东北秧歌“手绢”的应用方法,来发掘每一手绢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阐明东北秧歌“手绢”的表演形式是民族文化的寄托,具有见证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东北秧歌;“手绢”;运用;发展

东北秧歌舞蹈道具“手绢”来源于我国东北民间,它在东北秧歌舞蹈中的运用植根于东北地区的艺术文化,融合了东北人民的集体智慧,有助于舞蹈动作与情感的表现。

1 “手绢”动作在东北秧歌中的运用与发展

1.1 “挽花”

“挽花”分为“里挽花”和“外挽花”,以立圆为运动路线的手绢花动作,是东北秧歌“手绢”动作最重要的风格特色之一。

(1)喜庆、欢愉的“小燕展翅花”。“小燕展翅花”是由双手在斜下方同时快速做连续“里挽花”,配合后踢步或顿步呈现上装欢愉的情绪和下装逗趣的心理,因双手快速上下起伏,所以赋予其“小燕展翅花”的优美名称。

(2)俏皮、灵活的“小交替花”。“小交替花”是双手交替在胸前连续做快速的“里挽花”动作。表达出人们庆贺年节时的喜悦之情,增强东北秧歌的活泼气氛,也表达出东北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体现东北人们积极、团结的向上精神。

(3)舒展、大气的“大交替花”。“大交替花”由双臂尽量伸长交替“里挽花”,从外至内在体前划立圆。“大交替花”既能够表现人们对于美好事物期盼的心情,又能够展现东北人民大气、舒展的性格。

(4)内敛、羞涩的“盖分花”。“盖分花”由双手同时“里挽花”经头上落于胸前再“外挽花”经头上落于平开位的手绢花动作。“里挽花”时低头含胸,表现女子内敛羞涩的汉族传统思想,“外挽花”时敞胸,显示了开朗大方的东北人性格。手绢向身体方向里挽的动势,仿佛使外界一切的感悟都幻化成内心细腻的情感,它是内心心花怒放的外化形式。

(5)诙谐、顽皮的“缠头花”。“缠头花”通常为下装的主要动作。由双手交替“里挽花”从前到后缠头一周,配合头部的得意晃动,表现出男子洋洋得意的喜悦心情。此动作表现男子与女子逗趣时的顽皮的性格,体现出诙谐的场面。

1.2 “片花”

“片花”是手绢花的第二大类别,要求将手绢完全展开,呈平圆运动路线的一种匀速手绢动作。“片花”在不同的情绪中有不同的用法。在舒缓的节奏中用慢速的连续“片花”表现浪漫、抒情的情感;手绢花快速连续的运转表现俏皮、幽默的情绪。“片花”类的动作包括“里片花”“外片花”“立片舀花”。

(1)浪漫、优雅的“里片花”。“里片花”通常运用在舒缓、慢速的节奏中来表示女性的柔美与优雅。连绵不断的“里片花”不仅突出女性“稳中浪”的风格特点,还可以象征严寒的东北大地雪花漫天飞舞的浪漫景象。“片花”发挥了手绢缘物寄情的作用,展现出了东北秧歌浪漫、柔和的韵味。

(2)“哏儿、俏儿”的“外片花”。“外片花”可以体现出东北秧歌“哏”“俏”的风格特点。在快节奏中配合快速后踢步,展示出人物的俏丽与灵活。在慢节奏中配合前踢步,展示出东北秧歌特有的“哏”的风格特征,展示了东北人民独有的气质与特色。

(3)缤纷、流畅的“立片舀花”。“立片舀花”是“里片花”与“外片花”相结合而成。“里片花”与“外片花”衔接自如流畅,形成8字圆。连续的“立片舀花”给人仿佛手绢花有“灵性”的感受,给观众带来眼花缭乱的视觉体验。

1.3 “碎绕花”

“碎绕花”是手绢最早、最简单的手绢花花式。“碎绕花”以腕为轴,以指带腕,由食指固定手绢中心,使手绢往同一个方向连续快速缠绕,强调突出手绢的碎与快。“碎绕花”按照动作所体现出的情境可分为“里外碎绕花”和“连续碎绕花”。“里外碎绕花”时而向里绕,时而向外绕,体现了汉族人民上下、左右相互对称的传统思想内涵。“连续碎绕花”变化丰富的舞姿,连续不断的手绢花围绕在身边形成“满身花”的繁花锦簇景象。

1.4 “旋花”与“甩巾”

“旋花”与“甩巾”也是东北秧歌“手绢”中极其常用的动作。“旋花”以食指为轴心,在手心快速翻成手背的动作时带动“手绢”旋成“立圆花”。“甩巾”指手持“手绢”从下往上、从上往下、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以腕带动做“甩”的动作。

(1)雄伟、激昂的“上捅花”。“上捅花”是双手同时向上做“里、外旋花”的动作,手臂伸直,重拍向上。在东北秧歌表演到高潮部分的时候,“上装”和“下装”双手同时做“上捅花”,脚下配合“抬提步”。渲染热闹的场面,引起激昂的情绪,制造雄伟的气势。

(2)泼辣、开朗的“下甩花”。“下甩花”是双手交替肩上“里挽花”之后,交替向下“甩”手绢。“甩”的动作突破了传统女子柔弱内敛的传统思想,在“甩”的动作中流露出东北地区女性独有的泼辣个性,在快速“下甩花”的动作中展现出了东北地区人们开朗的性格。

2 “手绢”技巧在东北秧歌中的运用与发展

在手绢花动作满足不了人们内心的表现欲望、满足不了观众的审美要求时,手绢花技巧的出现与运用就极大地提升了东北秧歌手绢花的运用能力和表现能力。东北秧歌手绢花技巧和舞蹈动作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了东北秧歌“美”与“俏”的完美融合、“舞”与“技”的完美统一。

2.1 “出手花”

(1)“小出手花”。“小出手花”是将手绢以不同的角度、力度、幅度抛出,接回,要求手绢在空中迅速转动,快出快回,可分为“立转小出手花”“顶转小出手花”“底转小出手花”等。“小出手花”在东北秧歌的表演中表现出舞者俏皮与伶俐的个性。例如,传统组合《梢头五匹马》中女子做“小出手花”把手绢假意扔给男子,却又自己接住偷偷地笑,表现了女子俏皮的个性,也展现了东北秧歌“情场逗趣”的风格特征。

(2)“大出手花”。“大出手花”又分为“里片大出手花”“立抛大出手花”。“里片大出手花”是由“里片花”起始,以食指带动将手绢从头上平抛出去,要求远而平稳。“立拋大出手花”是由“外片花”起始,抛出时手臂向斜上方高抛,以食指带动使手绢快速旋转,并依据手绢的惯性返回接住。“大出手花”经常在一个舞段的开始作为引子带出舞蹈,也经常在一个舞段的结尾作为舞蹈氛围的转换与收尾使用。“大出手花”可以调动热闹、火热的表演气氛,也可以展示出欢乐、幽默的表演氛围。

2.2 “转花”

“转花”是手绢花的常用技巧。要求“手绢”保持连续转动,形成连续不断的转花动态。“转花”可作为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并通过不同的节奏和方位成为情绪起伏和转化的契机,包括“顶转花”“立转花”“底转花”“抱转花”等。“转花”在欢快的节奏和流动的路线中进行,为东北秧歌增加了手绢花技巧的难度,达到更巧妙的视觉效果,把东北秧歌表演推向高潮。

手绢花技巧是舞蹈演员诠释作品的重要媒介,更与舞蹈语汇的表达密不可分。许多以东北秧歌为素材的优秀民间舞蹈作品都达到了舞、技、情相融合的境界,例如,东北秧歌剧目《蝴蝶飞》中的手绢技巧,营造出了花丛中蝴蝶飞舞的美妙景象。这些作品不仅饱含了发人深省的思想性和震撼人心的情感性,同时精湛的手绢花技巧的巧妙融入,也充分展现了手绢技巧对于东北秧歌教学、表演及编创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度,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术语词典[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2] 李佳,金茸.东北秧歌手绢技巧教材与教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手绢运用发展
今天拿出手绢,我们来谈离别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手绢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